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长春市地下空间立法现状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和对比,探讨了长春市地下空间立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适合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建议,为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制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大量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的实践案例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把废弃矿井的开发利用模式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对各类模式的国内外实践现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矿井地下空间在平面和深度方向上延伸范围较大的特点,分析了埋藏深度和区位对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开发模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区域地质构造入手,在分析了该地热分布区的地质条件基础上,阐述了其成因特征,初步建立了热储概念模型,初步分析了其开发利用意义,为制定该区地下热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矛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与规划工作已被国家列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回顾国内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解决了开发情况介绍、开发效益分析、内部环境研究、利用规划管理4类,只要我们解决了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可更好推动我国地下空间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秦皇岛沿海地区自身区域条件,开展野外作业并进行必要的试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初步查明了秦皇岛市沿海地区浅层地热能条件及分布规律。针对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及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秦皇岛沿海地区的应用适宜性进行分区,作出资源评价。经分析,西南部沿海戴河流域以南,第四系松散盖层发育地区相对适宜浅层地热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安徽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论述;把地下水分为地下热水、饮用矿泉水和一般地下水.该文进一步展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开发性农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构建城乡统筹绩效评价体系,运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沙市9个县级行政单元开展城乡统筹绩效评价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划分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5—2013年长沙市城乡统筹绩效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各区(县、市)的绩效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和宁乡县,呈现中心城区发展水平较高,东西两翼县(市)较低的空间"二元"结构;各区(县、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空间邻接上具有相似属性,表现出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可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分为三类:高水平均质发展型,包括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和开福区;坍陷发展型,主要为长沙县;低水平均质发展型,包括岳麓区、望城区、宁乡县和浏阳市。应采取与目前发展类型相应的措施以提升城乡统筹绩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北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棉产区和工业基地,同时又是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储量丰富,但大量咸水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且广泛分布的咸水已日益突出地成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河北平原地下(微)咸水分布储量、咸淡水界面运移的变化,为缓解河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压力,变害为利,根据咸水的分布状况、咸水农业利用和咸水养殖利用的适宜性、咸水改造方法和补源条件等,提出咸水开发利用与改良规划应"以用为主,以用促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不同矿化度的咸水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改良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田飞龙 《绿叶》2012,(2):37-42
长沙市早期以"政府指导模式"为代表的土地流转实践对于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有一定的经验价值,但弊端更为明显。在基层实践的基础上.长沙市通过设立专业化的土地交易中心并制定体系化的法律规则,为土地流转提供了一种市场与法治相结合的、侧重保障交易自由与农民自组织权利的"市场竞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城市中的布局是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维度之一。以长沙市文化创意企业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利用核密度法、空间自相关法、Ripley’s K(d)函数、区位商指数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特征与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上呈现出"一核一圈多点"的分布格局,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②基于行业分异视角的多尺度空间集聚差异显著,创意设计、体育休闲、文化传媒、文化教育和文化旅游等类别空间区位选择尺度较大,工艺美术和文化软件等类别空间区位选择的尺度较小;③基于街道层面的专业化功能区块特征差异明显,城市中心区域的街道呈现多种行业类型的集聚特征,而城市边缘区域的街道专业化区块功能较为单一;④中心性、可达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资源、环境因素、人才因素和政策因素对文化创意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形成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