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3,(1):8-9
一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地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全面落实年度工作部署,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0.20"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确定的各项规划全部发布并组织实施.促进并实现防震减灾规划与国土资源等10项国家专项规划、20个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对接,积极推进防震减灾需求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7.75亿、6亿全年落实中央财政规划实施资金7.75亿元、省级财政6亿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发展现状,并以福清市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市土地利用、道路路网及避震疏散场地等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上述3种防震减灾规划影响因素的要点,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由西安市地震局牵头编制的《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经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并以市政办发[2006]201号文印发实施。  相似文献   

5.
防震减灾规划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依据。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是增强防震减灾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还相当薄弱,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发生同等程度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严重得多。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纳入依规划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山东枣庄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市各级对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视。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特别是2006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全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意见。其次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在陶庄地震台增加了GDQJ-2型数字化强震仪.鲁-15井安装了数字化水位观测设备.增强了监测能力。三是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了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对新城区20平方公里地震小区划.与省地震工程院签订了工作协议。四是开展了矿区城市地震减灾对策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参加了中国东部10省市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研讨会。五是在熊耳山建成了地震科普馆.作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了熊耳山地震遗址,编制了《中小学生防震避震知识》。六是编制完成了《枣庄市地震志》。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1,(1):13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部署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主要任务时强调,2011年是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重大部署,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全局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足于防大震、谋发展、提能力、增实效,全面做好年度各项工作。陈建民要求防震减灾主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要抓紧发布实施"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尽快形成上下配套、左右协调,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虽然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我国的社会防震减灾意识还相当薄弱,国民的防震减灾知识相对贫乏,减灾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的规划,将防震减灾规划单独作为一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区域性“减灾十年初步规划”编制的一般原则,包括规划编制的意义、目的、编制顺序和规划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提出规划成果的实施意见。可供各地编制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12日,大连市召开了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论证会。会议邀请辽宁省地震局、大连市规划设计院、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发政委的专家和领导.共同商讨大连市未来五年的防震减灾大计。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年份。在国家层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迈出关键一步;在防震减灾工作层面,是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的最后一年,也是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1月7-8日,2020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联合大连大学成立了大连防震减灾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在地震应急产品研发、地震安全社区建设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成立了由包含外籍院士、专家及国内院士、专家组成的防震减灾专家库.有70余位专家积极参与震情会商,为大连防震减灾规划的制定建言献策,为实现大连防震减灾工作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刚  胡维民 《灾害学》1997,12(1):34-37,71
列叙了部分强震前后短期的异常气象情况,探讨了其与强震间的机理,并结合1976年松潘7.2有地震波及汉中地区引起的破坏,讨论了异常天气带来的灾害叠加问题,对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短临前兆探索,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损失严重。在防震减灾研究中,迫切要求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用高新技术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合称3S)得到了快速发展,以3S技术为主要框架的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防震减灾法》中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编制的依据。自1979年以来,当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后来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构成了我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基础依据,结束了我国房屋建筑普遍不设防的历史。现行  相似文献   

17.
国务委员、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李贵鲜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就编制《中国减灾规划》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 李贵鲜指出,《中国减灾规划》是贯彻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有关减灾指示的具体体现。减灾要与发展并重,要把减灾纳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好这个规划,对于富国安邦、造福子孙乃至造福全人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02,(2):16-16
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于2002年3月 20—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总要求:认真贯彻“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以震灾预防为重点,适度、稳妥地开展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行动,以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共中央宣传  相似文献   

19.
枣庄,地处山东南部,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北方与南方的过渡带和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腹地的结合部。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枣庄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努力增加投入,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全市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山东胶州市为不断加大农村地区防震减灾工作力度.制定了“胶州市防震减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把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列为重点项目.要求通过试点示范全面推动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