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科学》2013,(1):394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为了支持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有关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2011年出版"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检测分析、减排控制、环境政策研究"专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郝郑平研究员为专辑的特邀主编).专辑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地反响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环境科学》2013,(2):788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为了支持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有关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2011年  相似文献   

3.
在对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控制管理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挥发性有机污染的危害,提出了未来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减排控制可能的战略与路线。挥发性有机物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重点行业VOCs污染的减排控制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学》2012,33(11):405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为了支持国家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更好地促进与提高有关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科学研究,《环境科学》2011年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2013,(4):152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科学》2013,(6):2478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学》2013,(7):255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学》2012,33(1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国家层面上VOCs已经被列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与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地方、企业和科研人员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梅  张国宁  邹兰  魏玉霞  张明慧 《环境科学》2013,34(12):4751-4755
以大气灰霾为代表的区域复合污染问题,导致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为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通过对国家和地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分析,依据排放特征以及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建立和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工业VOCs经济手段和工程技术减排对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宇飞  刘昌新  程杰  郝郑平  王铮 《环境科学》2015,36(4):1507-1512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已经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成为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群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工业领域是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排放部门,工程技术减排是重要的控制措施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投资400亿元建设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项目,年减排量计划为60.5万t·a-1.技术减排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了国家对工程技术减排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宏观经济学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工程技术减排与经济手段(环境税)进行政策模拟,进行比对性分析,探讨了两种减排方法的优劣.研究认为,当前经济条件下,相同减排量下,考虑宏观经济损失,环境税减排的成本远高于技术减排.结合目前我国实际情况,为鼓励工程技术减排,建议政府给予企业约为7 500元·t-1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特征.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污染远远超出了环境承载力,来自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压力和诉求与日俱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关键,我国的挥发性有机污染减排与控制面临着严峻地挑战.人们对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还不深入,缺乏相关战略思路与技术路线,目前的科学研究尚不能有效支撑现阶段及未来减排.  相似文献   

12.
严刚  薛文博  雷宇  宁淼  武卫玲  刘伟 《环境保护》2020,48(15):15-19
近几年,我国臭氧(O_3)污染呈加重趋势,以O_3为首要污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呈上升趋势,O_3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污染物超标天数中以O_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已经超过以细颗粒物(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影响O_3污染的因素十分复杂,O_3生成与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_x)排放总量及其比例密切相关,呈非线性化学响应关系,且对气象因素异常敏感。因此,控制O_3污染应更加强调精准性与科学性,建议"十四五"期间以VOCs、NO_x减排为抓手,强化O_3与PM_(2.5)的协同控制,以大工程带动大减排,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显著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推动O_3污染问题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加强港口码头及后方油品储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是我国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进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作为重要的船旗国履行国际公约,承担VOCs排放控制的国际义务的要求。在对港口油品储运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污染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发达国家对港口油品储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要求及经验,针对我国沿海港口油品建设项目对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本文提出"十三五"应确立基于质量改善的VOCs污染防治思路,强化臭氧(O_3)污染严重的重点地区VOCs减排,突出抓好O_3生成潜势大的VOCs组分及其排放重点行业的控制,实施VOCs与NOx协同减排,强化VOCs新增排放量控制,针对工业源、交通源、生活源制定差异化的VOCs减排技术路线,同时着力提升VOCs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引起肺炎、肺癌等疾病,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吸烟以及由室外进入室内的颗粒物。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甲烷等)和无机气体污染物(SO2、NOx、CO等),它们可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化学物质过敏症(MCS)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以及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调研1990年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资料,提炼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数据,总结甲醛、苯系物等常见住宅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规律,并且对主要由装修引起的污染物浓度与装修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住宅室内普遍呈现以甲醛、苯、二甲苯等污染物为主的装修型污染,甲醛是首要污染物,ρ(甲醛)平均值为0.05~0.61 mg/m3,ρ(苯)、ρ(甲苯)、ρ(二甲苯)、ρ(乙苯)和ρ(TVOC)平均值分别为0.001~0.134、0.003~0.645、0.001~1.012、0.001~0.091和0.11~1.81 mg/m3. 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均呈现较高的浓度水平,除甲醛外,其他挥发性有机物随着竣工时间的推移而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某些室内公共场所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了广州市人流较大的餐厅、歌舞厅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经过采样分析,所有样品中共定性检测出了46种化合物,其中11种属于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污染物。大部分样品的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TVOCs)处于我国室内环境质量评价试行标准二级范围内,两个新近装修的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了试行标准的三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势严峻,高浓度近地面臭氧和颗粒物污染事件仍然时有发生。作为细颗粒物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综合管控对于我国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十分重要。我国的VOCs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十二五"开始才明确提出开展VOCs控制。为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防治是当前改善大气环境的主要手段,国家近年来先后密集出台了诸多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本文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监管控制标准、监测仪器、监测方法、监管方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规范挥发性有机物定义,明确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关键指标,尽快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标准体系,加快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体系研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污染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不断加深,人群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需求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人群的关注,本文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梳理并阐述目前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我国车内饰污染物质量控制标准,总结并分析车内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样本采集方法及重点关注物质.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是重点关注指标且其限值具有差异,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暂未将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控制标准.(2)我国车内饰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中有机物指标占所有指标的66.90%,其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占有机物指标的30.94%,且多为增塑剂、阻燃剂类等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的物质.(3)车内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涉及气态、颗粒态以及粉尘样本,超过66.67%的样本采用主动采样法进行收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物质包括溴化阻燃剂、磷系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全氟化合物等阻燃剂和增塑剂类物质,其研究次数占所有物质研究次数的88.14%.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提出两点建议:(1)在现有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与技术指南的基础上,我国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