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城市下垫面生态域等级在城市环境增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生态风险隐患加剧。传统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思路以"减法"为核心,即控制城市开发建设强度、强化控源减污,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很难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改变城市下垫面和生态域等级,实现城市环境增容("加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环境管理手段。本文在城市环境增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微低冲击开发、城市呼吸道构建、雨水花园建设、绿色屋顶和墙体构建、绿色停车场建设、绿色道路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城市下垫面生态域等级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围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北京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面临新形势,在北京这样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等各种物质流交错密集的超大型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节能减排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层次明确的循环经济体系。要充分总结北京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深化大都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化建设力度,形成城市绿色发展的辐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理想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3个子系统10个分目标30个具体指标的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佳木斯市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指导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而实现佳木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永川区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科学利用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主抓手作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今天的惠州,依山伴湖与拥江抱海浑然天成,都市繁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从"石化数码产业名城"到"惠民之州",从实施"生态旺市"战略到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惠州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在绿色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黔江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环境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条主线",践行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三大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热烈祝贺第二届"城市矿产"博览会开幕。资源和环境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需要突破的两大瓶颈。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减少"三废"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矿产"博览会为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和循环经济领域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展示平台,展示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建设成果、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大自然本身就是"海绵体",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钢筋混凝土"版的城市建筑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的结构以及城市功能区的耦合都应该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随后,党的十九大明确"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道路的"绿色发展"方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有其故有的生成逻辑:来源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文化逻辑,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体现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与目标逻辑,彰显中国为建设"美丽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的责任与担当逻辑。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对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道路,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安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在“十五”期末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文明城市,到2010年最终建成生态城市,并通过这一进程做好城市的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协调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多种关系。环境综合整治淮安市市委、市政府已经把建设生态城市列为淮安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并于2002年7月22日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明确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任务。淮安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任务是围绕“水、气、声、渣”的治理目标,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6,(10)
正"本次活动冠以‘城市环保公益骑行’,其意义在于通过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使之成为动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一次社会实践。"9月13日,由广东省环保基金会与新浪家居、法国PBP广州骑行中心联合主办的"与奥运冠军宫金杰公益骑行——2016城市环保公益骑行"活动在广州海心沙盛大开幕,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在开幕式上提到,希望更多人通过绿色骑行活动,亲身体会绿色出行的益处,并逐步加入到低碳  相似文献   

12.
李永民 《陕西环境》2003,10(5):44-45
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环保模范城市”,都渗透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不仅仅着眼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等丰富内涵,体现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沈阳市不仅是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更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沈阳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出发,详尽阐述了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从政府引导、环保机制完善、生态产业培植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沈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带动区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将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面积的城镇建设及伴随而来的工业化已经产生了污染加剧、生态失衡等诸多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引导城市走上"生态化"发展之路,已成为探索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探讨生态学角度的城市及其功能特征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城市"生态化"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城市向协调、开放、绿色、环保发展的新时期,这对重工业发达的洛阳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近些年来,洛阳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文章对当前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与已有城市规划体系间如何实现有机融合做出思考,指出洛阳市城市规划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强调在城乡规划,绿色公共交通网络建立,污水管道规划,绿地规划等四个方面树立生态环境标准从而有效实现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6.
陈俊卿 《环境保护》2012,(18):55-56
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建设绿色宜居都市是南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也是南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使命所在、出路所在。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核心城市,南昌有责任、有义务摒弃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老路,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作为泛珠三角地区的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和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南昌有责任、有义务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努力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城市主要通过编制城市生态规划,设定合理的城市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起着保护环境与优化经济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规划对环境保护考虑不足、规划与实际执行脱节、环保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就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这一课题有望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使得环境保护真正的从法律层面上约束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战略对策,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教育及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面向新世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得到空前重视。文章结合南京市情,简要介绍了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认为南京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环境质量不乐观、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能源约束加剧、环境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等现实压力。最后,文章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实施蓝天清水行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确保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以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南京如何打造成为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新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1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在林权抵押贷款、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绿色农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初见成效,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然而,受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充分和核算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还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从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能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权制度,从完善财政投入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补偿机制,从健全市场体系建设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格机制,从发展生态产权抵押贷款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机制,从健全基础标准体系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