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淀粉接枝改性是将淀粉与某种特殊性能的单体聚合在一起,提高淀粉使用价值的一种方法。实验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对豌豆淀粉进行改性,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尿素为抗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抗阻聚剂,以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絮凝剂,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分析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原料配比对产物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为5.00mL和原料配比为2.25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方法是将已造粒压制成型但尚未干燥的颗粒饲料按一定配比装入滚筒内 ,再加入适量的防水剂 ,连续滚动 5min~ 1 0min ,从而在颗粒饲料外部滚涂防水剂形成防水膜 ,然后卸料、干燥 ,即制成浮性颗粒饲料。颗粒饲料与防水剂的配比为 1∶0 .0 1~ 0 .0 5(重量比 )。 (CN 1  相似文献   

3.
通过各种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种类及量的复配实验表明,涂抹性能与屈服应力有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分析表明,0 47%复合乳化剂(HLB=6 92)、0 57%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 13%琼脂(Agar)能使制品有较好的涂抹性能,加入0 3%黄原胶,可以提高制品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CIC-D120离子色谱仪对水中SO_3~(2-)、SO_4~(2-)测定,采用SH-AC-4亲水型阴离子色谱柱分离,优化淋洗液浓度配比和加入有机改进剂很好分离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离子。实验表明:采用3.3 mmol/LNa_2CO_3+7.4 mmol/LNaHCO_3+10%丙酮作淋洗液,SO_3~(2-)、SO_4~(2-)离子分离效果最好;对同一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4%;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1.8%~101%之间。分析表明本法能使测定的选择性、准确性、精密度和速度得到改善,且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线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5.
本农药组分包括中药液、乙醇、过氧乙酸及食用白糖,其中中药包括白鲜皮、明雄黄、红升、铜青、樟舟、槟榔。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优选上述中药组分,然后加入8倍量的水,熬制30min,冷却,过滤得药液,将过氧乙酸、酒精、蔗糖充分搅拌制出过氧乙酸糖的酯与制备好的中药...  相似文献   

6.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56-59
1 区内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预测动物性食品在这里主要指肉、蛋、奶类畜产品,其中鲜蛋和鲜奶主要是供本地区居民生活需求,一般不考虑区外需求。伊犁地区198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肉类16.08kg,鲜蛋3.48kg,鲜奶25.56kg,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肉类14.06kg,鲜蛋2.86kg,鲜奶68.49kg。1989年伊犁地区产牛羊奶11.4×10~4t(含农四师),人均占有65.2kg,伊犁地区现消费鲜奶水平已超过2000年的消费标准(中国农科院的标准为30kg,农牧渔业部  相似文献   

7.
超滤膜因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医药制品和食品工业的分离、浓缩以及纯化环节。然而,膜污染问题一直制约着超滤膜的进一步发展。在膜污染发生之前,可以通过化学改性(等离子改性、表面涂层包覆改性、共混改性)的方法来改善膜的防污性能。文章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超滤膜的污染形式以及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1986年受成都市科委委托的项目——淀粉废渣(包括玉米,红苕、木薯、芭蕉芋等淀粉)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经科研人员深入系统研究,将  相似文献   

9.
本工艺是以麦苗为原料 ,经清洗、消毒、叶面去水、榨汁、过滤去渣 ,在滤液中添加抗氧化剂 ,用超滤浓缩法在低于室温的状态下浓缩 ,在浓缩液中加入配料混匀、均质、喷雾干燥制得翠绿色麦绿素。本工艺简单、能耗低 ,产品所含的天然营养成分丰富、口感好、保质期长、溶解性好 ,可直接配制冲剂 ,或压片或装填成胶囊。 (CN 1 2 4 3680A)麦绿素及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冀东油田柳一联在2010年采用"絮凝-离心脱水浓缩-超热蒸汽干化"技术新建了一套含油污泥装置。该装置分为浓缩、离心脱水和干化三部分。浓缩部分主要包括体积为200m3的两具锥底浓缩罐;脱水部分主要包括一台卧螺离心脱水机,能力20m3/h;干化部分主要包括超热蒸汽发生器和双旋风分离器等,泥饼干化能力350~500kg/d。处理以后的污泥体积缩小上百倍,含油小于1%。分析和总结装置的技术特点,为以后建设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类反相破乳剂P(EA-MAA)。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分子量、乳液粒径中值、聚合物凝胶残渣以及产物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单体配比(EA﹕MAA)为1:1,单体加入顺序为先EA后MAA,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制备的P(EA-MAA)分子量大,粒径中值小,聚合物凝胶残渣少,除油率达到94.7%。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饮用水安全,对南宁市邕江饮用水源地的工业企业环境风险源进行了识别和等级评价,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表明,(1)基于工业企业风险因子状态,距离和污染控制管理等要素构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等级评价方法可提高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管理水平。(2)筛选出的南宁市190家工业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淀粉、制糖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对邕江饮用水源地构成重大威胁。(3)评定为Ⅰ级~Ⅱ级高风险以上企业8家,Ⅲ级中风险企业36家,Ⅳ级以下风险企业146家。(4)在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基础上,南宁市迫切需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联防行动。研究成果对水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高含量的可溶盐组分钠、钾、氯会影响其资源化处置及利用的问题,利用高温熔融法处理飞灰,使原料飞灰中钠、钾、氯等可溶盐物质向烟气系统产生的3种浓缩灰中富集,并采用酸洗法对浓缩灰中上述物质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最终产品建材基材中氯含量相比飞灰原料含量降幅58. 36%,浓缩灰(预除尘)、浓缩灰(急冷降温)、浓缩灰(布袋除尘)相比原料各成分的富集倍数分别为:钠1. 96、2. 90、5. 59倍;钾2. 17、3. 58、7. 47倍;氯3. 06、3. 93、5. 45倍,优良的富集效果为可溶盐成分回收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桑叶保健品以经霜冻后的无病虫害、无污染、未破碎的黄绿色桑叶为主要原料 ,经过多次汽蒸、脱涩工艺后 ,加入无毒、芳香并有药理作用的几种香花精制而成。它具有防病治病的保健功能 ,对降低血脂和血糖有显著的功效 ,同时对缓解便秘 ,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本发明设备简单 ,技术容易掌握 ,适合乡镇企业生产。 (CN 1 2 4 5651A)桑叶保健制品及其脱涩工艺  相似文献   

15.
深度开发板栗大有可为板栗又称栗子,其性味甘温,甜郁香浓,具有养胃健脾、补中益气、养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自古以来一直被作为食疗药品。据现代营养学家测定,板栗含蛋白质5.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淀粉25%、矿物质I.3%,此外还富含B族维生...  相似文献   

16.
以还原型抗坏血酸保存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冻干中红阳(Hongyang)猕猴桃果浆料的预冻方式、相对比表面积、放置位置因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干加工处理中,果浆料的预冻方式、相对比表面积因素等冻干工艺参数对红阳猕猴桃果浆还原型抗坏血酸的保存率影响极显著(p<0.01),但是果浆料放置位置因素对抗坏血酸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优化冻干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红阳猕猴桃果浆干制品的还原型抗坏血酸保存率超过98%.此外,从理化指标(主要为抗坏血酸的保存率)与感官指标方面比较了冻干制品与热风干燥制品的差异,红阳猕猴桃果浆冻干加工制品的指标值均大大优于热风干制加工制品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方法包括:①挑选优质山药,洗净打浆,浆液抽入提取罐内,按比例加水,加温;②温度达50℃~80℃时,加复合酶,搅拌均匀,使之充分反应;③升温灭酶,然后过滤、浓缩,制成山药原汁。用本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提取山药的有效成分,并能保持提取物营养成分的生物活性。同时,所提山药原汁加入菊花、大枣和枸杞等天然物质可作系列饮料、保健食品和口服液利用生物酶工程提取山药原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大连绿洲食品包装有限公司开发、大连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ZMX纸浆模塑制品生产技术适用于大量生产各种以纸代塑的制品,如: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餐饮用具;各类蛋托、菜托、瓶托、工业用品内包装及苗木、花卉移植盆等。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该生产技术利用真空吸附的方法,抽去纸浆里的水分,使其中的纤维挂在模具表面形成各种纸浆模塑制品湿型,再经后续加工处理,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纸浆模塑制品。其制品都可回收再利用或在自然条件下自行降解。二、技术关键:加入不同药品,使制品既能达到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又能方便回…  相似文献   

19.
以某家涂料生产企业为例,分析大风量、低浓度非连续排放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经济性。结果发现:(1)对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在几种主流治理技术中,当回收液具有利用价值时,"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冷凝溶剂回收技术"相较"RTO(蓄热式热氧化)技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技术"及"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催化氧化)技术"的经济性更优;而回收液需作为危废处置时,"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技术"更具经济性,但必须考虑来气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2)对于非连续排放的废气,"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治理模式有利于降低VOCs治理装置投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将脱硫废液与炼油废水按比例混合之后对其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批式试验,考查混合废液的BOD5/COD指标及其COD、NH3-N、S2-的去除率。筛选合适的混合液配比,分别对500︰1和800︰1的混合废液进行了模型试验,分析了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800︰1的混合废液在10d之后,出水COD为134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要求。最终确定炼油废水与脱硫废液混合的合适比例应不低于8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