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0年,国家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城市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保护并举”环保工作战略。与此同时,国家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质量等方面投入逐步加大。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2.
简介苏家屯区生态经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苏家屯区生态经济区划王红军(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农村生态区划既可了解农村生态及经济的现状,显其利弊,又可由此找出其规划的发展方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发展.措施,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大有益处的.现对苏家区划做一浅析.1苏家屯区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论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珠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良好,但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渐显,其生态保护与建设,应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城市与农村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围绕流域内重点地区和重点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根据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何爱群 《环境保护》2014,(24):58-59
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工作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环境执法工作存在着监管范围点多面广、监管机制不全、监管能力不足等困境。基层党委政府要重视农村环境执法工作,着力加强农村环境执法机构设置,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环保及相关部门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策略。首先提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所存在问题,根据问题现象与成因,提出重点治理工农业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和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措施等解决方法,以此高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根据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研落实党委和政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地方实践,发现存在的问题,多方听取意见,从责任是什么、怎么落实责任、如何加强监管进行分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性强,需要构建纵向到底、层次清晰,横向到边、分工合理,系统联动、高效有力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推动落实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大力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产业单一、广种薄收、乡村贫困的特殊问题区域。“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土地利用方式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瓶颈”。论文运用农业地理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绥德县为典型案例区,进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限制因素剖析。认为该区土地资源利用必须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脱贫解困目标的有机结合。依据研究区地形地貌特点与水土流失规律,重视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造林实用技术、水保型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大力发展柠条防护林产业化、水保型立体农业、生态资源开发增效等典型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的提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必须正视农村生态治理的思想根基、主体结构和制度体系还存在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目前,还需要从强化精神引领、夯实社会基础和完善长效机制三方面解决农村生态治理困境,推动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要求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应与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从社会、环境、经济、资源和生态5个方面出发,采用DPSIR模型,构建了芜湖市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分级量化方法对芜湖市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芜湖市及各区县水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市区和繁...  相似文献   

13.
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城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农村城镇化也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通过分析云南昭通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生态增殖效应和胁迫效应,提出相应的生态调控对策,为生态脆弱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更为切实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岫岩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状况,分析了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土壤养分良性循环;提出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环保对策和资金倾斜政策;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控制污染负荷增加;对资源开发项目征收环境资源补偿费,对已污染的土地建立土地恢复基金制度,并提出了环保部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农村岗土石矿的乱挖乱采是破坏农村生态的主要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岗土石矿的开采对农村生态的影响情况 ,从生态恢复和生态防护两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应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关于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农村生态文明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开放过程,反映了农村这一特殊生态系统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整体性变革,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因此,应当准确把握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明确目标、分解系统要素和动力机制,按照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五个方面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对指导和检验未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南生态脆弱区域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城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农村城镇化也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通过分析云南昭通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生态增殖效应和胁迫效应,提出相应的生态调控对策,为生态脆弱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更为切实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必然要求,农民生态理性培育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呈正相关性,生态理性的培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推动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增长、合理流动,改变农民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观念,推动农村人力资本向好积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我们在建湖县董徐村进行了建设生态村的研究。并将点上的成功经验在面上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董徐生态村的建设董徐村地处江苏省苏北里下河腹部,距县城东约10公里,是以江淮冲击物为主体的平原区。其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水源丰富。村域面积为1980亩。其中,耕地1595亩,水面150亩。现有人口为1208人。历史上,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地区偏辟,经济落后。1978年,人均纯收入为78元。从1982年开始,由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建湖县环科学会科技人员联合组织的课题组,不要国家投资,坚持自立更生建设生态农业。具体方法是,坚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农业并举,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同步。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了可持续性、均衡性、整体性、和谐性、发展性和多样性的新要求。基于上述要求,本文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软硬件均衡等均衡性对策,强调环境综合整治等整体性对策,加强村民环境需求分析等和谐性对策,注重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等发展性对策以及合理规划等多样性对策,加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等可持续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