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最近,记者应邀参加了英国“交响环境公司”在英国议会大厦举行的新产品发布会,该公司在会上隆重推出的一种“神奇”的可降解塑料,让人们看到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新希望。可降解塑料制品在英国和其它国家并非鲜为人知,但至今可降解塑料产品仅限于垃圾袋,食品和商品等包装仍沿用传统聚乙烯塑料。“交响环境公司”在开发出新型可降解塑料的同时,还在英国率先提出要将可降解塑料向食品包装等领域推广。新型可降解塑料同现在可降解塑料相比不但能用于食品等其它领域,其最为引人注目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寿命可预先控制,塑料可按照…  相似文献   

2.
杨伟利 《环境》2007,(2):80-82
1993年中国内地从台湾省引进了第一套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线,从而引发了中国快餐包装业的巨大变革.由于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导致白色污染问题较严重,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文禁止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合理的管控,塑料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人们对新型、绿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研究表明,生物可降解塑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样具有负面影响。本文梳理了2000-2023年的近万篇文献,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发展历程、种类、污染现状、环境行为以及毒性效应,并对今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促进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估,并为其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可降解塑料替代普通塑料作包装材料和农用薄膜,已成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可降解塑料的研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可降解塑料在开发和应用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塑料薄膜制品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害。近几年来,欧美和东南亚等国纷纷立法,停止或即将停止使用普通塑料薄膜,而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以保护环境,消除“白色污染”。因此,国际市场上降解塑料十分走俏,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1992年销售量已超过150万吨,且每年呈50%以上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成都市柯力化工研究所瞄准这一巨大市场机会和  相似文献   

6.
陈长森 《福建环境》1997,14(4):14-15
塑料制品制造了“白色污染”引起世人的关注,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有效消除环境污染。该文介绍了可降解塑料的分类、开发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深圳计划全面推广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拉萨全面禁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及塑料袋、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餐盒六成不合格、学校食堂使用的降解塑料餐盒添加剂卫生指标超标、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正在回潮……这是近来媒体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一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废弃塑料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塑料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可利用资源,所以在废弃塑料的处置过程中,如何回收利用及减少污染已成为其中关键环节,此外,可降解塑料是减轻白色污染的重要手段,希望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使可降解塑料走向大众生活,成为在用塑料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9.
日本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由天然纤维和生物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的强度是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的1.5倍,今后有望代替后者应用于汽车和飞机上,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这种新复合材料由山口大学教授合田公一等人开发,原料是生产衣服用的天然苎麻纤维和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作过程是,首先使用高浓度碱性溶液浸泡苎麻,  相似文献   

10.
塑料的难以降解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塑料的种类,对可降解塑料菌株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对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20,(8)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相似文献   

12.
化肥和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使用可显著促进粮食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但地膜的残留积累不仅影响化肥的有效性,也会给农业环境带来潜在污染和威胁.通过添加不同含量和粒径的传统微塑料(PE、PVC)与生物可降解微塑料(PBS、PLA),分析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传统微塑料与生物可降解微塑料都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但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对有效磷含量的降低幅度约为传统微塑料的2倍;(2)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当微塑料浓度达到5%(质量分数)时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降低幅度达22.5%~73.6%;(3)随着微塑料粒径的增大,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升高;(4)在砂质土壤中,微塑料种类、浓度和粒径变化均未对有效磷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微塑料残留量、种类和粒径等性状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可为不同土壤条件下微塑料的治理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方元 《环境工程》1994,12(5):49-51
一种可降解的淀粉塑料农用地膜吴方元(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武汉430070)1前言今天塑料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就是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自行分解,塑料垃圾正在严重地危害生态环境。生态学家们提供的报告指出,每年都有大量的海鸟、动物等吃了被废弃的塑料...  相似文献   

14.
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现状,着重介绍了日本及欧美的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制情况,并列出了部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共聚成分及生成的聚和物。  相似文献   

15.
可降解共混塑料因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共混塑料在海水中的光降解和微塑料的形成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聚乙烯/碳酸钙(PE/CaCO3)和聚乙烯/热塑性淀粉(PE/TPS)共混塑料为研究对象,聚乙烯(PE)作为对照,通过机械研磨制备微塑料,研究微塑料在天然海水中阳光照射下的光降解.结果表明,相同风化条件下,共混塑料比PE更容易产生小粒径的颗粒.光降解后老化共混塑料表面的碎片、颗粒明显多于PE.光降解后PE的ATR-FTIR和C1s XPS光谱没有明显变化;PE/CaCO3因光氧化形成含氧官能团C—O;PE/TPS的TPS特征峰减弱,表明TPS光降解.结合3种微塑料接触角、表面电势的变化可知,老化共混塑料对亲水性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能比PE更强.综上所述,可降解共混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光降解程度高于PE,海洋环境风险可能更大,应谨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第三在化学公司Mitsui ToaTsa,注视着庞大和易于加工的生物可降解塑料。Mitsui的中试加工厂于今年1月在Fuklo-Ka县工业中心开始运行,现拟扩大该工厂。该厂每年能生产500t用树脂制成的塑料,土壤细菌可方便地将塑料降解为水和CO_2。制成的塑料可以是透明或是彩色。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员已发现在缺氧条件下有1种厌氧菌可降解有毒的氯乙烯(VC).7月3日的《自然》(Nature 2003,424: 62~65)发表的论文将有助于治理受四氯乙烯(PCE)和三氯乙烯(TCE)污染的地下水,PCE和TCE是广泛使用的溶剂,可降解成致癌的中间物如氯乙烯.以前只知道好氧菌可破坏氯乙烯. 乔治亚理工学院(GIT)的Frank Lffler和同事分离出首株纯的厌氧菌,标为BAV1,它可有效地将VC还原为乙烯、生物质和无机氯.种类分析表明该菌属Dehalococcoides族. 用受氯乙烯类物质污染的场地做中间试验,其中加入厌氧菌BAVI,结果表明在没有能完全使PCE和TCE去…  相似文献   

18.
黄家益 《环境保护科学》1991,17(4):74-76,73
随着工业化国家日益缺少符合环保要求的场所处理固体废物,塑料生产厂家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提出解决办法.开发可降解塑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技术途径.但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咨询公司——化学工业公司认为:与其采用降解法,不如采用废物能量转化焚烧法,焚烧法减少塑料废物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降解塑料发展状况我国光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始于 70年代。 80年代末开始对淀粉填充型生物降解塑料进行研究。 90年代国家把“可降解塑料地膜”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 ,我国研究开发的降解塑料制品按原料分类有光降解、光 /生物降解、光 /氧 /生物降解、光 /碳酸钙降  相似文献   

20.
聚乙酸乙烯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以聚醋酸乙烯酯为能源和碳源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菌.根据生理生化及生长试验,该株菌被鉴定为不动杆菌属细菌.该菌对醋酸酯类化合物的降解性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内菌体的增加及底物的减少来证实的.气相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可降解醋酸异丁酯生成异丁醇和异丁酸.休眠细胞反应试验表明,这株菌除降解醋酸异丁酯以外,还可降解醋酸乙酯、醋酸乙烯酯、醋酸氯乙酯、醋酸丙酯、醋酸异丙酯、醋酸丁酯、醋酸仲丁酯、醋酸丁二醇等醋酸酯类化合物及聚醋酸乙烯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