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干旱地区共同特点是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一般把年降雨量在200~250mm以下的地区划为干旱地区,没有灌溉条件只能放牧;年降水量在250~500mm 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地区;一般年降水量400mm 左右的地区可以从事旱农耕作(即雨养农业)。  相似文献   

2.
发展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初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问题的提出新疆地处中温带(温带与暖温带)欧亚大陆腹部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四周高山环绕,远离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封闭,是形成新疆干旱自然生态环境的地理基础。其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决定了新疆气候干燥、少雨、多大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的特征,且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45mm,降水量稀少,只有全国平均降水量630rum的23%,而蒸发量约为2000mrn-2500mm,干燥度在4一伤之间。根据干旱指数分区指标,全区除北疆、天山山区、阿勒泰山区和塔城北部山区干旱指数在5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其余地区干旱指…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使全区百分之九十五的农业依靠灌溉。由于水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城镇废水这一比较稳定的水、肥资源在我区或者没有充分利用,或者因不合理的污灌方法而造成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合理利用城镇污水,使污水回用以增加部分水、肥资源是我  相似文献   

4.
湟水流域是我省的主要产粮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0.6—3.7℃,年降水量300—700毫米,年蒸发量800—1200毫米,无霜期65—205天,土壤肥沃,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小麦、豆类、蔬菜和林木的生长。全流域内可耕地面积309900公顷,其中水地69200公顷。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蒸发量大,湿润系数仅为1.5—4。故湟水流域的农田,没有灌溉粮食产量就难以保证。多年来,虽然在各灌区兴建大量农田灌溉工程,可是多数灌区在考虑灌溉设计时,由于忽略了排水设施,造成有灌无排和大水漫灌、串灌,加上管理不善,渠道渗漏,以及人为经济活动等影响,使地下水位以每年0.2—0.5米的速度上升,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加快。据1990年调查,全流域灌区盐碱地5733公顷中的小麦、蔬菜生长受到很大抑制,农产品质量差,产量下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水资源概况1.北京市的水资源量北京市的水资源主要靠山区侧向补水、降雨等。1996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5.8亿立方米。多年来,水资源量不断减少,市平均降水量626毫米,而1980~1984年平均只有464毫米,全市可供水资源量平水年为42亿立方米,枯水年仅有35亿立方米。北京的水资源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北京属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水资源严重不足。年际变化大。如1959年年降水量达1406毫米,而1993年却只有4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8月,往往形成地表径流,不易补充、涵养地下水。由于上述原因,北京成为严重缺水的特大城市之一,全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情景下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玉米的生产需水及水分来源的变化规律,对吉林省玉米生产绿水足迹进行细分。通过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降水年型吉林省玉米生产需水中均以绿水消耗为主,占77%以上。在玉米绿水足迹中,以有效降水量为主,枯水年土壤水消耗量最大。吉林省单位质量玉米绿水足迹地域分异明显,西部地区以土壤水消耗为主,中部地区以有效降水量为主,而东部地区全部为有效降水量,单位质量玉米土壤水足迹均表现出从西向东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产业政策的向西倾斜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干旱区的开发与建设。在大开发中如何有效地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一、干旱区的环境特点1、自然环境特点。我国干旱区主要地处中纬度大陆腹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1%。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点是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平均在ZOO毫米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为4.O。冬冷夏热,日温差大,晴天多。河流稀少,水量也小,流程短,主要是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两种类型的河流。干旱区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种类少,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一利用干旱优势的必然性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胡耀邦同志指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势必转移到大西北来。”赵紫阳在视察新疆时曾说: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处于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拟建中的黑泉水库,位于大通县宝库河的黑泉。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水利工程,本文主要讨论建库后,对下游石家庄、塔尔及桥头——黄家寨水源地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水资源概况 (1)降水降水是北川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北川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0—650毫米。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河谷地区降水量少,山巨区降水量多;上游降水量大,下游降水量小。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6.6%。降水量年间变化较大,变差系数Cv值为0.17—0.23,年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之比为2.2。北川流域各主要站多年平均降水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一、环境概况卡拉麦里山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古尔班通克特大沙漠的东缘,地理座标:东经88°30′-90°00;北纬44°46′-46°00′,面积17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自然保护区。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多风沙,年降水量159.1毫米,年蒸发量2090.4毫米,冬季降雪厚10-15毫米(野生动物冬季食雪)。地貌为低山丘陵及荒漠戈壁。植物稀少,大部分为裸露戈壁。主要植物有假木贼、梭梭、琵琶柴、  相似文献   

11.
据出席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专题情报交流会》的学者、专家和情报人员反映,我国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一状况,已经威胁到当前的生产活动和未来的发展。大西北能否尽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这是决定我国经济建设重点能否向大西北轻移的关键性因素,亦是大西北经济建设能否起飞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泽普石油化工总厂的总面积是8.5平方公里,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缘,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差大,日照长,蒸发强,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常有大风和沙暴浮尘,浮尘日数多。最高气温38.1℃,最低温度-21.9℃,年平均气温11.7℃。一月份平均气温为-6.2℃,七月份平均气温25.4℃。年降水量最少18.1毫米,最多为73.1毫米,平均为36.68毫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全区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年总降水量2,200亿立米,平均年降水深仅130毫米,是全国降水深最少的地区。全区的地表水资源为830.5亿立米,实际可利用水量959亿立米,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5.2万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近50 a秦皇岛气象资料,对该地区气候资源及农业气候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年降水量650~700 mm左右,呈减少趋势。全年80%保证率的降水量为425 mm,存在供需矛盾。蒸发量较降水量明显偏多,直接决定了该地区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绝大部分时段处于干旱状态。年平均气温10℃左右,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 154 MJ/m2,太阳辐射资源较丰富。秦皇岛地区农时较长,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历时192 d,可以实行短生育期作物一年二熟或套作二熟。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流域光照热量充足,适合喜温作物和长绒棉生长。土地资源丰富,约占全疆宜农荒地九分之一,在塔里木盆地各荒区中,质量居于第一。草场面积宽阔,适合耐粗饲、抗干旱,能够生产珍贵羔皮的三北羊放牧。胡杨林虽经严重破坏,但保留下来的面积仍是我国及世界最集中的地区。灌溉水源基本不缺,在合理利用情况下,尚能满足现有农、林、牧业灌溉需要。  相似文献   

16.
李斌  张金屯 《四川环境》2010,29(2):75-78
利用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分布图,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标准气象站的气象因子资料,对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变化和空间分布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东南到西北,年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全年日照时数、全年最大蒸散量、平均风速逐渐增加,植被类型由东南湿润半湿润森林、半干旱森林草原往西北转变成轻干旱、重半干旱的温性草原、干旱的荒漠半荒漠植被。  相似文献   

17.
环境备忘录     
《环境教育》2006,(5):27-27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2006年,联合国将其确定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作为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将以“保护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占地球陆地面积47%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由于人类农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共和盆地位于青海南山和鄂拉山之间的黄河与沙珠玉河谷盆地,海拔2880米,年降水量250毫米,属半干旱草原向干旱荒漠草原过渡的沙区地带。共和盆地使用沙障固定治理流沙已有20多年历史,控制流沙达数万亩。控制区的植被由原来的沙米、虫实、猪毛菜等一年生草本,逐渐由沙蒿、柠条等多年生草本和小灌木所代替。植被覆盖度也由原来的不足15%,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通过沙障的设置,加大了沙丘表面的粗糙度,有效控制了风沙侵蚀,有利于沙生植被的更新演替。本区先后试验过麦草沙障、沙蒿沙障,粘土沙障,高杆沙障,沥青毡沙障等。其中,效果较好的是沙蒿沙障和粘土沙障。 2.沙障设置后的效益分析设置正确的粘土沙障经数场大风吹拂之后,埂间便产生一定的风蚀,两埂间的风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的窗口。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62%,平原占38%。规划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建成区488平方公里。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冬燥而寒,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8~12度,年降水量620~640毫米,雨量年际、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丰水年和枯水年降水量相差近6倍。北京的环境保护工作始于70年代初。20多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管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50多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12站气象资料及青藏高原季风指数研究表明:春季干旱指数SPI变化倾向率为-0.33/10a,呈略减少趋势,减少的趋势不显著;春季东部农业区区域性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分别出现12、5、4、0次,共出现21次,未出现特旱。出现干旱(包括轻旱、中旱和重旱)的几率为38.9%;春季出现过4次明显的区域性大旱,平均每13.5年发生1次,21世纪初以来我省东部农业区出现大旱的几率明显减少;近50年,春季高原季风指数以2.68gmp/a速率增加,增加趋势显著;东部农业区的干旱指数SPI与同期、前期高原季风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高原夏季风越强,东部农业区的降水就越多,干旱指数越小,不易出现旱情;春季干旱指数SPI与同期5月北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200hPa纬向风指数成反比,5月北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200hPa纬向风指数越强,春季干旱指数SPI越小,春季降水量则偏少,容易发生干旱;与5月多变量ENSO指数、5月北太平洋遥相关指数、春季印度洋暖池面积成正比,这些指数较强,则春季高原指数越大,春季降水量较多,不容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