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武汉市大部分湖泊已经从中营养状态变为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化状态,2020年武汉市轻度富营养湖泊数量占比为59.70%,中度富营养湖泊数量占比为23.90%。湖泊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相关研究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因此,种植水生植物能有效改善湖泊富营养化状态。文章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原因及危害、水生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改善作用,以及水生植物的种植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九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别对其10个断面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1号湖和3号湖断面为中度富营养化,其余断面均为轻度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为1号湖和2号湖断面为轻度富营养化,其余断面均为中营养状态。均客观反映了大九湖水体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白洋淀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价白洋淀养殖水体所处的营养状态.进而为白洋淀水体富营齐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此以2009年夏季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修正的卡森指数法(TSIM)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分别对不同的养殖区域水体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修正卡森指数的评价结果为TSIM=67.62.已符合富营养化的标准;TLI=58.59,符合轻度富营养化标准,但部分养殖水体已经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二龙湖水体高光谱反射率、归一化以及一阶微分反射率与叶绿素a(Chl-a)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与其相关性最好的波段,对Chl-a浓度进行反演。同时,波段比值法也用于反演Chl-a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单波段模型以及波段比值建立的模型精度均较高,而基于波段比值法的模型验证精度更高(R~2=0.71)。基于高光谱反射率数据,选择敏感波段,对透明度(SDD)、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基于原始数据所建模型精度较为理想。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营养状态分级指标,对二龙湖的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高光谱数据反演二龙湖富营养化程度的精度较高(r=0.88),湖水呈现中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水生动植物联合作用净化不同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睡莲(Nymphaeatetragona)、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鲢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ludinachinensis)为实验对象,设置富营养和极富营养两种浓度梯度,通过室外试验探讨不同动植物及其组合对两种浓度水平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a(Chl-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和极富营养水平中,均以睡莲和黑藻组合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最好,TN去除率分别为66.4%和42.3%,TP去除率分别为97.1%和89.6%,TP去除率分别高出相应对照组53.2和35.3个百分点;鲢鱼和中华圆田螺的加入会引起TN和TP的升高,但是由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组成的组合对藻类的抑制效果最好,其Chl-a含量始终保持最低含量,日均值不超过1.16 mg/m3。因此,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联合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协同作用可为景观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漳泽水库水体营养型评价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选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漳泽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期进行了水库浮游植物的详细调查,并应用Marglef和Shannon-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漳泽水库水体为中度污染,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有向中度富营养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针对调查结果,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筛选出净化能力强的植物种类,文章采用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人工配制污水的方法,以7d为一个采样周期,比较了5种植物(满江红、槐叶萍、四叶萍、黑藻和慈姑)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富营养水体中TN、TP、NH4+-N去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处理能力随着富营养程度提高而增大.在重度富营养条件下,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2014年四个季节罗时江河口湿地常规水质指标p H、DO、TP、MPO4、TN、NH+4-N、NO3-N、NO2-N、COD和Chl-a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并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罗时江河口湿地水质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1)该湿地水质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2)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春季水质最差,达到重污染级别,秋季和冬季次之,水质级别为较好,夏季水质属于良好水平;富营养化指数四个季节大小顺序为春季(65.53)秋季(59.46)冬季(57.90)夏季(50.70),即春季富营养化水平最高,达到中度富营养,夏秋季水质次之,为轻度富营养,冬季水质较好,但也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3)不同季节CN/CP比值变化较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春季(60)、冬季(59)、秋季(26)、夏季(8)。4)罗时江河口湿地营养盐主要来自陆源,并以氮营养盐为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9.
天山天池夏季叶绿素a的分布及富营养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王斌  马健  王银亚  尹湘江 《环境科学》2015,36(7):2465-2471
2014年6~8月,对天山天池水体叶绿素a(Chl-a)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天池富营养化状态及成因.结果表明,天池夏季Chl-a浓度变化范围为2.11~4.06μg·L-1,平均值为(2.8±0.69)μg·L-1.不同监测断面Chl-a垂直剖面变化趋势相似,整体表现为表层(0~2 m)和深层(12 m以下)低,中上层(2~12 m)高的特点.天池Chl-a浓度与深度和电导率显著负相关,与水温、p H值、溶解氧、蓝绿藻细胞密度和TP显著正相关,与TN的相关性较小.夏季天池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0.27 mg·L-1和0.035 mg·L-1,超过国际上一般标准的富营养型湖泊的浓度,采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天池的营养化状况,其目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水土流失导致的营养盐升高,以及水生生物组成改变引起的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所以需从生态恢复和生态管理的角度,进行天池水质和周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以减缓天池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珠江河口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8  
本文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在珠江河口的调查资料,选用化学耗氧量(COD)、总无机氮(T-N)、活性磷酸盐(PO_4-P)和叶绿素-a(Chl-a)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结合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对珠江河口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水质基本良好,属中营养水平,但是有机物及总无机氮污染严重,西部区域的富营养水平明显高于东部区域,为了防止出现富营养化,必须加强珠江河口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选取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SD)和叶绿素a五项,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马踏湖富营养化程度,并选取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指标年均值的比值作图分析,得出马踏湖污染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马踏湖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并提出降低马踏湖富营养化现象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下的太湖水质富营养化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支持下,探讨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以太湖为研究对象,选取总磷、总氮、叶绿素、化学需氧量、5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透明度7项指标进行评价.在对研究区域采样数据进行地统计分析后估算出整个区域评价指标的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并计算其隶属度;同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结果,绘制出富营养化评价图.结果表明:北部、西北部湖区营养水平最高,属重富营养;中部湖区营养程度为中富营养;东南部湖区营养水平最低,属中营养.  相似文献   

13.
干季滇池水质与盘龙江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池水域和盘龙江下游水质进行采样,分析了水中pH值、浊度、溶解氧(DO)、电导率、叶绿素、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态氮(NH3-N)等8个指标。研究表明,滇池近岸水域中pH值偏碱性、浊度大、叶绿素含量和化学需氧量高、总磷量高、溶解氧过饱和;在滇池外海水域,除溶解氧、叶绿素较高外,其余指标大多在水质标准(Ⅲ类)范围内;而在盘龙江下游区域内,水质差,各项指标都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这一事实可能会加重滇池的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4.
洪湖、梁子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3月对洪湖、梁子湖进行了水质监测。依据实测数据,结合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梁子湖林业局监测数据和文献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洪湖、梁子湖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各因子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中所占比重和地表水水质标准,对各因子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洪湖、梁子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57.2、42.5。即洪湖为轻度富营养、梁子湖为中营养;各因子对洪湖、梁子湖富营养化的贡献大致相同,即Chla为首,TP、COD_(Mn)和SD次之、TN最后。  相似文献   

15.
滇池湖泊富营养化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滇池富营养化情况 ,利用实测资料 ,建立了叶绿素a、透明度、藻量与总氮、总磷之间的相关关系式 ,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建立垂向平均化的水动力学模型 ,并对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透明度和藻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趋势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富营养化,如蓝藻,水葫芦爆发等问题日趋严重。给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本文结合太湖,淀山湖,阳澄湖的多年环境监测资料,探讨了长江三角洲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湖泊氮磷和耗氧性有机污染物含量逐年上升,每十年水质下降一个级别;局部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近15年上升了一个营养级别;富营养化持续加重加剧。继而分析了形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基于2009-2016年鄱阳湖15个长期监测点的调查数据,采用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鄱阳湖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从年内变化来看,鄱阳湖除冬季(1月)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余3个季节均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中,夏季(7月)富营养化程度最低是由于其水位较高、换水周期快所致,冬季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位降低导致的营养盐浓度升高以及湖泊沉淀物的再悬浮和营养盐的释放;从年际变化来看,除2011年、2012年及2014年鄱阳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中营养状态.②从空间上来看,鄱阳湖湖区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差异不大,湖区中部东侧富营养化程度最高.③在年内季节变化上富营养化程度与水位呈负相关,富营养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位关系较小.研究显示,鄱阳湖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高,但有向富营养化湖泊发展的趋势,建议通过控制湖区污染源来减轻其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东昌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2009年4月、5月的实测数据以及聊城市环境监测站数据和文献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东昌湖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各因子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中所占比重和地表水水质标准,对各因子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东昌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四月份为47.0、五月份为53.1,即四月份为中营养、五月份为轻度富营养;整体上东边湖区...  相似文献   

19.
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模糊评价及成因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模糊方法对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洱海营养化状况从1988~1991年呈上升趋势,且其年内分布规律为冬春低、夏秋高。空间分布,则表现为南部、北部、西部、东部较相应的中部高。并对此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洱海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