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采用改良后的沉淀集卵法对低(10个/100 g)、中(20个/100 g)、高(40个/100 g)3种不同浓度的加标样品进行蛔虫卵检测,比较其回收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不仅回收率较高、稳定性较好,且在检测低浓度样品时较漂浮集卵法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以分析中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认为在比色分析中计算试样加标回收率时,当试样减空白吸光值(A试样-A空白)大于回归方程中截矩a暖,试样加标回收率可用吸光值(A加标-A试样)直接进行计算,当试样减空白吸光值(A试样-A空白)小于回归方程中截距a时,加标回收率必须用绝对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加标回收率计算的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和不足,并推导出5种不同条件下适用的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的探讨DiscussiononCalculationofRecovery张萍刘铁民(徐州市环境监测站徐州221002)在环境样品分析中,常采用测定加标回收率的办法来检验某一分析方法对样品分析的适应性和方法的系统误差,判断样品中是...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类)金属消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重(类)金属的消解方法及相关标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传统的电热板消解法已逐渐被淘汰,微波消解法应用广泛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自动石墨消解法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前处理,应用前景良好。提出相对于加入氢氟酸的混酸消解法获得的土壤重(类)金属全量,王水消解法获得的土壤重(类)金属总环境有效态与生物有效性相关性更好,研究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这是实验室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尽管此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但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仍是最常见的质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环境中微量硒形态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硒进入生物体的途径和形态进行了讨论,并着重介绍了现已报道使用的硒的形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河水中硒(Ⅳ)硒(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水样品4mol/LHCl介质中硒生成氢化物,用氢化物发生法测定硒(Ⅳ)含量。将样品的4mol/LHCl溶液在沸水中加热还原硒(Ⅵ)至硒(Ⅳ)测定总量。总硒量减去硒(Ⅳ)量,分别求得硒(Ⅳ)和硒(Ⅵ)含量  相似文献   

9.
环境检测领域能力验证工作的组织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环境检测领域能力验证的基本情况和统计方法,以及当前国内外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该领域能力验证的发展趋势。指出环境检测领域化学分析方面的能力验证计划一般采用参加者结果的中位值或稳健均值作为指定值,采用标准化四分位距或稳健标准偏差作为能力评定标准差,以 z比分数法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2008年05至11月淮南市5个采样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内PM10及其中16种PAHs的浓度特征、季节变化规律和来源解析。研究区内16种PAHs浓度总和的范围在15.20~111.58ng.m-3之间,平均值为40.40ng.m-3,中位数为33.34ng.m-3。PAHs总量的季节变化与采样时环境温度显示出较好的负相关性,即秋季>春季>夏季;运用多环芳烃比值综合判断,淮南市大气PM10中PAHs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来源为主,石油源和木材燃烧来源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1.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一般不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因为加标回收率的实施对一个综合指标来说不易找到现成的标准物质,且容量法做加标回收存在一定困难,为加强高锰酸盐指数分析时准确度的控制,文章在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袋采样-GCMS分析法测定大气中丙醛等5种醛类恶臭物质,对Tedler等5种不同材质采样袋进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Tedler 2号采样袋对低浓度醛类回收率影响最小,低浓度醛类在其中能稳定存放12 h,在PVDFs采样袋中低浓度醛类须在6 h内测定,高浓度醛类在Tedler 2号采样袋和PVDFs采样袋中能较稳定地保存24 h,24 h内的回收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空气质量监测中现场空白的测定方法,通过对封口的现场空白与实验室对白比对及采样过程现场空白吸收管开口与封口对照试验,认为采样时应对现场空白吸收管作封口处理,才能体现现场空白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选择酸雨项目时,应考虑酸雨成分受地域化学离子影响的因素,阐述了测定酸雨中pH、电导率、阴离子、阳离子及金属成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出了我国在酸雨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欧美和日本酸雨测定的质量控制办法,认为根据离子浓度平衡进行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个人护理品及废旧塑料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微塑料不断地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且微塑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危害,因此对微塑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微塑料在水体、沉积物、沙滩和生物体中的赋存情况,介绍了微塑料的采集与分离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出微塑料对环境及生物体产生的危害,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水合肼,将显色剂用量由5.0 m L降至3.0 m L,比色皿厚度由30 mm增至50 mm,水样酸度由1 mol/L降至0.5 mol/L,同时增加低浓度校准曲线,实现对其方法检出限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法检出限由0.007 8 mg/L降至0.001 0 mg/L,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规范要求,能够保证低浓度水样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微塑料检测方法,包括目检法、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法,归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技术进展、研究成果及优缺点,指出微塑料形状、大小、聚合物种类等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尤为重要,能够为微塑料污染防治、溯源和影响评估提供依据.通过对现有方法的调研总结,提出多种检测分析方法联用将成为研究微塑料的发展方向,未来仍需要改进现有技术或者开发新的检测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手段,缩短识别时间,提高检测精度,进而为微塑料污染防治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8种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以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和废水样品作为代表性水样基底,前处理方法仅采用简单的滤膜过滤,在C18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敌百虫、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在样品保存过程中迅速发生降解,分析须在样本采集后1 d内完成;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0~0.20 μg/L,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均>0.995;不同基底、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8种有机磷农药在环境基底中的回收率为74.5%~118%,相对标准偏差为0.4%~8.6%。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在未来环境监测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测定南京某农药厂附近大米、蔬菜及肉类中11种有机磷农药含量,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建立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达到0.05μg/kg(肉类)和0.1μg/kg(大米和蔬菜),回收率均符合测定要求。环境样品监测结果显示,大米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高于肉类中的含量,说明在大米和蔬菜表面残留的农药量要高于进入生物体体内的含量。南京蔬菜样品中有机磷农药高于常州蔬菜样品,说明农药厂对蔬菜表面残留农药量有影响。不同的有机磷农药在不同的介质中,检出情况不一样,说明不同的环境介质对有机磷农药的保留水平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