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婚外恋比做罂粟花,小情人就是能让人飘飘欲仙的海洛因。当她因数百万元的经济犯罪问题锒铛入狱时,终于对“情”字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说“酷”     
《绿叶》2000,(4)
这两年,极为走俏的时髦用语之一是“酷”。就连近期中央电视台“五环夜话”节目主持人,在与乒坛少帅蔡振华笑谈中,也称蔡是“酷哥”。照新华字典释义,“酷”一指“残酷”,二指程度深(如酷热、酷爱等)。不过,时下流行语之“酷”字,源自英文COOL,意为“冷”、“冷却”,中文汉译难以准确表达,台湾地区译以“酷”字,力图音义两全。酷,传到大陆是近几年的事。如今,“酷”字已不仅仅是字面上注释之意,带有了形象与传神的色彩。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酷”是给予男人的专利性气质。陶杰的《无眠在世界末》一书中,认为“酷”是“伟岸之间,颇带一点冷酷。在玩世不恭之外,又藏有三分侠骨柔情,若是加上外貌英俊,更是锦上添花”。由此看来.这“酷”非但要“傲”、“冷”、“侠”,还得“柔和俊”。不过,现在的人多以貌取人,只要这个人“帅呆了”,就可称上“酷”。当然追星族们也有追“丑”星的历史。前些年,台湾“丑”星林峰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崇拜者。他那句“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实在是给我等其貌不扬的男人们的安慰。尔后,林峰的这一名言成了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也不足为怪了。话说回来,若按现代“酷”字之定义,“丑”星  相似文献   

3.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也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生态伦理思想——“物我同一”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熠熠生辉。这一思想包括四个层次,即“人与天一”、“物无贵贱”、“顺物自然”和“万物不伤”。人与天一庄子所谓的“天”,是一种原始的生存境域,以“自然”为最高表征,万物于其中各适其性。“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只有有了“人”的参与,“天”才成其为“天”;也只有在“天”之原始境域中,“人”才能展开本真。所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天地一…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历来哲学研究和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哲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提倡“天命论”,主张“尊天命”,“畏天命”,认为“天命”是不可抗拒的;老子鼓吹“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旬子反对这些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主能“明于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天人关系”的争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史。外国的情形也是这样。关于  相似文献   

5.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是我国和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形成的地形屏障,对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6.
一东 《绿叶》2006,(12)
在“发展与环境多重博弈”中,为何一些施政者仍执意于“最坏的结果”?以“攀枝花经验”为对比,其中的分别无非有两个:一是具体实践,是增长模式的选择问题,是施政者智慧与经验的分别。另一则是指导思想,是“为民”还是“为己”政绩观的选择问题,是为父母官者良心底线的分别。  相似文献   

7.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午的“午”字又与“五”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 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相似文献   

8.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的概念出于董仲 舒,本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涉及本体 论的命题。在理学中,“天”既是“人” 的开始,也是“人”的终点,即从 “天”、“人”开始,经过主体自身的 认识与实践,以实现二者的合一。今 日环保主义者在新的视角下,重新 阐释了这一概念:“天”即自然界, “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 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 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于孔 子,发展于孟子,经董仲舒理论化、 系统化后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博采众长, 融各家学说于一炉,对“天人合一” 有其独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春节鞭炮焰火的硝烟味尚未散尽,国家环保总局即掀起了新一轮的“环保风暴”。爆竹声声驱逐“食人之年”只是人们避凶趋吉的美好心愿,而今次“环保风暴”则是我们实实在在“自求多福”的大作为。这次“环保风暴”的第一套“组合拳”是“排查隐患项目127个,挂牌督办11家企业,严肃查处10个违规项目”。——不用说,这些企业和  相似文献   

11.
我是北京动物园的一名词养员,我的朋友“阿诺克”是一只黑猩猩,她的老家在荷兰。她已经在北京动物园生活了12年了。她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她们分别叫“茉莉”和“安耐特”。“三姐妹”都已为“人”母,但“阿诺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亲手抚养自己的幼仔。为了能让阿诺克也享受天伦之乐,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让她学会了如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法的适用范围作为自然科学的“环境”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而“环境”的法律定义既以自然科学的定义为基础,又不完全相同。“环境”的法律定义,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看待的,它不能用象自然环境中的“水圈”、“生物圈”这样抽象的概念,而  相似文献   

13.
“开源”和“节流”是应对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我国水资源的“源”是十分有限的,比较容易开发的“源”基本殆尽了。同开源相比,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节流重于开源。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0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2009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天价年夜饭”的真正看点不是“天价”,也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享用“天价年夜饭”的人是谁?二是为“天价年夜饭”埋单的钱是如何来的?  相似文献   

16.
儒家讲“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道家讲“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齐一。”佛家讲“依正不二。”宋、明理学概括为“和内外,一天人。”马克思、恩格斯讲“自然乃人之无机的肉体”“、社会化的人要合理调节他们与自然的变换。”说的都是: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同命运、共生死  相似文献   

17.
“谁污染谁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真理”之一,然而,这个真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从中西部传来不绝于耳的环境消息:天然林禁而又伐,小造纸死灰复燃,污染厂逃难西部。更不用说西部送给北方城市的第廿五个节气——沙尘暴了。显然,“谁污染谁治理”是许多地方实现不了的“真理”,是在某些条件下才管用的“真理”。近年来,这个真理的修订版也出台了:“谁受益谁补偿”,其制度形式就是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这个机制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谁污染谁治理”必  相似文献   

18.
目前执行的《环境保护排污费预算会计制度》是根据征收排污费的侍点而建立的新制度。尤其是新增设的“待收排污费收入”和“应收排污费资金”两十过渡性会计科目(简称“过渡科目”),使“权责发生制”会计与“收付实现制”会计适当结合,加大了预算会计的职能和力度,这是排污收费制度的深化和会计科学的发展。全国各地自1991年贯彻执行两年来,已认识到“过渡科目”之作用。但最近在执法检查中仍发现对“过渡科目”闲置不用或似用非用,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追问时曰:“运用过渡科目复记量大、麻烦……”。据了解,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笔者就此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管理的诸多手段中,行政手段可谓是最早运用的“第一武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倍受“青睐”,相对地说,行政手段似有被“淡化”的趋势;甚至一提起行政手段,就被认为是不正当的“行政干预”,名声似乎有几分“狼藉”。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我们通常说的“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活动之外的全部国家机器  相似文献   

20.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心脏就像“西伯利亚”来自蒙语一样,“贝加尔”一词也源于布里亚特蒙古语,意思就是“天然之海”,是布里亚特蒙古的心脏。当然,今天的布里亚特蒙古是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俄罗斯人也把贝加尔湖称为“海”(Море)。是啊,贝加尔湖无论是面积之浩瀚,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