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1):554-555
在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时,用氢氧化钠代替,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配制吡唑啉酮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法代替标准法是可行的,且改进后的显色剂较原显色剂稳定。  相似文献   

2.
雷莹 《福建环境》2002,19(3):44-46
该文介绍了用无水乙醇或用氢氧化钠代替N,N-二甲基酰胺作溶剂,配制吡唑啉酮显色剂,在异烟酸-吡唑啉酮测定水中氰化物时的应用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用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质控样,与标准方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质控样进行对照,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精密度、准确度等各项分析指标均符合分析标准。采用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相比操作更简便快速,且显色条件易于控制,并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对应用异烟酸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试验,给出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水中总氰化物最佳的显色温度应控制在30~35℃.  相似文献   

6.
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723S分光光度计(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与GB/T7486-1987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相比,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分析速度快、不需要人工蒸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723S分光光度计(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与GB/T7486-1987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相比,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准确度、分析速度快、不需要人工蒸馏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 1.绪言水溶液中氰化物的定量方法,除吡啶—吡唑啉酮等分光光度法被广泛地应用外,硝酸银滴定法、离子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均有报道。另外,近年来发展了用气相色谱法作氰化物定量测定。如果用气相色谱法,挥发性的氰化物用改变诱导体的方法进行定量和根据有关氰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进行定量,以顶空法作为氰化氢定量也有报告. 作者将水溶液中氰化物经水蒸气蒸馏分离后,对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直接分离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其测定范围在5~100微克/ml(CN~-)时能够快速定量,而且方法的精密度好,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氰化钠液体泄漏后,用固体NaOH固定样品,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分析,连续监测10天,污染现场喷撒过量的漂白粉使氰化钠分解,并将被污染现场的泥清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底泥、土壤中氰化物预处理方法的选择,证明在硫酸介质中蒸馏,用氢氧化钠为吸收液,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氰化的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中稳定性较差,通过对显色反应条件的试验,以及对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测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异烟酸一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中稳定性较差,通过对显色反应条件的试验,以及对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测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氰化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次氯酸钠代替氯胺T为活性氯试剂进行的方法,比较了这两种试剂对测定条件和结果的影响,且对蒸馏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在蒸馏预处理及使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并阅读有关文献,对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总氰化物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方法及分析步骤 测定氰,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其原理是:在中性条件下,水样中的氰离子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与异烟酸作用,并经水解而生成成烯二醛,再与吡唑啉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蓝色的染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0.00100.0μg/L线性范围内,流动注射分析法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检出限为0.33μg/L,而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则为2.0μg/L。  相似文献   

17.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从监测准备、样品采集和保存、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氰化物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正> 水中氰化物的测定,笔者曾作了详细的综述,最常用的微量方法是以Konig反应为基础的各种比色测定法。目前许多国家水质标准方法广泛采用Epstein提出的吡啶-吡唑啉酮法和修正的Asmus等提出的吡啶-巴比妥酸法。石井等、山田、渡道等及Nagshima、Nagshima和Ozawa研究了使用吡唑啉酮及巴比妥酸试剂不用吡啶。Shigeru Nagashima研究了吡唑啉酮试剂和巴比妥酸试剂的配制。并认为前者虽稍烦复,但比起巴比妥酸试剂颜色稳定。日本新的丁IS增补了异菸酸-吡唑啉酮法。本文是78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渡道等的异菸酸-吡唑啉酮法的研究有许多可取之处,旨在以市售异菸酸试剂直接用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显色试剂,经过氰化物测定各种条件实验取得良好的结果,并发现呈色溶液pH确实影响呈色深度,最大呈色深度不是偏酸域、而是较宽的pH7.0以上至7.73的偏碱域。确定的监测方法在环境中应用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体中氰化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雪儿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4):107-108,110
文章对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体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0~0.500 mg/L线性区间内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最低检出限为0.001 mg/L.与传统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自动进样、分析速率快、试剂耗量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大批量常规地表水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同英 《福建环境》1994,12(4):28-29
本文介绍了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氰化物时,用控制反应时PH范围,保证氯胺T中一定量的有效氯成份,控制显色反应时的温度,氰化物际准溶液的合理保存等几项有效措施来稳定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