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论述了加强监测资料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监测资料管理和执行监测报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6.
新形势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此,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业务体系、标准方法体系等方面,举例浅析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并从法制建设、体系优化、方法标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及不足,总结归纳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先进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判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加快推动实现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在中国,快速有效的环境监测执法需求越来越急迫,特别是在出现疫情与地质灾害等特殊时期,便携式快速监测仪器能更好地保证执法的时效性,但应用上却在执法环节一直受到监测数据合法性及标准方法等问题的困扰。笔者首先采用关键词频统计法研究了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基于执法机构实践,调研了解了中国现行常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质控和认证流程,指出便携监测与常规流程不匹配之处,以空气和废气中颗粒物和SO2监测为例系统梳理了方法标准、质控、论证等内容,分析论证便携式设备在环境执法中数据有效性的问题,并针对便携监测设备的型式批准、强检、监测方法和数据合法性认定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柳叶马鞭草(Verbena bonariensis L.)植株高大、种子量大、繁殖方式多样、抗旱能力较强,城市公园绿地引种后已出现多处逸生的植株,其具有演变为类似加拿大一枝黄花这样失控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力。基于野外调查和植物性状解剖,采用3种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外来草本植物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NY/T 3669—2020)、《外来入侵植物杂草化风险“五阶评估法”体系》《外来草本植物引入风险评估技术规范》(NY/T 1851—2010)]分别对柳叶马鞭草进行风险评估,并同时评估了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和外来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的风险,以此作为参照。在3种风险评估标准中,《NY/T 3669—2020》评估柳叶马鞭草的风险值(R)为63.6,为严禁引入。《外来入侵植物杂草化风险“五阶评估法”体系》评估柳叶马鞭草的入侵风险值(R)为47.5,必须严格限制引入的目的、区域、数量和次数,而且引入后必须有足够措施限制其逃逸和扩散,并加强监测工作。《NY/T 1851—2010》评估柳叶马鞭草的风险值(R)为1.07,风险等级为中,须增加评估内容或暂缓引入。3种评价体系均表明,柳叶马鞭草具有较高的外来入侵风险,应加强监控和管理,防止演变为恶性入侵杂草。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为依据,确定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线路,对评价单元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事故源项与风险因素。运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蒙德法)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根据相关设计资料,选取各个参数,最后定量分析出单元的环境风险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从风险物质数量、风险诱发因素及风险防控能力角度出发,采用加权评分法,结合周边环境敏感受体情况,对沈阳市某化工园现状做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表明:JHYSD和XJHX的区域环境风险值贡献最大,分别为3.08和2.59,约占园区内总风险值的41.2%;该化工园综合环境风险值为13.57,构成该综合风险值的各分项大小不同,其中,RIS_(危险废物)分项环境风险最大,贡献率达到28.89%,其次为RIS_(大气),贡献率达27.34%,其余三者顺序为RIS_(化学品)RIS_水RIS_(累积)。 相似文献
13.
14.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涉及新污染物识别、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成效评估等多个目标,科学的环境调查监测有助于最大程度支撑新污染物治理。分析了环境暴露评估对新污染物监测介质、监测尺度、监测数据质量及代表性等方面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对新污染物的环境监测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从筛查监测、评估监测和监督性监测3个层次开展监测,以发现问题、评估风险、监督成效。评估监测应包含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排放源周边地表水、沉积物、大气、土壤、环境生物等介质,应符合局部尺度环境暴露评估对监测数据的要求,监测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HJ 1111—2020)(以下简称《总纲》)的发布实施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分析了《总纲》的主要内容,从标准名称、标准定位、术语定义、标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应优先制定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专项技术规范;按照《总纲》和基础方法类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制定应用领域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结合化学品管理领域的试行技术导则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科学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以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为出发点,江苏省于2018年设立了\"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环保科研重大技术攻关类项目,根据江苏省行业、地区、流域特点以及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基础,结合国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现状,深入开展典型行业、地区、流域环境与健康调查、环境与健康问题分析、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建设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探索并实践环境与健康理念融入环境保护管理的研究任务,为全面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业务化运行以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进行技术实践和储备,为江苏省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