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     
《环境教育》2011,(7):6
全球航空业将被纳入"碳管制"排放量受限全球航空企业即将被欧盟套上"碳管制"这一紧箍咒,因为从2012年1月起,航空业正式被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届时,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其碳排放量都将受限,超出部分必须掏钱购买。作为欧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工具,欧盟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机制,按照"限制和交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2,(1):70-70
欧盟日前发布最新能源路线图,准备在2050年基本实现无碳的燃料组合,指导投资者超越欧盟现有的能源目标。欧盟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削减80%至95%;2030年之前,欧盟能源组合中的30%应该来自可再生能源;2050年电力生产应基本实现无碳化。  相似文献   

3.
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蔓延,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欧盟经济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前景不明.  相似文献   

4.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当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讨论的热点议题。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14日发布了CBAM草案,计划从2023年起逐步实施CBAM,并于2026年起正式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边境调节税,这一举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本文对欧盟CBAM对全球和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CBAM对全球减排的作用较小,中国碳密集产业将遭遇欧盟等国际市场竞争挤压,可能推进中国碳价上涨,建议要加强跟踪评估与开展储备研究,通过深入参与和引领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全面发展低碳技术和产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开征碳税等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5.
夏寒 《绿叶》2013,(7):110-116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论,已经溢出了科学问题的边界,成为政治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无论科学研究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了IPCC的结论,它一直面临着来自不同政治派别的质疑。在处于急剧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质疑全球变暖的主要是一些民族主义者,他们认为全球变暖论是欧盟的阴谋,它旨在重建欧盟的霸权,剥夺第三世界的发展权利。而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全球气候  相似文献   

6.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09,(2):4-4
欧盟通过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布什最后绿色提案,全球CDM市场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7.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欧盟欲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委员会在近日公布的新能源政策提案中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使欧盟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模式转型。这是欧盟主动为自己在“后京都时代”设定的一个大胆的减排目标。欧盟委员会表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如果该提案获得通过,新的减排目标将对所有成员国产生约束力。世界废弃农药危害重废弃库存农药在许多国家正成为严重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不断堆积。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球约有超过20万吨的农药散布在数千个贮存点,其中大部分的POPs农药已…  相似文献   

8.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5,(2):4
2014国际十大环境新闻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利马气候大会成果有限;中美刷新减排承诺;西非暴发埃博拉病毒再次引发对尊重自然的思考;欧盟确定2030年减排40%的新目标;气候变化对小岛国影响引发全球关注;废除碳税后澳大利亚碳排放飙升;巴西世界杯成功实现碳中和;欧盟取消可再生能源补贴遭环保组织批评;国际法院责令日本停止捕鲸。  相似文献   

9.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5):4-5
国际动态欧洲推进可持续发展能源欧盟委员会近日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可持续发展能源,计划到2030年能为5亿发展中地区的人们提供服务。过去五年中,欧盟对全球能源项目投资了10亿欧元。而联合国宣布2012年是国际可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绿色新政的全球战略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欧盟为主导的京都议定书体制中,美国在战略态势上陷于被动。金融危机重创了欧盟,全球气候秩序的政治博弈重心向太平洋转移。围绕后京都议定书体制的博弈,奥巴马绿色新政追逐积极的减排措施和新能源开发政策,带有借此垄断新世纪全球技术体系、主导世界气候秩序的大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球已有16个国家的60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生,其中美国仍是头号转基因作物大国,其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6%。美国在转基因生物研究、开发、种植、销售和推广方面,都是领先全球的。并且,美国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上,已经把发展转基因生物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相反,由于接连遭遇食品安全危机,欧盟对于转基因生物的市场化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几乎没有成员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所以在欧盟市场内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主要都来自进口,特别是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进口。正是因为美国与欧盟在对转基因生物发展的问题上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所持的态度差异,美国和欧盟各自形成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欧盟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3%,达到了340亿t。这一数值可能将使联合国难以实现原本制定的到2050年之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这份报告由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以及荷兰环境评估署于上周三联合发布。报告中指出,如果要达到联合国科学小组建议的标准,各国在2000年到2050年之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超过1.5万亿t。  相似文献   

13.
中国碳交易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碳交易概况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统计,全球碳交易市场成长迅速,2006年的交易额达到250~300亿美元之间,预计两年后将增加到每年400亿美元。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总额达到280亿美元,为2005年的2.5倍,交易的二氧化碳达到13亿吨。欧盟排放交易方案仍占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交易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8.6亿吨,约占全球交易总量的66%。  相似文献   

14.
张益斌 《环境教育》2011,(12):65-67
作为可持续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尝试,欧盟于2005年推出碳校计划(carboschools),把全球气候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加强中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人类无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以及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为了遏制这种危险的局面,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衍生,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5.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1):70-71
国际资讯欧盟发布最新能源路线图欧盟日前发布最新能源路线图,准备在2050年基本实现无碳的燃料组合,指导投资者超越欧盟现有的能源目标。欧盟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削减80%至95%;2030年之前,欧盟能源组合中的30%应该来自可再生能源;2050年电力生产应基本实现无碳化。  相似文献   

16.
欧盟环境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有较成熟的体系与统计方法。本文对比我国环境产业统计的现状,剖析了欧盟环境产业统计方法的优点。建议我国应迅速出台既满足国际化要求,又合乎我国环境产业实际情况的环境产业定义;完善统计法律规章实现统计问责;建立环境统计电子数据库;公开政府预算信息;并鼓励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多方合作进行统计以实现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7.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1,(6):62-63
国际资讯欧盟减排指向航空业2012年1月1日,欧盟将正式把航空业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欧盟的这一地区性法律规定将不仅适用于欧盟航空公司,在欧盟境内起飞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被电子行业称为“欧盟双绿指令”之一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TheRestriction oft he use of certainHaz-ardoussubstancesinElectn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简称RoHS)将在中国全面执行(另一指令为《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简称WEEE)。“双绿指令”将出口到欧盟的电气电子类产品的绿色、环保门槛再度提高,如果在欧盟当地销售自有品牌,中国企业就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双绿指令势如破竹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大问题。在国外,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电子产品十分普及…  相似文献   

19.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1,(6):62-62
欧盟减排指向航空业 2012年1月1日,欧盟将正式把航空业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欧盟的这一地区性法律规定将不仅适用于欧盟航空公司,在欧盟境内起飞和降落的非欧盟国家航班也将被强制划入征税范围。  相似文献   

20.
白韫雯  陈冀俍  李莉娜 《绿叶》2012,(12):30-36
中欧共同且最大的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的迅速推广努力实现全球气候保护目标。建立有序竞争,需求强劲的全球光伏市场符合这一利益。而中欧光伏贸易摩擦不仅对处于全球不同分工的光伏产业链都具有严重的破坏力,并且严重影响了欧盟和中国在气候谈判中的互信与好感,对于全球气候治理非常不利,这一问题须通过综合性的方式从制度上进行理性回应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