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 本文在柘林水库地震科研组两年考察研究的工作成果基础上,论述库区地震地质背景和蓄水后地震活动特点,探讨水库地震的形成条件和诱发机制问题,并对地震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东风水利电力站位于黔西部鸭池河上游,距鸭池河镇西南约2km的峡谷地带。该电站是贵州省开发乌江设计建立12级梯级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的第二级高坝型大型水电站。水库于1994年4月蓄水,到1995年3月31日在水库大坝坝址及库区一带(微观震中为北纬26°54′,东经106°17′)发生一次震感特别强烈的ML2.5的水库诱发地震,震中烈度达Ⅴ度。本文叙述了地震概况,分析了地震的成因。认为水库诱发地震不仅与库水有关,而且与环境构造的蠕动和不稳定岩体的滑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乐山市诱发地震的社会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贵选 《灾害学》1994,9(1):63-64
本文简述了健为县罗城镇的注水采盐诱发地震和沙湾区铜街子水库蓄水诱发地震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水库诱发破坏性地震时,必将造成震害和溃坝水害的双重灾难。这已成为大型水库水电事业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丰江水库地震为例,揭示水库地震震害、防治对策及经验教训,以期对新建大型水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葛洲坝库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和区域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库区因蓄水而引起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更不会诱发较强地震,但存在着5级左右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
乌江渡水电站从蓄水至今已运行14年了,它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水库诱发地震.1992年发生最大破坏性水库地震为M_L4.0。这些地震发生与岩溶地质、地形地貌和库区构造有关,库岸地面变形、崩滑流和水库泥沙淤积等灾害较严重。本文对灾害分析后认为,灾害在岩溶地区具有普遍性,提出了预防、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红吉水库诱发地震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水库诱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红吉水库地震、天然应力场状态、地震活动性和水库运行条件等实际资料,采用概率统计法和模糊评判法,初步判定红吉水库具有小概率的诱发地震危险性,库区附近的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是可能的发震位置,最大可能诱发的地震震级为4级.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水库是长江干流上一个巨型水利工程,拟定坝高185m,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库容221.50亿m^3。三峡工程涉及的地质问题很多,水库诱发地震是其中主要要研究的几个问题之一。本文按三峡库萄 地质条件,将三峡库区分为三个库段进行讨论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诱发地震的强度进行了预测,认为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危险库段的庙河-奉节段,其强度可达5.0 ̄6.0级。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地震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地震史料和近代地震调查资料,总结得出辽宁省的地震灾害有以下特点:(1)类型较多,除了浅源地震外,还有由人类生产活动诱发的矿震、水库地震和塌陷地震。(2)发生频繁,近100年来共记录到烈度6度以上的构造地震14次,近年来破坏性矿震每年都有发生。(3)分布范围广,成灾方式不一,全省90%的地区都遭受过6度以上的震害,有的一次成灾,有的灾害系由多次地震累加造成。(4)损失严重,辽宁省经济发达,而灾害频发区集中在中部城市群,因而使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大。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汶川地震滑坡的调查和勘测,探讨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汶川地震滑坡的减灾防灾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地震滑坡的优势坡度范围和最优坡度;地震滑坡面积-频率分布符合对数分布规律而不同于降雨等诱发滑坡的幂律分布。坡向与断层破裂方向的夹角控制着汶川地震滑坡频率、坡度和面积的分布,当坡向与断层破裂方向一致时,受地震抛掷作用滑坡发育的频率和面积的比例大、滑坡平均坡度小;当坡向与断层破裂方向相反和坡向与断层的倾向一致时,受地震撞击崩裂作用,滑坡发育的频率和面积的比例较小、滑坡平均坡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新丰江、黄壁庄、喀什、龙羊峡、官厅、刘家峡和陡河等水库地震的近场地面运动资料,给出了水库地震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频谱特性和持续时间。分析结果表明,较:天然地震而言,水库地震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高,衰减快;地震动反应谱特征频率高,持续时间短;场地卓越周期以坚硬基岩的最短,硬土次之,软土最长。研究得到的水库地震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和频谱特性可为水工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广东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广东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地震、滑坡、崩塌、水土流失、岩溶塌陷、坑道突水、软土变形、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库诱发地震、河港淤积、地方性氟中毒等。根据地理分带性、区域地壳运动、岩土特征、地质灾害组合类型及发育程度,将全省地质环境划分为三个区、七个亚区,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直达波传播的走时公式出发,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丹江水库地震网内记到的直达波到时资料作直线拟合,求出波速比的变化及其范围,并对其精度进行了估算和评定。同时对直达波和虚波的速度及震源深度的精度问题也作了评定。在扣除了观测误差影响以后,从中滤取波速比异常信息,对丹江水库波速比值的正常与异常的可信范围作了估算,说明该区蓄水以来,最大一次Ms=4.7级—宋湾震群型地震和李官桥Ms=3.8级地震发生前存在波速比异常现象,并结合该区的应力状态与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发现波速比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最后本文结合该区地形变资料,讨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膨胀(扩容)—流体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14.
特别哨兵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新丰江水库,是世界上抗震加固成功防御诱发地震的典范。1960年7月,新丰江水库库区连续发生三次较强的地震,其中一次达4.3级,鉴于这一危及大坝安全的非常震情,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新丰江水库大坝的安全和防震工作,指示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多学科的大批科技工作者努力攻关,综合分析,确定大坝的防震烈度为Ⅷ度,果断决定按Ⅸ度的标准进行紧急抗震加固,并采用“人”字形混凝土支撑墙加强横向  相似文献   

15.
1993年2月26日和1994年9月7日在浙江宁波鄞县发生了ML3.9和ML4.7地震。本文使用华东地区部分台站的地震记录资料给出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其主要结果是: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约为北东600;3.9级地震的破裂方向为SSW,破裂速度为2.7km/s,破裂尺度为0.39km;4.7级地震的破裂方向为NWW,破裂速度为2.3km/s,破裂尺度为0.41km。最后讨论了破裂长度异常在强余震预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对沙河水库及其附近进行地震地质考察的结果,对该区内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和水库地震稳定性分析做了有益的研究;并对该区域内的“东亭—庙西断裂”和所谓“古地震遗迹”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山东及邻近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谱分析方法,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计算了2004~2007年期间山东地区44次3级以上地震的波谱,估算了地震矩、拐角频率、应力降、震源破裂半径,讨论了各震源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拐角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震矩与震级、地震矩与拐角频率、地震矩与震源破裂半径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杨泰平  唐川  齐信 《灾害学》2009,24(4):68-72,80
通过汶川8.0级地震后对绵阳市安县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87处。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与发震断裂距离、坡度、岩性、水系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在区域上沿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水系呈线状分布的特点;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与地形坡度有很大的关系,绝大部分的灾害点集中在15&#176;-45&#176;的范围内;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与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北部高山地区地质灾害数量明显高于南部平原区;滑坡多发生在千枚岩、泥页岩等软岩中且多为土质滑坡,而岩浆岩等硬岩中多发生崩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我国水库地震的震例,初步分析和讨论了水库地震在空间分布、强度、频度和水位变化的相关性以及波速比异常、b 值大小等方面的特点。水库地震与当地构造地震的某些活动表现是不同的,说明水库地震的形成不仅和库区内初始应力状态有关,而且库水应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所处的中国东部被当代横贯欧亚的北西西向环球螺旋形扭转断裂带(其东段即大别—舟山断裂)分割为南部的褶皱山带隆升区和北部的沉降区。软流圈从太平洋方向面楔入北部区,使该区岩石圈减薄,陆壳向海洋伸展、离裂,产生郯庐断裂等具有直扭性质的近南北向软流(及地幔)底辟,并伴随有多层水平拆离面,所见为高导低速的水平破裂带。绝大多数地震沿着其中埋深15km(±5km)的第一水平破裂带发生,使北部区成面积性地震区。结合高压物性实验所得的岩石微破裂规律(…分割—错位—嵌合—再分割…)判断得知,水平破裂带中的膨胀增厚部分的流体处在超压状态而成为储能体,在陆壳伸展运动中会突然释放能量而诱发地震。因此,根据已有实际分析认为:强震和频震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软流楔入和陆壳伸展,而其充分条件是储能体在软流冲击和增温效应下的爆裂或突然塌缩事件。据此可根据软流运动和岩石圈结构预测未来震中,建立中、长期预报甚至短临预报的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