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气微生物不但与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并且还与自然生态平衡及许多生命现象直接相关,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空气微生物的污染现状、采样方法、粒度分布、分离鉴定、微生物评价、时空分布等方面对空气微生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空气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建议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应常态化,应控制和开展对大气细颗粒或超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2.
校园空气微生物和悬浮物污染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场和交通区大气微生物和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监测的基础上,评价与分析了育才校区大气污染状况。依照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育才校区大气微生物污染轻微,其中交通区和运动场大气微生物含量相对较高,但都能达到清洁空气的标准;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下午较严重,多数测定值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而上午的测定值相对较低;四个功能区中TSP浓度值为交通区>运动场>教学区>宿舍区。上午空气中TSP浓度与细菌总数具有显著相关性,与霉菌总数相关关系不显著;下午TSP测定值与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校园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为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望塘污水处理厂的细格栅、厌氧池、曝气池、二沉池周边土壤及空气微生物测定,分析微生物分布状况,得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域土壤和空气微生物含量随污水处理工艺的进行呈降低趋势。土壤和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厂区土壤中微生物与普通土壤无明显差异,而空气微生物中含多种致病菌,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威胁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望塘污水处理厂的细格栅、厌氧池、曝气池、二沉池周边土壤及空气微生物测定,分析微生物分布状况,得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域土壤和空气微生物含量随污水处理工艺的进行呈降低趋势。土壤和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厂区土壤中微生物与普通土壤无明显差异,而空气微生物中含多种致病菌,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威胁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不同功能区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和评价昆明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通过平皿自然沉降法,于2010年夏季对其不同功能区空气真菌和细菌进行了初步监测。结果表明:昆明市夏季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以空气真菌含量评价为清洁;8月空气真菌含量最高,7月空气细菌含量最低;空气微生物含量日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受相关疫情的影响,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西安两处典型公共场所为观察对象,基于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成人卷)》中的相关参数,揭示了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评估了微生物暴露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较之人群聚集前,人群聚集时两个地点的空气微生物污染级别皆由清洁变成中污染。分离培养数据显示:人群聚集时,空气中的细菌种类较人群聚集前增加了11种,真菌种类增加了5种,且微生物菌落颜色、形态、湿润度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均出现了变动;病原性微生物的种类由2种增加到9种,其中有5种达到了BSL-2级高生物风险,且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人群聚集时,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系数相比人群聚集前增加了1.28~4.96倍,且男性的暴露风险系数显著高于女性。因此,建议在人群高聚集时段适当限制人流量并保持空间空气流通,以预防潜在传染病的暴发,有效保障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7.
复合膜过滤法采样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机膜为支撑膜,以壳聚糖醋酸溶液为涂层溶液制成壳聚糖复合膜,用以采样和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细菌采样以及大肠杆菌噬茵体模拟采样实验来表征壳聚糖复合膜作为采样用膜的特性.通过和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壳聚糖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截留微生物气溶胶的能力,复合过滤法是一种较准确的采样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浓度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室外平均空气细菌(B)、真菌(F)、总菌(T)的浓度及F/T分别为33106.3、0、33106.3CFU/m3及0,说明室外空气处于中度微生物污染状态.一些室外测点的空气已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室内平均空气细菌浓度为9982.2 CFU/m3,说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室内外均未测到空气真菌。本文对吐鲁番市空气微生物浓度指标的时空分布状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伊宁市的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伊宁市部分区域空气(占总测点的22.2%)处于超重度微生物污染,并且初步讨论分析了导致不同功能区和不同时间段大气微生物浓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进行监测,对照有关评价指标,作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差异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取泰州市4个典型功能区进行微生物气溶胶监测,分析泰州地区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水平和粒径分布特征,探寻微生物气溶胶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功能区空气细菌的粒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细菌粒子百分比从Ⅰ级至Ⅵ级逐级减少,但在第Ⅱ级有明显下降趋势;而真菌粒径分布总体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状态。监测期间,泰州市细菌及微生物总数浓度较低,真菌在春、秋季出现污染现象。受人流量、车流量及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影响,工业区、商业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程度相对较重,居民区和文教区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空气微生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天水市空气微生物含量,结果证实其空气细菌、真菌及总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312.3、13.1和5325.4CFU/m3.空气真菌占总菌量的0.2%左右,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十分明显,所测风景区空气细菌含量与城区的平均水平间差异很大,说明天水市空气已受到较轻的中度污染,闹市区的一些测点空气污染已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区的空气微生物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广州市区室内外空气微生物含量,市区室外空微生物总量,空气细菌量,真菌量分别为21744.2CFU/m^3、2110.6FU/m^3、633.6CFU/m^3,真菌占总菌量的2.9%,表明空气已受到中度污染,真菌有时占甚大比率。闹市、交通要道的空气质量一般比近郊,清静处的差;室外空气微生物含量显示时间变化的某种特点。室内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反出室空气一般尚可。指出应进一步采取得力的环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皿沉降法对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真菌和总菌的浓度分别为7448CFU/m^3、782CFU/m^3和9063CFU/m^3,真菌与总菌的浓度比值为8.64%,空气质量处于微污染水平;空气微牛物浓度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微污染和较清洁4个等级;从功能区划看,商业交通混合区污染最重,生活区和工业区空气质量最好;空气污染微生物主要为G^+球菌和交链孢,其次还有少量芽孢杆菌和青霉、曲霉、毛霉等。  相似文献   

15.
日本ミドリ安全开发的高精度携带型浮游菌采样器 ,能高效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进行培养 ,可测定空气的污染程度。该采样器用吸风机吸入空气 ,将浮游菌固定在培养床上 ,不受测定场所环境条件的影响 ,误差小。用枯草菌芽胞验证表明 ,过去自然落下采集器捕集效率为 10 %左右 ,此采样器则达 99%。日高精度浮游菌采样器@洪蔚  相似文献   

16.
庐山旅游区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庐山风景旅游区空气微生物含量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空气微生物含量平均值为139.8CFU/皿(21976.6CFU/m^3),已达我国都市城区中度污染程度,个别测点已达严重污染程度。通过分析庐山空气细菌、真菌及总的微生物含量的空间分布及昼夜变化特征,认为空气微生物含量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测定锅炉排尘浓度时,需要测定过剩空气系数的大小,以说明锅炉工作状况和对排尘浓度进行比较.1.x系数的概念和产生的基础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可燃成份与空气中的氧不可能有理想的混合,或者说空气  相似文献   

18.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了解南京某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污染状况,采用苏码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该县不同功能区空气中的VOCs,探讨了其可能来源并采用国际公认的评价模型,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和完善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对徐州市区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开展了全面详细的探查,弄清了市区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规律,填补了徐州市空气监测数据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空白,为开展空气有机污染物的调查和监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中15种酞酸酯(PAEs)夏季和冬季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酞酸酯污染水平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酞酸酯的功能区差异,15种酞酸酯在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以及DBP和DEHP在夏冬两季中的污染特点,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基本说明了天津市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污染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