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市"十二五"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污染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困难重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境外环境影响和区域性污染日益增加等多重压力,该期间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生态市建设和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建设目标,对此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优化发展、源头控制、未端治理、...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造纸行业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通过采取结构调整、源头控制、深度治理等工程措施,实现了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持续下降,为总量减排任务完成和全国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十一五"期间,造纸行业减排成绩显著,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排放强度仍位于各行业的前列。"十二五"期间机制纸及纸板和纸浆产量均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造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造纸行业污染减排空间持续收窄的情况下,要完成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的目标,总量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3.
范玉波 《环境》2022,(7):29-31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今后一段时期,山东将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深度调整,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二氧化碳达峰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布局的地区,也是大气污染最突出的地区.分析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各类治污工具的中长期减排影响,对于选择最优减排措施、加快推动该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意义重大.构建基于LEAP模型的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模型,以2015年为基准年,以每5 a为一个时间节点,结合规模减排、结构减排、技术减排、末端治理4种减排措施,模拟计算了4种单一政策情景及4种组合政策情景下2015-2030年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SO2、NOx、PM10、PM2.5、CO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政策情景下,规模减排情景对5种污染物减排效果均十分显著.在组合政策情景下,4种减排措施叠加的综合减排情景效果最好,在该情景下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到2030年SO2、NOx、PM10、PM2.5、CO2排放量将分别削减27.73×104、17.85×104、42.94×104、27.35×104、23.15×107 t;在规模-末端治理情景下,除CO2外其余污染物减排效果仅次于综合减排情景;规模-结构减排情景对PM10和PM2.5的减排效果相对明显;规模-技术减排情景对CO2、SO2、NOx的减排效果相对明显.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需要在大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缩减产量等源头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持续加强末端治理、提高废钢比例、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等协同治理能力,以提高治污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菲  丛峰 《环境保护科学》2008,34(3):109-110
污染减排涉及到技术、经济、管理等一系列要素和环境、经济、企业等不同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减排目标,必须结合国情和地方实际,实施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监督管理等三大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路径规划,并提出具体要求。通过《规划》,可以看到"十三五"时期针对加强源头防控的五个方面创新,即认识方面,由单一的生产源头防控转变为立体的生态源头防控;理念方面,由多种污染要素管控转变为整体生态空间管控;目标方面,由被动的节能降耗减排转为主动的绿色科技创新;路径方面,由需求驱动的源头防控转为供给驱动的全过程治理;政策方面,由地方辖区内环境管理转为区域共治的绿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在促进各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本文对现行的总量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对总量减排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认为应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减排核查核算应以地方自查为主;建立减排工程项目的长效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协同减排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钢铁行业布局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分析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各类治污手段中长期减排的成本-效益,对于选择最经济有效的减排路径、加快推动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达标意义重大.基于能源环境、环境分布、人群健康效益评价等模块构建多模型耦合方法,以2015年为基准年,以每5 a为时间节点,设计了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规模-结构、规模-技术、规模-末端治理、综合减排4种协同减排情景,计算各情景下2015—2030年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SO2、NOx、PM10、PM2.5、CO2)的减排成本与效益,比较获取治污减排的最优路径方案.结果表明:①基于减排成本计算,规模-末端治理减排情景成本最低,分别为规模-结构、规模-技术减排情景投入的15.18%、23.94%;综合减排情景下治污减排潜力最大,但综合成本最高.②基于环境税效益评价方法、人群健康效益评价方法计算显示,人群健康效益评价方法计算的减排效益高于环境税效益评价方法,表明污染减排的潜在人群健康效益更高;基于两种减排效益方法,4种协同减排情景中综合减排效益分别为10.78×108、76.14×108元,高于规模-结构、规模-技术、规模-末端治理减排情景效益.③基于环境税效益评价方法,4种协同减排情景的效益-成本比表现为规模-末端治理减排情景(0.46) >规模-技术减排情景(0.24) >综合减排情景(0.15) >规模-结构减排情景(0.10);基于人群健康效益评价方法4种协同减排情景的效益-成本比依次为规模-末端治理减排情景(8.35) >综合减排情景(1.07) >规模-结构减排情景(0.57) >规模-技术减排情景(0.65),表明规模-末端治理减排情景的减排路径最优.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应基于环境质量底线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减排潜力、减排成本与收益,以规模-末端治理为主要途径,选取协同减排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环境质量恶化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在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中倾向于末端治理、政府主导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从所占排放负荷、减排措施选取和完善法治建设角度,在污染减排工作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均有其必要性,意义重大,需要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倡导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6,(3)
正为做好"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确保2018年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我们要树立五种意识,做到五个坚持。一是要牢固树立务实意识,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环保工作核心。改善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环保工作的政治,是大局。我们必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把脉、透彻分析、周密谋划,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标准倒逼等多种手段,不折不扣抓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畜禽养殖总体数量大、规模小、布局分散,严重影响浙江省水环境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本报告以浙江省水环境质量状况、畜禽养殖业调查资料、现状实测数据为研究依据,通过剖析污染结构特征和空间特征,得出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的特点、存在问题及污染物总量减排存在的主要困难。根据各类污染产生机理和排污特征,参考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传统思路,探索畜禽养殖污染减排的途径与管理政策集成,推广来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相结会的生态减排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以玉溪大河以北片区为例,论述了如何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对河道水质及入河污染来源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及河道自身水环境提升角度系统考虑,针对该片区点源污染严重、河道整体水环境较差的特点,提出以过程管控及河道自身水环境提升工程为主、源头面源污染削减为辅的设计策略,多工程措施综合施效,最终实现了片区水环境有效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一奋斗目标。回首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我国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全力推进污染治理,治污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全过程治理视域下政府主导型和市场激励型2类环境规制的减排机制.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型环境规制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SO2排放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154和-0.209.其中政府主导型环境规制在源头防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都起到显著的减排效应,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只通过末端治理实现减排.因此,尽管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但考虑到源头防控和过程控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根本性作用,对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较为落后的地区和行业,仍要重视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规制,通过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运用环境规制工具以实现高效的全过程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灰霾十分严重,如何有效地控制某一地区的PM_(2.5)浓度,同时保证GDP的中高速增长,需要建立GDP-PM_(2.5)的量化关系模型,做好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物、气象、经济的多年统计数据,以及该地PM_(2.5)源解析、源清单和大气边界层信息,从中确定2种重要的辅助变量,一是单位GDP某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各污染物形成PM_(2.5)的转化率,它们把GDP、PM_(2.5)和污染物排放量联系起来。再运用系统动力学(SD)建立GDP和PM_(2.5)动态关系模型。文章以东莞为例,预测了"确保经济、确保环境、源头治理、全面治理"这4种模式下污染物减排措施对GDP和PM_(2.5)的影响,并提出定量的减排建议。预测结果显示,"全面治理"的发展模式较为合理,既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实现东莞PM_(2.5)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省政府对2008年全省环保目标考核结果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2008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污染减排和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为重点,积极创新举措,加大力度,着力治理水、大气污染,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完成了年度环保工作目标。其中,廊坊、承德、邯郸、唐山市被授予“2008年度河北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先进市”称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我国大气总量减排工作历程,提出了基于环境质量的大气总量减排管理体系框架,包括以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总量控制模式及目标指标确定技术方法,差异化、精细化的实施机制和配套管理体系及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评估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日益深化,寻求能够同时削减温室气体和局地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措施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过去的减排工作经验教训表明,单一的末端治理措施难以实现多污染物控制目标。文章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在协同控制理念指导下,构造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指标APeq评价某项技术措施对SO2、NOX和CO2的综合减排效果,并针对APeq、SO2、NOX、CO2,基于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估算,讨论协同控制分析方法和技术措施减排路径。结果表明,相比末端控制技术,前端和过程控制技术可实现3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因而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低,优先度排序靠前,而末端治理措施缺乏协同性,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高,优先度排序靠后。仅靠前端和过程控制措施,NOX减排目标能够实现,而SO2、CO2和APeq减排目标则难以实现,尚须实施部分成本较高的末端控制措施,或借助结构调整和规模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丁峰  张阳  李鱼 《环境保护》2014,(21):55-57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政策和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北京、河北、天津也先后公开各地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的是通过各地实施严格的污染治理措施,达到控制以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问题。然而,京津冀地区雾霾多发频发,大气污染呈现新特点。基于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的分析,指出三地联防联控需要合理有效利用总量控制下的三种减排模式、实施区域内外多种污染物的协调控制、积极推动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污染物减排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沈阳市污染物总量排放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污染减排目标指标体系,要实现减排目标,必须采取调整、发展、治理、监管、支撑、保障六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