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山地震后冀东地区不断发生的岩溶地质灾害,分别与震区地壳应力骤增、岩溶发育、覆盖层薄、地下水活动强及抽排蓄水措施不当有关。用加强管理和排截堵方法已减轻了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
东风水利电力站位于黔西部鸭池河上游,距鸭池河镇西南约2km的峡谷地带。该电站是贵州省开发乌江设计建立12级梯级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的第二级高坝型大型水电站。水库于1994年4月蓄水,到1995年3月31日在水库大坝坝址及库区一带(微观震中为北纬26°54′,东经106°17′)发生一次震感特别强烈的ML2.5的水库诱发地震,震中烈度达Ⅴ度。本文叙述了地震概况,分析了地震的成因。认为水库诱发地震不仅与库水有关,而且与环境构造的蠕动和不稳定岩体的滑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在柘林水库地震科研组两年考察研究的工作成果基础上,论述库区地震地质背景和蓄水后地震活动特点,探讨水库地震的形成条件和诱发机制问题,并对地震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沙江支流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调查结果表明库区现有不同类型泥石流沟31条,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15条。本文对流域面积较大、活动性较强的12条泥石流的容重、设计流速、流量、冲出量等重要工程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水库蓄水后的泥石流沟状况与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在水库施工期泥石流灾害对工程建设有较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靠近库首的泥石流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水库蓄水后,库区泥石流活动程度有所降低,不会明显影响水电站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葛洲坝库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和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库区因蓄水而引起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更不会诱发较强地震,但存在着5级左右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泥石流活动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水库135m高程蓄水将近,库区泥石流活动对城、镇、移民新村的安全问题备受政府关注。2009年水库175m水位蓄水后,泥石流活动的发展趋势如何?对三峡库区蓄水前、后泥石流环境的变化特点,特别是蓄水后库岸再造过程对泥石流活动的影响,库区工程建设中人类不合理活动可能形成的人为泥石流等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库区泥石流活动发展趋势的11项预测结果和一点建议,供有关部门讨论和实施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7.
乐山市诱发地震的社会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贵选 《灾害学》1994,9(1):63-64
本文简述了健为县罗城镇的注水采盐诱发地震和沙湾区铜街子水库蓄水诱发地震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20,(3)
广西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和右江地震带,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比较严重,主要为崩塌,其次为岩溶塌陷和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灾害较为少见。广西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灾害类型多样,但单次地震造成的灾害类型相对单一;灾害的地区差异性显著;岩溶区地震具有"小震级、高烈度"的特点,极易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28日珊溪水库库区发生了M_L3.5地震,之后记录到M)L≥1.0地震50余次,最大地震是9月5日M_L3.9地震。7月28日M_L3.5地震发生后,应用“跟踪式后续地震的模糊预测方法”进行了震后趋势跟踪预测。首先,选用多个地震序列资料作为样本,按预测要求,确定震级大小的分类标准,构成分类矩阵,然后,计算每个序列的6项地震活动性指标构成样本矩阵,而用刚刚发生的地震序列构成待判矩阵,应用一种模糊软聚类方法进行判断,得到未来某一时间段内将发生的地震震级属于哪一类。如果使用几个时间段资料、对不同预报期分别建立几组样本矩阵和分类矩阵,则可实现跟踪式震后趋势快速预测。对9月5日M_l3.9地震和震后趋势预测比较准确。本文简单介绍了预测方法和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翟寨子水库的地震破坏和崩岸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翟寨子水库地震后的破坏情况,对库岸崩塌病害进行了现场踏勘和探地雷达探测研究,分析了黄土高边坡库区崩岸的雷达波形特征.结果表明库右岸山脚以西的道路存在许多裂缝,缝深6~7m,库岸临空侧存在不少竖向崩塌滑动趋势带.  相似文献   

11.
特别哨兵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新丰江水库,是世界上抗震加固成功防御诱发地震的典范。1960年7月,新丰江水库库区连续发生三次较强的地震,其中一次达4.3级,鉴于这一危及大坝安全的非常震情,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新丰江水库大坝的安全和防震工作,指示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多学科的大批科技工作者努力攻关,综合分析,确定大坝的防震烈度为Ⅷ度,果断决定按Ⅸ度的标准进行紧急抗震加固,并采用“人”字形混凝土支撑墙加强横向  相似文献   

12.
某水电站近坝库区堆积体坍岸涌浪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建设的发展,水库蓄水后导致的坍岸现象常有发生.以在建的某水电站近坝库区右岸某松散堆积层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初期蓄水后出现的岸坡变形破坏迹象,以及对正常蓄水位条件下岸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揭示了此类边坡的坍岸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坍岸涌浪预测的相关经验公式,对大坝部位可能出现的涌浪高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12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其破坏之强烈、灾害之严重、救灾难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乃历史所罕见,全国震惊,举世关注。作者作为国家汶川地震科学考察队成员,负责汶川地震后水库震害的科学考察工作,深入地震灾区,爬山涉水,行程1万余公里,对成都、都江堰、德阳、绵阳、广元等市及其下辖区、县开展水库震害科学考察,详细收集了水库重灾区的震害,涉及四川全省各县市近300余座高危险情及以上的水库震害和应急除险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因地震造成的水库险情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系统收集、整理了中国因地震破坏造成水库险情的资料,根据水库险情严重程度,提出按3级分类及处理方案。本文概要介绍了各级水库险情的主要案例及险情发生后的抢险救灾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水库险情防治对策的基本思路。同时,对水库险情危险度的评价和水库险情等级与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作了对防灾减灾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思如  郭安宁  王兰民  焦姣  李鑫 《灾害学》2011,26(2):50-53,65
讨论了龙羊峡库区将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分析了万一产生溃坝的灾害链问题。计算了其溃坝后洪水到达下游贵德县、康扬镇、尖扎县、循化县和兰州市的洪水最大流量、洪水起涨时间和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已有的岩溶塌陷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可溶性岩石,复杂的断裂构造,一定厚度的覆盖层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必备条件,过量抽取地下水,降雨和地震是诱发因素,文章最后对可能发生这类灾害的危险区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地震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地震史料和近代地震调查资料,总结得出辽宁省的地震灾害有以下特点:(1)类型较多,除了浅源地震外,还有由人类生产活动诱发的矿震、水库地震和塌陷地震。(2)发生频繁,近100年来共记录到烈度6度以上的构造地震14次,近年来破坏性矿震每年都有发生。(3)分布范围广,成灾方式不一,全省90%的地区都遭受过6度以上的震害,有的一次成灾,有的灾害系由多次地震累加造成。(4)损失严重,辽宁省经济发达,而灾害频发区集中在中部城市群,因而使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大。  相似文献   

18.
新丰江源于广东省新丰县,向东南流至河源市汇入东江,全长153公里。为开发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1958年7月15日破土动工兴建新丰江水库。水库位于河源盆地西北侧,大坝座落在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地区,东距河源市城区约3公里,西南距广州市约160公里。 新丰江大坝为混凝土大头坝,坝顶高程124米,最大坝高105米,坝顶长440米,坝底最大宽度107米。设计最高水位122.8米,正常水位118米(相应库容为115亿立方米),最低水位93米。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9万千瓦。 新丰江水库修建前,限于地震科技水平和库区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程度,有关单位依据十分有限的地震、地质等资料,将坝址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由于50年代我国尚无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法律法规,且对诸如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一旦毁坏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以及对国计民生可能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于2005年12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梯田坡度在25~40°,共500余级,10万多丘。分析其生态与社会条件表明,紫鹊界梯田之所以可持续利用的灾害防御机制是:发挥了稻田“隐形水库”的集雨功能,趋利避害;分级截流分散蓄水,实现了区域内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传统耕作维护了梯田结构。与水平双季稻田相比,该梯田提高了截水量和光能利用率,延长了农闲蓄水时间。  相似文献   

20.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诱发地震经常威胁着水库大坝的安全,酿成远比地震的直接破坏更加严重的次生灾难,因此对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应予充分重视。从水库地震能量积聚和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对水库地震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根据摩尔一库仑破裂准则,利用库区应力摩尔圆的移动和半径的变化以及岩石破裂线的变动,分析了水库在不同断裂类型区域的诱震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