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有些企业因此一蹶不振,而北京金伟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却逆势上扬,迎来曙光。北京金伟晖公司核心技术“烃重组技术”接连捧回“2009年度北京市专利发明奖”、“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石油化工协会2009年度技术发明二等奖”;“芳烃抽提技术”赢得了“2009年度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奖”。  相似文献   

2.
指明了“洁净技术”的合理含义 ,阐述了英国“洁净技术”的内容和政府主要部的研究项目 ,介绍了近年来英国新的重点研究领域与政府支持“洁净技术”的政策措施 ,讨论了英国“洁净技术”政策的意义 ,及其对我国“洁净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出发,简述了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对“3s”技术的基本组成进行了简要地介绍,指出“3s”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论述了“3s”技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优势;从项目环评和战略环评等角度论述了“3s”技术的应用;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指出目前“3s”技术的不足的同时,明确了今后基于“3s”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新型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雷  赵爱华  秦峰 《环境保护》2004,(6):18-21,6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最新应用的三类渗沥液处理技术——深圳“下坪模式”、青岛“小涧西模式”和杭州“天子岭模式”,比较分析了他们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指标,并阐明了渗沥液技术优化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板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是在水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一技术体现了清洁生产的思想。文章中就国际和国内的造纸废水零排放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有成功地实现了造纸废水零排放的先例,明确了能够实现“零排放”的条件。结合淄博市相关造纸企业的“零排放”技术实施情况,对这一技术实施推广中发现的问题及可采取的措施做了初步探讨,以使这一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总之,推广这一技术,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1 概况 “六五”、“七五”期间,江苏省环境科技投入1400多万元,获得科技成果近200项,在基础性研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环境管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八五”期间,江苏省环境科技着重抓紧“苏北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研究”,并结合全省环境污染状况,积极开发一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应用“CS型多稀土镀铬添加剂”、“酒精糟粗滤液全回流技术”、“9021印染添加剂”等先进治理技术;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环境标志产品的筛选和论证,狠抓环境保护产业高新技术,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江苏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2 江苏省环境保护科研任务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增多,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7.
近日.随着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煤矿井下原生矸石充填与开采一体化技术”通过专家鉴定会的鉴定,标志着新矿集团煤矸置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矸石不升井、地面矸石零排放的矿山“绿色开采”,同时有效解放了矿区“三下压煤”,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8.
“三生空间”统筹的科学基础与优化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东  林刚  付晶莹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5):1085-110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以及“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要求。通过文献调研和总结归纳法,系统梳理了“三生空间”统筹优化的研究进展。总结发现,现有工作主要从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比较优势等角度开展了“三生空间”统筹优化研究。但由于对“三生空间”科学内涵的认识不足、定量识别方法与分类体系的构建不完善,目前“三生空间”统筹优化的技术途径存在诸多问题尚待明晰。未来“三生空间”统筹优化的技术途径应以美丽中国建设愿景为目标导向,以人地耦合系统理论为核心,系统构建识别与优化国土空间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总结了清洁煤电“近零排放”的提出背景、环保政策及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燃煤大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汞等重金属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以及燃煤机组实现“近零排放”的技术路线。选取不同区域典型燃煤机组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机组烟尘、SO2及NOx排放浓度长期低于5、35、50 mg/m3,锦界三期、寿光电厂等机组低于1、10、20 mg/m3,舟山4号、三河4号机组实现“近零排放”后已稳定运行超过7年。研究“近零排放”煤电的经济性,分析“近零排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提出“近零排放”技术、标准和实践的哲学思考,展望清洁煤电绿色发展方向。燃煤发电“近零排放”技术和工程实践推动了我国环保标准的发展,标准提升促进了技术进步,基于我国国情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提升环保标准,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县级规划是中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落实单元。面向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借鉴经典地理设计(Geodesign)框架并拓展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构建Geodesign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重点对框架下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流程、关键问题、主要任务及方法与技术支撑进行分析。模型是框架的核心。“评价模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价;“变化模型”以“智能决策”为目标,融合多目标规划与人工智能算法,衔接指标约束与空间管制;“影响模型”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出公众参与规划的思路与方法。Geodesign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需要传统方法、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与共同支撑。本文拓展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方法论研究,贡献了生态化、智能化、人本化规划理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提起绿色建筑,许多人往往会着眼于某幢楼用了多少项节能新技术,实现了多少节能百分比,建筑设计是否“高、新、奇、特”.在这种风气的推动下、国内各地一时间也涌现了不少汇集世界上最新建筑节能技术的“节能建筑”、“智能建筑”、“零能耗建筑”、“环保建筑”、“生态建筑”以及“低碳建筑”等示范项目.但真正的绿色建筑是什么样,怎么做才能真正解决好新老建筑的节能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与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热点话题,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主要领域的节能减碳作用,提出了工业制造领域节能减碳模式为“绿色制造技术+电气化+智能化”,交通运输领域模式为“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系统”,建筑楼宇领域的模式为“隔热材料+智能能耗监控”,农业领域的模式为精准农业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同时,分析了人工智能能耗问题、技术成本问题以及对就业造成的冲击问题,为未来碳中和实现路径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水平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水平的1%~2%,为实现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满足建设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的需要,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开发及碳中和路线图的搭建迫在眉睫.本文是国家水专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课题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技术体系,从污水处理厂“碳减排”和“碳中和”角度出发,在污水“碳转向”、污水处理过程“碳减排”、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慧水务3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对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凝练,以期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碳减排”及“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简易湿法石灰/石灰石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和“两控区”的重要环境保护政策下,烟气脱硫已势在必行。阐述了一种简易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系统设计、工艺流程及该技术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通用型塑料模具钢的质量和应用技术的研究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八五”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85一33—04—02《通用型塑料模具钢的质量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的鉴定会.会上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作了该课题的综合报告和“国内外通用型塑料模具钢冶金质量对比分析报告”;成都科技大学作了“塑料模具钢P20化学腐蚀加工性能研究”的总结报告;轻工模协代表了许多用户作了“P20、S45C塑模钢应用性能的研究”报告.从以上几个报告可以看到国产P20等通用型塑模钢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已有很大提高,许多性能和表面质量已接近国外水平,而且价格合理,已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此外,本钢对“塑料模具用热轧厚板技术条件”;舞钢对“大型精密塑料模具钢P20热轧中厚板技术条件”;齐钢对“通用型塑料模具钢模块技术条件”;本钢对“塑料模具用热轧扁钢技术条件”等作了报告,抚钢对“塑料模具钢棒技术条件”作了报告,同时也讨论了有关塑料模具用热轧厚板和扁钢的行业标准.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一致对该课题的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并提出了国产塑料模具钢P20及S45~S55C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及定量风险评估(QRA)技术,建立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确定了“影响距离”法和“选择数”法进行设备单元选择的技术方法及设备失效模式选择原则;论述了事故后果分析、频率分析及风险计算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实施途径;解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应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水中有机污染物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系统综述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物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后,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对有机污染物具有“破坏性”的氧化法是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各种单一技术特别是“破坏性”技术和“非破坏性”技术之间的联用是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又一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气密性、高致密度铝合金铸件需求的日益增多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完成了“真空增压铸造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真空增压铸造技术是将“真空烧注”和“加压凝固”融为一体 ,复合而成的一种铸造技术。他与其它铸造方法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与增压铸造相比 ,该工艺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并从其技术角度阐述了“数字福建”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核心技术3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2月9日,为了推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科研技术进步和工程应用,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北京共同举行“电解水技术最新验证成果”发布会。三洋电机为了研究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共同建立了能够进行低浓度化学物质动态分析的“测试舱”,并验证了三洋电机的电解水技术对“甲醛”的长期稳定的去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