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针对太湖流域执行的严格排放标准,以及太湖三山岛农村生活污水分布面广而分散和水质水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人工湿地与生态塘组合工艺。研究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1年,组合工艺在不同季节对COD、NH+4-N和TP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出水水质可达GB 3838—2002《地表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TN平均出水水质接近GB 3838—2002Ⅴ类标准;在不同季节,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同,对COD和TP去除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对NH+4-N和TN去除率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系统单位面积对COD、NH+4-N、TN和TP去除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2.
采用前置生态塘-表流人工湿地-卵石过滤带组合工艺处理山地城市地表径流,研究了各单元在COD、TN、TP和NH4+-N方面的去除效果,以及径流中COD浓度和氮素形态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COD、TN、TP和NH4+-N,生态塘可以达到82%、53%、45%和32%的去除,表流人工湿地可以达到82%、83%、80%和61%的去除。COD由60 mg/L升至500 mg/L时,整个组合工艺的TP去除率由61%升至82%后下降至64%,TN去除率由50%提高至82%,NH4+-N去除率由67%降至41%。氮素组成对TN和COD的去除影响较大,NH4+-N∶NO3--N由3∶1变为1∶3时,COD去除率从73%提高到85%,TN去除率从53%提高到86%,NH4+-N去除率变化不大,为45%~51%。该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和削减城市地表径流中的COD、TN和TP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土壤、黄沙、粉煤灰3种基质不同组合中的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并探讨了流量对城市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量对美人蕉系统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较大,实验中3L/d流量处理效果较好,对污水的综合净化效率较高;基质装填顺序对TP、TN的去除率有一定影响,而对NH3-N的去除影响不大。美人蕉系统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TN、TP和浊度去除效果都较好,对NH3-N的去除率高达99%,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HRT对瓷粒BAF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验室模型试验研究了瓷粒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分析了在气水比一定的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HRT)变化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能及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不同HRT运行下,COD、NH4+-N、NO2--N、NO3--N、TN、S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80~320mg/L,气水比为3:1,HRT为10h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其中COD、NH4+-N、T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6%、97.8%、34.7%、84.2%。当HRT逐渐降低时,以上指标的去除效果都有所下降,但去除效能的下降与HRT的降低不呈线性关系。当HRT降至3h,去除效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COD、NH4+-N、TN、SS的去除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南方农村分散式生活和养殖混合污水为处理对象,构建由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对NH~+_4-N、TN、TP和COD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8%、93.4%、90.2%和86.0%,单位面积去除负荷依次为5.12,8.31,0.45,15.92 g/(m~2·d)。其中,氮、磷的去除主要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中得到去除,而COD主要由生物滤池去除。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可有效处理农村分散式混合污水,出水水质稳定,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及水生植物进行截污试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水生植物等对生活污水截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为6 h时,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6%、60.52%、53.37%;COD、NH+4-N和TP的最佳容积负荷率分别为216,11.57,1.52 g/(m3·h);加入凤眼莲后(HRT=4 h),NH+4-N、TP去除率分别可达81.39%及53.78%,比加植物前分别提高28.94%及10%,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河源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源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该厂A2-O工艺处理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人工湿地对尾水中TN、NH4+-N、TP、COD、BOD5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尾水中TN、NH4+-N、TP、COD和BOD5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4%、97.8%、95.06%、91.87%和95.87%以上,其出水水质基本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地表水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工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添加炉渣和不添加炉渣,并设置不同温度(15℃、25℃和35℃)下静滞和摇动处理,探讨炉渣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条件和效果。结果表明,污水经过炉渣静滞净化吸附后,污水中的TN、NH3-N、TP以及COD都有一定的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炉渣去除污水中TN、NH3-N、TP以及COD的作用越大,在35℃下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 9%、63. 2%、94. 5%和64. 7%。如果加炉渣的生活污水再以一定的频率摇动,能有效地提高炉渣对污水中NH3-N的去除,去除率达到了90. 0%,但对TN、TP以及COD的去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并探寻一级动力学常数的空间变化情况,采用"厌氧调节池+二级串联潜流式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运行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9.13%,71.54%,57.26%和60.01%。通过湿地原位检测显示以上各类污染物在生物床内都有较明显的沿程下降趋势,在床体的前半部分污染物的降解较快,后半部分相对缓慢。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去除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一级生物床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Kv均值分别为3.048、2.469、1.625和1.695;二级生物床中Kv均值分别为2.542、1.946、1.383和1.453。生物床Kv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说明生物床前端对各类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比后端快。生物床间的跌水池的复氧,增加了二级生物床前端的Kv,提高了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垂直流、水平潜流和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珠海市斗门镇上洲村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进行污染物削减效果对比。研究发现:3种湿地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66%~77%和96%~97%,去除效果较好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复合型和水平潜流湿地对TN(92%)和TP(66%~75%)去除效果相当,但显著大于垂直流(50%)。不同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率呈现秋季夏季的趋势,但季节间差异不显著。除了TP和垂直流湿地的TN,不同湿地出水浓度均达到地表水质III~II类标准。总体上,复合型和水平潜流湿地较垂直流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适合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结构(分层填埋和混合填埋)的复合微生态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60cm/d的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对COD、TN、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层填埋系统分别为78.3%、36.9%、81.3%和50.8%;混合填埋系统分别为79.1%、41.5%、93.4%和86.7%。混合填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于分层填埋系统。植物对微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河源市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为平台,研究了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后,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可达96.5%以上,出水水质基本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同时探讨了该组合工艺对城市含油污水的净化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的限制性因素,系统内部油类物质被降解和去除的过程,确立可推广应用的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江阴市新桥镇人工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生物-生态组合湿地的运行状况和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进一步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生态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尾水中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31%、18%和8%,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35.54,0.97,10.77,0.11 mg/L,完全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研究结果能够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技术和管理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为以后湿地生态系统的推广和示范研究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级氧化技术强化皮革废水生化处理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革废水中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导致常规好氧生化处理速率低、效果差.实验考察了在Us(超声波)、UV(紫外光)、US/Fenton、UV/Fenton等高级氧化技术强化作用下的生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质和实验条件下,废水经Us、UV处理30min后可使后续生化反应速率显著提高,分别反应8h、24h后的COD去除率即可达到直接经微生物处理48h后达到的48%,但延长反应时间至48h对COD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Fenton试剂强化US、UV的处理效果要高于单独Us、UV工艺,经30min预处理,随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别反应4h和8h即可达到45%和51%的COD去除率,同时延长反应时间也能使最终COD去除率明显提高,反应48h后,COD去除率可分别提高至64%和72%.  相似文献   

15.
PVA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了一种高亲水性的膜材料——PVA膜材料,处理生活污水,在污泥浓度为8000mg/L,HRT为3.5h的条件下,出水COD值维持在20mg/L以下,平均去除率达到93.3%;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SS在1~3mg/L之间,平均去除率达到98.4%,有的甚至能达到100%;出水水质清澈透明,出水浊度平均在0.81NTU,小于1NTU,优于国家饮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在线监测与人工水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背景数据的收集,制定了系统化的监测方案,实现了区域内各污染物负荷的定量化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在提质增效的"挤外水"中,污水管道入渗地下水的去除可将污水厂水质浓度提高36.01%;工企业污水的污染物负荷贡献率较低,部分企业需在预处理后继续排入污水处理厂;"收污水"中,对水厂浓度提高影响较大的是城乡接合部散排污水,全部纳管收集后,污水厂水质浓度将提高30.30%。同时,雨水管网混流污水与过河管道漏失污水虽对污水厂水质浓度的提高影响较小,但也会带来水体污染的危害,仍需进行改造纳管。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对病原体去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研究多集中在污水中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方面,关于人工湿地对病原体去除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从人工湿地对病原体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和去除机理等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地表水中新型优先污染物筛选与管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颜岐  宋帅  史雅娟  刘莹  杨胜杰 《环境科学》2022,43(8):4074-4086
新型污染物在地表水中频繁检出,威胁区域水生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因其种类复杂且风险、毒性差异较大,目前基于新型污染物污染特性综合评估,进而确定新型优先污染物的相关研究仍不完善.以41种新型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物环境暴露水平、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这5个指标,建立以保护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综合评分方法,筛选识别天津市地表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划分优先等级,构建优控清单,评价清单中污染物水环境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1种新型污染物在研究区域内均有检出,磺胺类抗生素(SAs)和其他类药物(others)浓度平均值最大,分别为200.04 ng·L-1和176.30 ng·L-1;其次是全氟化合物(PFASs,57.98 ng·L-1).以污染物类别计,高优先级以PFASs (占比50%)为主;中级优先级仍以PFASs (占比26.32%)为主,比重有所下降;低优先级以SAs (占比31.25%)为主.高优先级污染物全氟辛基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卡马西平(CBZ)、咖啡因(CAF)、全氟己基磺酸(PFHxA)和克拉霉素(CLA)列为优控清单;与其它污染物相比,PFOS和PFOA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健康风险得分较高,CBZ和CAF的生态风险得分较高.CAF的风险商(RQ)平均值为4.8,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表明,PFOA (风险商平均值HQ为0.018)累积效应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针对优控清单,CAF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率高,应加强管网和高植被盖度的河岸带建设,减轻未处理污水排放和降雨径流对地表水的影响;处理率较低的污染物应运用多技术组合工艺提高对其去除效率;此外,应加快行业替代工作,减少全氟类化合物(PFOS、PFOA和PFHxA)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高等水生植物体内酶活性与污水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几种常见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效果,对水生植物的生理活性与水质的净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植物体的生理代谢活动,并加速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速率.植物体内酶活性与水中某些污染物质的去除间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土壤含水层处理去除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典型城市二级出水以可吸附有机卤化物表征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24mg/l臭氧预处理后,再经好氧含水层处理可去除约32%的AOX,厌氧柱进水中投加各80mg/l葡萄糖和谷氨酸,运行稳定性,通过共谢作用,可去除约55%的A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