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IC厌氧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对其实际应用领域及现状、反应器的启动和污泥颗粒化的研究做了阐述,提出IC反应器现存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对有关IC反应器的启动研究做一综述,为IC反应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周伟 《环境科技》2010,23(2):35-37
结合实际的柠檬酸废水处理工程,对影响IC反应器稳定运行的pH值范围、温度条件、有毒有害物质、预酸化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做了详细的探讨.严格按照IC反应器的进水要求及优化的工艺参数运行IC反应器,COD的月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运城辖区内永济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生产废水治理现状与特征,分析了对原有废水处理工艺中的UASB厌氧反应器在果汁废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并通过改造后的IC厌氧反应器在果汁废水处理中的处理工艺与原理的探讨,指出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同时,通过UASB和IC厌氧反应器在处理果汁废水中的各项应用参数进行对照,特别是IC厌氧反应器改造前后水质的对比,从而对IC厌氧反应器在果汁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做了些许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动态及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回顾了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发展过程,介绍了UASB、EGSB、IC反应器工作原理、特点、最新开发和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近期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于建新 《环境》2000,(10):32-33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能耗高、效率低的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能耗低、效率高的新方法所取代。本文介绍的新污水处理工艺,已经在全球二百多个企业应用,得到众多厂家的普遍认可。这种新技术就是IC—AS法,即IC(Inter-nal Girculation reactor)厌氧反应器 好氧处理。一、IC反应器的特点 1、工作原理污水经过布水系统进入IC反应器,在进水处,水与污泥床中的污泥充分混合。反应器下部含有颗粒污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它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能耗低,占地省等优点.本文对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应用实例指出IC反应器是对现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的一种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约为35~50 kg/m3·d,处理啤酒加工废水时的COD负荷达到了15~30 kg/m3·d,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本文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IC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颗粒污泥驯化和快速启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处理化工合成制药废水时,颗粒污泥的驯化培养启动过程.IC反应器控制在中温条件运行,接种颗粒污泥取自处理味精废水的厌氧上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驯化开始采用葡萄糖基质与制药废水混合废水,然后很快转化为全部是生物难降解的合成制药废水.结果表明,采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的启动控制条件,经历23d的启动运行,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5 kgCOD/(m3·d), COD去除率达到70%~80%.在容积负荷达到7.4kgCOD/(m3·d)时,COD的去除率仍可稳定在70%左右.IC反应器中的成熟颗粒污泥形状规则、密实、粒径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颗粒污泥中古细菌产甲烷鬓毛菌(Methanosaetaceae)占优势. IC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废水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条件下可实现快速培养驯化和启动.  相似文献   

9.
介绍采用IC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啤酒废水的效果及工艺设计、IC(inner cycle)反应器的特点以及运行管理经验。IC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产泥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任朝斌  孙润超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127+147-127,147
采用自制的IC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深入研究IC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影响条件,分析进水水质、水量、颗粒污泥、温度和pH等对IC反应器的影响因素,工程运行结果表明:从试验启动开始到容积负荷达到18.2kg COD/(m3·d)时,运行周期为89d,且COD的去除率达到82%左右,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IC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运行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制IC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研究其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重点考察了进水量、外回流量和pH等运行参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DCr去除量与内循环水量和产气量的关系,最后说明了进水中硫酸盐和钙离子对IC反应器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当进水量为2.0 L/h(HRT为5.5 h),外回流量为0 L/h,pH为7.0时,ρ(CODCr)可从2 000~2 500 mg/L降至340~425 mg/L,CODCr去除率在83%左右. 每去除1 kg CODCr可产生0.318~0.452 m3气体,当CODCr容积负荷在1.1 kg/(m3·d)时,内循环水量等于进水量. 硫酸盐和钙离子均对IC有一定的影响,在运行中应给予一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厌氧工艺的发展和新型厌氧反应器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6  
王凯军 《环境科学》1998,19(1):94-96
回顾了厌氧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对第三代的典型反应器,如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和厌氧升流式流化床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笔者在城市污水厌氧处理方面的实践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一种新型超高效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的构造特点与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其技术上的优点。由于IC反应器的体积小,高径比很大,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应于厂地面积紧张的厂矿企业。  相似文献   

14.
模拟IC厌氧反应器处理棉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拟IC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棉浆废水,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提升的动力,实现了反应器内部水力循环。而且该工艺废水停留时间短、运行稳定、能够承受高浓度悬浮物,所以该工艺适合于棉浆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低温厌氧条件下,采用IC厌氧反应器降解BDE-209废水。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8~30℃,反应器运行62 d,第14天反应器出现颗粒污泥,随着运行时间和容积负荷的增加,颗粒污泥的粒径不断增大。当进水ρ(COD)为11 000 mg/L,控制HRT为24 h,COD容积负荷为11.7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70%以上,BDE-209降解效率达26.8%。  相似文献   

16.
常温下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倩  马邕文 《环境工程》2010,28(1):14-16
研究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运行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反应器经70 d启动完成,且IC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内能形成大量的颗粒污泥。启动完成后,进水COD浓度在3 000 mg/L左右时,COD去除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出水COD浓度维持在200 mg/L左右。当HRT为5.8 h,容积负荷为11.9 kg/(m3.d)时,出水VFA低于200 mg/L,产气量为33 L/d,反应器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7.
用麸皮纤维做载体培养颗粒污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利用麸皮纤维的多孔性和表面积较大的性质,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投加麸皮纤维作为培养颗粒污泥的载体,污泥培养时间比不投加的提前了20d,而且培养出来的颗粒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良好,反应器处理COD最大负荷达到了99.77kg/m3·d,是不投加的2.29倍。因此用麸皮纤维做载体培养颗粒污泥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的特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方法和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性质.结果表明,由于反应器成功滞留了大量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反应器初次启动可在20d内完成,二次启动15d内完成,反应器负荷可达12~15kg·(m3·d)-1,COD去除率85%以上;IC反应器启动结束后,其颗粒污泥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平均粒径由0.88mm增大到1.25mm,平均沉降速度由接种污泥的35.4m·h-1增加到105.17m·h-1,最大比产甲烷活性382.98 ml·(g·d)-1]几乎为初期的4倍,产甲烷优势菌由Methanothrix转变为产甲烷球菌和短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