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北山地槽褶皱带马莲井复向斜中。区域出露最老的地层为晚元古界星星峡组。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第一段至第三段。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及页岩,次为沉积凝灰岩。  相似文献   

2.
210金矿区位于星星峡东南约20km处,有312国道(包括原兰新公路在内)穿越其间。金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是在天山地槽与北山地槽交界处的北山一侧。对本矿区的地层时代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不同认识,该区地层在1:助万地质图上划定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中组,1981年出版的西北地层表将本区地层定为下H叠统菊石滩组,1985年704队在210矿床以北约5km处,在千枚状沉积粉屑凝灰岩中,取全岩Rb-Sr等时线样一个,测得其年龄为361。IMa,据此将本区的地层改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1993年8月,章根根、陈南生、彭绍松、马力等在312国道3355.3(m处的公路…  相似文献   

3.
<正> 本矿床为产在石炭、二迭系碳酸盐沉积建造中的一个铀矿床,属于碳-硅-泥岩类型。铀矿化严格受层位和构造破碎带的联合控制,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梓门桥段下亚段(C_1dZ~α)和上二迭统龙潭组中段(P_2L~2)地层中。含矿层的沉积(音页)律表现为粉砂岩—页岩—含泥炭质灰岩(及白云岩)—页岩—粉砂岩,为氧化-还原交替变化的沉积环境。同时,铀的富集与破碎带的宽度和破碎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辽西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陆相湖泊沉积火山凝灰质泥页岩中保存的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带羽毛的骨架化石,展现了鸟类演化早期阶段的性别差异(即,性二态)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生存于约140Ma前如鸡大小的古鸟类已与现代许多鸟类一样,雌雄个体差异不仅明显反映在羽衣和骨相上,而且还可能表现在行为上.  相似文献   

5.
铜陵地区五通组厚层石英砂岩以上,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之下,以泥页岩为主的碎屑岩,长期以来被视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由于该组和其上的黄龙组是铜陵地区铜、铁和硫铁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故早为众所瞩目。1982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21地质队,为解决该组的层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揭露,在钟鸣东南金榔乡山墈汪笠帽顶工作时,在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中发现了几块植物化石,经李汉民鉴定,此种植物为古羊齿(Archaeopteris),是晚泥盆世最具特征的植物化石之一。为了解决该套地层时代问题,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21地质队联合对区内该段地层作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香港中侏罗世屯门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质熔岩、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夹少量凝灰质砂岩组成。其中凝灰角砾岩初期曾误认为是沉积砾岩。1990年香港地质调查组重新研究后,确认是火山成因的凝灰角砾岩。按岩相分析,屯门组火山岩可分为火山通道相安山-英安质熔岩和爆发角砾岩,还有爆发空落相凝灰角砾岩。火山通道相又可分为火山颈相和岩墙相,分布在屯门组东西两侧。在青山东麓,出露一列NNW向呈断续、线状分布的火山颈群。近年来新出版的《香港地质考察指引》和《香港工程地质实践》等地质著作仍将该区爆发角砾岩误认为是沉积成因的砾岩,在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上造成混乱,导致不应有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本文综合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世界各地同类火山岩的特征进行对比,确证火山通道相爆发角砾岩的存在,并发现呈线状分布的古火山颈群。  相似文献   

7.
赣南牛岭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矿化产于马岭岩体南西外接触带上泥盆统三门滩组砂岩中,北东向再里断裂、野坑山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共同构成矿区的构造格架,花岗岩体"超覆"于上泥盆统地层之上。野外调查表明,野坑山断裂走向为NNE-NE,倾角70°~87°,构造面平整,见水平擦痕,构造带由胶结松散的构造角砾岩组成,具有矿后新构造特征。根据牛岭矿床层控成矿特点和野坑山断裂左行平移性质,认为野坑山断裂东盘与西盘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剥蚀程度,是牛岭矿床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八卦庙金矿床是南秦岭印支褶皱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其赋矿层位是中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建造。通过对其容矿岩石的矿物组成、形成的构造环境、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及金主成矿期脉石矿物铁白云石和石英的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的系统研究后认为,容矿岩石、NWW向的断裂构造、深部岩体的热动力作用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金的物源是深部的富金层,围岩也带入了部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9.
厂坝铅锌矿床中钠长石岩的产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为中泥盆统成矿流体在海底沉积和交代围岩形成的典型热液沉积岩——钠长石岩,其物质来自矿体的下状沉积地层柱和海水。该沉积岩在后期的强烈变质改造过程中,发生了重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对北乌拉尔山东坡泥盆纪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的大量岩矿鉴定,旨在查清泥盆纪时期大陆的成分特点,结果表明,在27个样品中有1—7粒自然金。已研究过的碳酸盐剖面,是从下泥盆统洛  相似文献   

11.
<正> 本矿床是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一整套碳酸盐-硅质岩中。矿床上部为D_3~3页岩,围岩为泥灰岩、D_3~2大扁豆灰岩、小扁豆灰岩、细条带灰岩、宽条带灰岩、D_3~1硅质岩。上述地层中夹有炭质页岩。矿床受区域三级北西向压性褶断带和四级北东向裂隙、及北东向与北西向层面裂隙交汇部位所控制。 一、矿体形态特征 矿床位于倒转背斜部位,背斜东翼平缓,倾角25°—50°;西翼陡,倾角70°至倒转,由于轴向转折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 丹池盆地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一在加里东构造层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狭长型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发育曾被人们称为“南丹型”的台盆相沉积。 由于该盆地泥盆系地层的典型性,且其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所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前人已在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矿源层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相对而言,对地层的沉积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方面的研究很薄弱。本文从沉积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方面重点对丹池盆地上泥盆统地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江西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塘边组和莲荷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认为其主要为一套洪冲积扇-辫状河-滨浅湖相沉积;研究了永丰-崇仁盆地晚白垩世沉积与构造的耦合过程,识别出3个构造-沉积演化期,即河口期、塘边期及莲荷期。河口期在剧烈断陷拉张作用下发育河流-冲积扇相沉积;塘边期构造相对稳定,断陷拉张作用减弱,发育河流-湖泊相沉积;莲荷期构造以盆地西北侧地层相对隆升为主,发育河流-冲积扇相沉积。本文认为永丰-崇仁红盆的形成和演化明显受到构造运动、气候及物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灵宝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之间,是豫西北一系列北东-南西向断陷盆地之一。盆地内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厚约2000m陆相碎屑岩夹泥灰岩、薄煤层沉积。本文根据盆地内的恐龙蛋、介形虫、腹足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孢粉等,将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白垩统枣窳组、上白垩统南朝组、古近系古新统-下始新统项城群、中始新统川口组、上始新统庄里坡组及新近系上-中新世(组名暂未定)等6个地层单元。研究表明:下、上白垩统之间及其与项城群之间为不整合或超覆,上-中新统与川口组或庄里坡组为不整合接触,整个地层是一套河流相沉积、局部洪泛洼地或小浅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南京附近吕家山一带出露的一套中生代地层,李毓尧等(1935)曾将其中的砂岩层划为侏罗系象山层,而将其南侧之紫红色砂页岩、灰岩误划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系及中石炭统船山灰岩。196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在测制1:5万南京,汤山、上党幅区测报告中,将上述石炭纪地层改划为下一中三叠统青龙群及上三叠统黄马青组。1977年,安徽省区测队在1:20万南京幅区调报告中,又将上述地层改划为中三叠统徐家山组。 1985年,杨松生,蔺雨时发表“南京附近的高骊山组”一文,复将上述紫红色砂页岩划为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并在上部的灰色砂泥岩中采得一些植物化石,定其为古生代之属种:Suble pidodendron sp., Archaeocalamites sp., Calamites sp., Sphenophyllum sp., Loncho pteris sp., Rhodeas sp., Pecopteris cf. plumosa,Mario-  相似文献   

16.
贵州独山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动力热液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山锑矿田位于独山箱状背斜核部近倾伏端,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控制,其半坡式锑矿呈脉状产于下泥盆统、志留系碎屑岩的陡倾斜断裂中;其巴年式的锑矿呈层状产于中泥盆统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层间滑动带中。成矿温度低,矿石组分和围岩蚀变简单,锑主要来源于下伏地层,硫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构造动力成矿作用导致锑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为一典型的构过动对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诺尔特地区火山岩赋存于上泥盆统忙代恰组及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 ,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 ,主要是酸性陆相火山岩 ,是诺尔特地区中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的研究表明 ,火山岩形成于新陆壳演化阶段 ,泥盆纪火山岩是固结期的产物 ,石炭纪火山岩是固结期→弛张期→活化期演化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正> 金窝子金矿位于星星峡以东约30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北山褶皱带马莲井复背斜。岩体产于二叠纪(?)的沉积火山碎屑岩及碎屑岩互层的南面,两者呈构造断裂接触。岩体长约4.5km,宽600m,出露面积约2.7km~2,呈似透镜状向西倾没,岩体K-Ar年龄为375Ma金窝子岩体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及有关参数列于表1、表2。与同类岩体相比,本岩体  相似文献   

19.
新疆马热勒铁金矿床特征及其流体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热勒铁金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间的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呈脉状 ,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矿石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毒砂、辉铋矿、磁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组成 ,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金矿成矿主要经历黄铁矿—石英—金、石英—金属硫化物—金、石英—碳酸盐—金三个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含金建造。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 ,成矿温度为 16 0℃~ 2 80℃ ,成矿压力为 (73.4~ 12 1.9)× 10 5Pa ,成矿时成矿流体pH为 4 .2 0~ 5 .0 1,呈酸性 ,Eh为 - 0 .6 6~ - 0 .4 5eV ,属还原环境 ;流体为Na+ —Ca2 + —HCO3 -—Cl-型体系和Na+ —Ca2 + —HCO3 -—SO42 -—Cl-型体系的酸性—弱酸性流体 ,流体中成矿物质金主要以[AuCl2 ]-、[Au(HS) 2 ]0 等络合物形式存在并运移 ;流体的溶液来自岩石建造水、古大气降水及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水。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成矿流体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古大气水不断加入、成矿流体与围岩的蚀变反应等引起成矿流体周围一系列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是马热勒铁金矿床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44-251
通过精细的生物地层学工作,从时代和生物群组合入手,重新厘定了志留-泥盆系各时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时序,在卡拉麦里碰撞带南缘建立较为合理的地层序列。研究认为,该区中-上志留统白山包组第一段可建立扭图瓦贝(Tuvaestrophiasp.)-薄扭贝(Leptostrophiasp.)-原始戟贝(Protochonetes sp.)生物群组合,第二段可建立大型图瓦贝(Tuvaella gigantea Tschernyschew)-近平无洞贝(相似种)(Atrypacf.depressa Zhang)-盖嘴贝(Stegerhynchus sp.)生物群组合,第三段可建立大型图瓦贝(Tuvaella gigantea Tschernyschew)-拉氏图瓦贝(Tuvaella rackovskii Tschernyschew)-扁平薄皱贝(Leptaenacf.depressa)-新疆高面石燕(Tannuspirifer xinjiangensis Zhang)生物群组合。上志留统老沟组可建立小鸽小无洞贝(Atrypellacf.columbella Barrande)-单褶准无窗贝(Athyrisinacf.uniplicata Grabau)-安嘎西盖嘴贝(Stegerhynchus angaciensis Tschernyschew)生物群组合。顶志留统-下泥盆统红柳沟组可建立肥厚灌木孔珊瑚(Steatothamnopora sp.)-沟孔珊瑚(Striatopora sp.)-拟灌木孔珊瑚(Parathamnoporasp.)动物群组合,下-中泥盆统卡拉麦里组可建立中华薄腔贝(相似种)(Leptocoeliacf.sinicaSu)-肠状珊瑚(未定种)(Enterolasmasp.)-双锥珊瑚(未定种)(Diplochonesp.)动物群组合,上泥盆统克安库都克组出现先鳞木(未定种)(Prelepidondronsp.)。志留-泥盆系生物地层单位时序的建立,对研究卡拉麦里碰撞带及志留-泥盆系地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