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环评法》对规划环评对象的界定来看,区域环评隶属于规划环评范畴,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区域环评较之其他类型的规划环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如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区域开发环评遵守《开发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其他类型的规划环评则依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试行)》,同时两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审查目的及要点上也各有侧重。笔者从环评审查角度,分析规划环评和区域环评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需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一项重要举措,《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日出台。近年来,宁夏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细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显著增长,冬季雾霾现象也开始显现,大气污染形势比较严峻。《行动计划》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到2017年,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可吸人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首府银川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20%,年均浓度控制在83μg/m~3以内,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行动计划》列出了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的10项重  相似文献   

3.
据《新京报》报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修订结束,并且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8月份将正式出台。据透露,与国务院此前已对外公布的大气污染治理"国十条"相比,上述行动计划包含的目标将更加详细,相对应的措施也更加严格。环保部将根据上述行动计划,部署一系列行动来治理大气污染,包括严惩环境违法行为,联合多部门建立并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行病学综合研究成果,运用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和损失寿命评估方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重点区域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达到PM2.5减排目标可实现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对不同健康效应终点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健康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大重点区域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可极大改善人群健康水平,实现寿命延长;女性及年轻人可避免的寿命损失年数超过男性与老年人;京津冀地区获得的健康效益大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静  戴明忠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2):37-38,52
对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当前区域开发环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由沪苏浙皖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12月1日下午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主持会议。会议在总结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形成《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2015年重点工作建议》。韩正在会议总结时指出,2014年协作机制在联动治污上已迈出了坚实一步。2015年的工作,要坚持围绕一个总纲,即《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聚焦三项重点,即重点污染物治理、污染源头治理、共性问题研究。2014年是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的开局年,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深入贯彻中央要求,以共识、共治、共赢  相似文献   

8.
正海南省政府下发《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着力解决以细颗粒物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抓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细则》指出,海南将加快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通过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颗粒能源工程建设,到2015年底,海口市、三亚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到2017年底,各市县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对京津冀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实施《计划》的投资需求核算方法体系,对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所需的投资需求进行了测算,并对现有的投融资进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计划》直接投资共计需要2 490.29亿元。其中,能源结构优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分别为636.55亿、769.14亿、1 084.60亿元。从京津冀地区投融资实施进展来看,尚存在已有投资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偏窄、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等问题,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大投入水平,加快完善投融资机制,并根据投资需求制定更为清晰的投融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环保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到2015年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各地环保部门要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费用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环保部还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申报中央财  相似文献   

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规划环评是人类对环境问题、尤其是对末端治理反思的结果,是政治民主化和科技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条例》注重实践检验,突出跟踪评价;坚持专家审查、决策管理、公众参与三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追究法律责任,柔中有刚。重在追究个人责任,专家亦不例外。规划环评源于项目环评,高于项目环评。当前,项目环评和区域限批仍是规划环评的重要抓手。科学性是规划环评的生命线。实践决定一切,实践是实现规划环评科学性的惟一途径。规划环评任重道远。规划环评要坚持为经济服务,为规划服务,为公众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方能凝心聚力,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3.
从所选的40条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入手,对公路建成后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噪声敏感点的数量变化、噪声实测值与环评预测值的差异、实际的噪声防治措施与环评确定措施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个方面在公路建成后与环评阶段均存在较大变化,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亟待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项目投资机制、运营期相关条件变化等.通过分析,提出了实现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及增强防噪措施的可操作性等促进环评有效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各类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致使中国大气受到严重污染,给人体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带来负面的影响。为实时监测环境空气质量,建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逐渐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手段。文中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为研究对象,提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与维护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在我国刚刚起步,这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新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旨在进一步规范公众参与制度,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的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随机性原则和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的公众范围,着重分析规划环评中相关方利益诉求.以某电石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环评为例,通过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点、关心点和矛盾点,并围绕各利益中心结合法律、法规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规划调整建议,解决了规划环评中利益相关方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利益相关方分析能够反映规划的环境不合理性,有助于规划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依据 ,对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8.
本期推荐     
正本期"工程应用实例"栏目刊发了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建洪、陈珊、陈全坤、张体富、谷俊杰、田森林撰写的《双氧水法和氨法在铜冶炼制酸尾气脱硫工程应用中的比较》一文。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气十条")和二氧化硫超低排放政策的实施,一些企业开始尝试使用双氧水脱硫工艺。该研究针对铜冶炼烟气制酸低浓度二氧化硫尾气采用氨法脱硫存在脱硫效果不稳定、设备腐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第一部环境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法可依问题。在几个具体问题上着重讨论该法所追究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这对重视和强化民众的环境法制意识,将大气污染的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盐城市区环境空气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城市区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来的数据分析,简要说明了盐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城市大气污染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