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厌氧菌对化石燃料中有机硫的还原降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硫酸盐还原菌D.desulfuricansM6及模型化合物和原油的脱硫活性。苯并噻吩脱硫率高达96%,硫醇低于10%。一些模型化合物的降解受到正十二烷的抑制,石油重馏分的脱硫率高于原油和轻馏分。在微生物还原降解模式中,与脂肪族含硫化合物相比,芳香含硫化合物中的碳硫键易于受到攻击而降解,某些石油样品的低脱硫率源于样品中硫的赋存形态。介绍了DesulfomicrobiumescambiuK114和Desulfovibriolonggreachill213及其同生群在仅有氮气的环境中对模型物的还原降解。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法在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国内外众多尝得的研究成果,本文论述了微生物对煤炭脱硫,净化含H2S废气和降解挥发性有机空气污染物如芳香族化含物,脂肪族化合物,卤化物等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前景,还介绍了某些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根  陈旭东  夏涛 《环境保护》2001,(1):21-22,47
西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脱硫技术在煤炭、工业废气处理和烟道气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几种现行的微生物脱硫方法;指出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高效功能菌的选育,微生物对硫代谢途径的控制研究,复合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当然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是该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环境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微生物降解是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去毒降解的主要方式,该文从环境微生物筛选、降解基因的识别、降解酶的种类及其特性、微生物降解底物特异性及微生物降解效果的评价等5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燃煤微生物法前期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脱硫的原理;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微生物脱硫的几个主要因素;微生物法脱硫和煤炭清洁工艺或水煤浆燃烧工艺相结合,可获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献的基础上对燃煤微生物预处理脱硫技术进行了介绍和综合论述,内容涉及燃煤微生物脱硫发展历史,技术现状、原理,国内外3年来在燃煤微生物预处理脱硫上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还有微生物预处理脱硫方法、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等。此技术一旦在国内获得成功,将为我国在治理因燃煤而造成的SO2污染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该技术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SO2诱导驯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兵  张世玲  章江洪  敖勇  施哲 《环境科学》2011,32(7):2132-2137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采集的微生物用低浓度SO2诱导驯化6d以上可培养出脱SO2微生物种群,它们之间相互协同,共同行使着对溶于水中的SO2生化降解的生物学功能,对SO2的生化降解速率高达888mg·(L·h)^-1,1.5h水中的SO3^2-的降解效率〉85%.脱硫菌样品经DNA提取及16SrRNA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8.
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耗氧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已日趋完善,研究重点转向生物难解污染物处理,文章详细阐述了几种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1)几种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以及这些高效降解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和最佳降解条件研究。(2)利用微生物共代谢作用降解污染物的研究,为一些难以作为微生物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污染物生物降解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建高效降解菌的研究,该项技术在提高  相似文献   

9.
核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γ射线或电子束为基本手段的核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除了其优良的消毒性能外,还可用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环境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处理,该文阐述了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辐照处理工业废水、辐射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以及利用气溶胶强化电子束脱硫硝和对石油进行辐射脱硫的设想,并展望了这类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煤的微生物脱硫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煤的微生物脱硫技术,对脱硫菌种、脱硫机理和脱硫过程作了介绍,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絮凝剂MBFTRJ21的絮凝机理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筛选得到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具有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等优点.蒽酮反应、考玛斯亮蓝、Elson-Morgan反应表明,絮凝剂MBFTRJ21为粘多糖类高分子絮凝剂;ξ电位测定及氢键和离子键检验结果表明,絮凝剂和碱泥之间的作用力为氢键;絮凝剂的热处理和KIO4处理表明,其活性成分为蛋白质和糖胺;絮凝过程中粒度分析表明,絮凝过程存在架桥作用.其絮凝机理为:絮凝剂和碱泥在絮凝剂的活性部位--糖胺中的氨基以氢键的形式结合,然后再经过架桥作用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2.
蜡防印花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扩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蜡防印花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扩改设计,实际结果表明:机械洗蜡废水分流后经双级气浮处理,蜡回收率和处理水回用率可达90%以上;皂化脱蜡废水分流后采用酸化-气浮处理,蜡回收率可达95%以上,出水与印花水洗废水经微电解脱色,脱色率可达85%以上;混合废水经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出水达标排放。该处理工艺效率高,效果稳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各种源强计算模式对低速城市道路噪声预测的适用性,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合肥市运营稳定的1条低速城市道路进行实测.将实测的噪声结果与分别采用3种平均车速计算公式(包括设计车速、JTJ 005-96规范车速、JTG B03-2006规范车速)、3种源强计算模式(包括JTJ 005-96规范源强模式、JTG B03-2006规范源强模式、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道路设计车速、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相符.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DIS的内蒙古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泓锦  都瓦拉  玉山  苏玥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2):4573-4581
通过对2002—2018年采用融合算法反演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内蒙古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AOD值在东北部地区最高,其次为工业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大兴安岭及其山脉上空.全年AOD峰值出现在4月和6月,4月峰值主要受沙尘影响,6月峰值受季节雨带位移带来的湿度变化影响.中部气溶胶成分以沙尘气溶胶为主,而中西部和东北部气溶胶成分中存在大量人为源气溶胶.风场和相对湿度场与AOD值的年代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定了水中N-甲基哌嗪,在3min内完成整个分析过程。直接进水样经毛细管柱分离水中的N-甲基哌嗪,用GC/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在浓度范围为8.44~80.32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8%~2.9%,标准偏差为0.19~1.5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08mg/L。   相似文献   

16.
废FCC催化剂对水中铅离子的连续吸附及脱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b2+在废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能及规律,结果表明,Pb2+在废FCC催化剂上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和Frundlich模式描述,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容易进行。又通过填充床吸附试验,对Pb2+的连续吸附及脱附情形作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pH为5.13、过柱速率为3.0mL/min、径高比为2.25.0条件下,吸附柱具备适宜的生产周期,连续吸附操作可行,柱效率可达75.9%;在温度为15℃、采用2mol/L稀盐酸作脱附剂,过柱速率为5.0mL/min的条件下,吸附剂易于脱附再生,脱附效率可达78.1%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顿坚持机体哲学的观点,即价值本身是某种自然资料所形成的。其属性是由自然创造的,而非人所给予的。自然资料所形成的价值是第一性的,属于自然价值。它是人意识判断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料被生态系统本身所承载,它也就是一种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几种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单一或混合条件下对多环芳烃(PAHs)萘和菲的增溶作用,并分析了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增溶PAHs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萘的增溶效果均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Tween 80 >TX-100> Tween 20> SDS>SDBS.将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对萘和菲的增溶作用大于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小于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且增溶效果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0.03 mol/L)的NaCl和Na2SO4可大幅度促进表面活性剂对萘和菲的增溶效果,但随着无机盐浓度的提高,对增溶效果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时极限变形程度的定义,建立了变形区非稳态连续速度场;利用上限原理得到了极限变形程度的理论判据。分析了各主要参数对极限变形程度的影响规律,对指导制定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王水+高氯酸消化土壤样品,做了褐土冷消化+热消化、褐土直接热消化、红土直接热消化实验,结果显示:红土有机质含量相对低,易消化,取样后可直接热消化;褐土有机质含量偏高,难消化.进行热消化前须先冷消化(最好放置过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