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含油固废来源、类型、产生量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了含油固废管治存在的适宜技术少、 处理达标难,次生污染重、需系统治理,资源化途径少、难以推广利用和监管不到位、有效监管难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全生命周期防治、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确保本质环保和零污染事故发生,加大研发与政策支持、促进高质量低碳发展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HP—85微型机上开发成功的"水体环境背景值统计分析系统".它采用扩展BASIC语言编制软件,应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建立若干功能模块,能完成数据存档,修改、查询,统计分析、报表打印、绘图等功能,具有运算精确、处理快速、使用简便的特点,其中,统计分析包含有离群值检验,分布类型检验(W、偏度峰度、X~2、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尔诺夫检验),背景值表征(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偏态分布)以及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多项式回归)等十多种计算方法,使水体环境背景值的获得建立在精确、可靠的基础上.程序通用性强,容易移植到能支持BASIC的计算机上.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城市人工湿地底栖动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州市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人工湿地,对其底栖动物多样性情况进行春秋两季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软件园秋季底栖动物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标均高于春季,荆川公园和五星公园则呈现春季生物多样性状况优于秋季的状况。从总体上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软件园〉荆川公园〉五星公园;Pielou均匀度指数荆川公园〉软件园〉五星公园;BI指数表现为五星公园〉荆川公园〉软件园。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软体动物种类数、分布密度与水体的污染程度呈反向趋势,由此推断软体动物种类丰富程度可作为评价城市人工湿地水体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研究新发展阶段需求,分析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指出在职能转变、“减污降碳”、“真、准、全”等方面距离深入治污攻坚要求存在的差距,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提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实质、重要基础以及关键突破口,为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强度折减法获取边坡的潜在滑裂带是目前数值计算广泛使用的方法,研究边坡滑裂带形成的渐进过程及坡体内部土体的应力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基于边坡破坏的渐进性思想,针对均质边坡提出了一种局部强度阶梯折减的方法。该方法以屈服接近度(YAI)作为判别土体是否存在破损区的评价标准,将局部破损区按不同破损次序分配予不同的折减系数,利用通用软件ABAQUS对局部坡体进行强度折减计算,研究边坡渐进变形过程,直至边坡发生整体破坏。计算结果表明,坡体内部初始破损区参与了潜在滑裂面的形成过程,对边坡后期渐进变形具有贡献;有效解决了传统强度折减法潜在滑裂面上折减区和非折减区边界处的塑性应变值的跳跃性问题,合理地演化了边坡的渐进失稳进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浮游细菌和蓝藻暴发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蓝藻暴发期间太湖竺山湾表层水和底泥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水平来看,水样和底泥中平均相对丰度最高的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次之,此外蓝藻门也有一定的比例,可为水华暴发提供预警指示;从属水平来看,水样中的优势细菌主要为GpXI和GpIIa,底泥中为Gp6和GpIIa。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海藻细基江篱繁枝变种(Gracilaria tunuistipitata Var Liui)为实验材料,研究重金属Cd2+胁迫下,无机氮磷作用对藻体各类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重金属和营养盐复合污染下江蓠对水体的修复能力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显示:适当浓度N、P(560 μmol/L、56 μmol/L)的添加能提高藻体内各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Cd2+对藻体的毒害作用.不加入N、P或加入过量的N、P(2 160 μmol/L、216 μmol/L)均会抑制藻体内各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从总体上看,同时加入N、P要比加入单一的营养盐更有利于提高藻体内各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藻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强度折减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传统整体强度折减法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同一系数进行折减。由于两强度参数发挥作用先后以及衰减程度的不同,传统整体强度折减法不能真实的反映土体渐进破坏过程,一些学者提出运用双折减法来探究边坡的破坏问题。基于土体应变软化特性,通过土体的峰值与残余强度建立起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将得到的强度参数关系式作为双参数折减组合的依据。该方法以破坏接近度作为判别土体是否破坏的标准,引入局部阶梯折减的思想,对局部破损区域(FAI>0.8)采用不同的折减组合,研究均质土坡的渐进破坏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局部软化阶梯双折减法可以体现两强度参数发挥作用的先后顺序,整理出两参数间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自变量对应的参数先发挥,因变量对应的参数后发挥;在算例中,黏聚力的折减系数大于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黏聚力的强度储备比内摩擦角大,发挥得较为充分;模拟计算出的破损区面积以及边界处的塑性应变差值更加连续、平稳;阶梯双折减方法得到的综合安全系数小于整体折减法的安全系数,在工程应用上偏于安全,与其他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受网格密度的影响,综合安全系数的范围为 1.207~1.229,该范围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稠油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构建了5m3/h中试实验装置,以经过除油、浮选和过滤预处理的 富含溶解性有机化合物、氮磷缺乏的低浓度难生化稠油废水为原水,开展了半饱和褐煤活性焦预吸附-生物降解-活性焦吸附、活性焦吸附-生物降解-臭氧催化氧化、臭氧催化预氧化-生物降解-臭氧催化氧化3种不同组合工艺 深度处理稠油废水研究。实验各运行30d。结果表明:在确保处理后水质满足辽宁省DB21/1627—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条件下,3种工艺成本均可控制在6元/m3以内,半饱和褐煤活性焦预吸附-生物降解-活性焦-吸附工艺处理效果最好,成本最低,仅为4.31元/m3。采用吸附生化出水且尚未饱和的活性焦吸附原水,既提 高了活性焦的利用率,也降低了生化降解的负荷,为稠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外排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大型海藻细基江篱繁枝变型(Gracilaria tunuistipitata Var)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d2+胁迫下,不同N、P条件对江蓠体内谷胱甘肽(GSH)及其衍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2+胁迫条件下,不加入N、P时,藻体内的GSH及其各类衍生物含量均较低,易受金属离子侵入毒害藻体;加入适量的N、P(560μmol/L,56μmol/L)有利于提高藻体内GSH及其各类衍生物的含量,增强藻体重金属抗性;加入过量的N、P(2 160μmol/L,216μmol/L)反而抑制了藻体内谷胱甘肽及其各类衍生物的合成,降低了藻体重金属抗性;同时加入N、P要比加入单一的营养盐更有利于提高藻体的GSH及其各类衍生物的含量,增强藻体重金属抗性。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重金属与富营养化复合污染水体中藻类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