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种类与群落类型繁多,已建立的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各类重要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及自然遗迹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类型、分布、管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结合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分布特点,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制约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至2008年12月长江流域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827个,保护区总面积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1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流域初步形成了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长江流域水力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区,而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分布区在长江上游地区,因此长江上游区水电开发需关注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景观面积大,斑块数也多,是主导景观类型;但是,由于受到人类的干扰,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非连续性.居民点、农田景观破碎度较大,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0.817 25,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0.922 34,类型周长多样性指数为0.962 58,该区域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景观改造和利用,提高景观多样性.通过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确定该区域景观生态保护核心区的面积1771.3.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69%;景观生态保护缓冲区的面积2 874.06 hm2,占总面积的53.05%;景观生态开发区的面积772.77 hm2,占总面积的14.26%.最后提出了该区域景观生态化设计意见.  相似文献   

3.
截止 2 0 0 3年底 ,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区 1999个 ,保护区总面积 14 3 98万公顷 (其中陆地面积 13 975万公顷 ,海域面积 60 3万公顷 ) ,约占国土面积的 14 .4%。与上年相比 ,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了 2 42个 ,面积增加了 110 3 .1万公顷 ,增长率分别为 13 .8%和 8.3 %。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2 6个 ,面积8871.3万公顷。 2 0 0 3年新批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8个。2003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基本上确定了保护区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构架,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功能分区不合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导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降低,社区矛盾激化。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正确合理地功能分区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式,同时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源—汇系统理论对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分区。新的功能分区方案与原有功能区划相比,核心区与缓冲区面积扩大,所占比例分别由17.2%和23.9%上升到38.46%和29%;实验区面积比例由58.9%下降为32.54%,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划入实验区,有利于保护区实行严格的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5.
农村地区是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主要保留地,同时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分布区。农村地区的机会成本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成本,是影响保护区空间分布的潜在驱动因素。该研究从县级政府视角剖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决策机制,利用2005—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分布的影响,并按照保护区所在区域和级别进行分类讨论,探讨机会成本对保护区个体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机会成本是决定保护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机会成本和保护区面积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机会成本每增加1%,该地区保护区面积将减少0.679%。(2)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面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西部和东北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面积影响不显著。(3)机会成本对地方级保护区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国家级保护区面积影响不显著。(4)随着机会成本的提高,自然保护区个体规模有缩小趋势,能够缓解机会成本的压力,但保护区生境面临破碎化风险,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中国在进一步优化保护区布局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区机会成本对保护区建立和管理的影响,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多功能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审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将生态保护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对象纳入保护体系;同时,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以缓解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是以藏羌民族集居为主的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生态资源中心。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率低。由于早期建立保护区指导思想的制约,现已建立的多数保护区的规划缺乏系统科学性,依然存在来自区域内部居民和外部经济活动对其的破坏。研究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四川瓦屋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一直未见报道,作者于2015年5月22-28日对保护区内主要干、支流进行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种,共57尾,隶属于2目3科3属。采集到的鱼类均为本地种,其中,鲤形目2种,鲇形目1种,分别占鱼类物种数的66.67%和占鱼类种数33.33%。保护区鱼类主要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组成,兼有青藏高原类群组成。属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1种,占鱼类种数的33.33%;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占鱼类种数的33.33%。保护区鱼类从适温性、栖息水层、食性等方面分别属于不同的生态类型。目前,保护区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主要是滥捕乱捕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以上威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动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利剑:打破等级“终身制”日前,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制定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并将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的定期评估和执法检查,是《办法》的主要内容。管理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管护设施状况,保护区面积和功能分区,管理规章、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资源本底、保护及利用情况,科研、监测、档案和标本情况,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情况,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管理经费情况等。评估结果将分为…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和制图分析,研究1983~2013年南洞庭湖区万子湖湿地和鱼类生境景观变化及其人为驱动,结果表明:湿地洲滩面积由1.410×104 hm2增加到2.135×104 hm2,敞水面面积由1.363×104 hm2减少到0.631×104 hm2;芦苇洲减少,但林地由0.056×104 hm2增加到0.728×104 hm2并扩展到保护区核心区;新增泥围21个、网围10个,引淤、沥水排水设施长度增加了201.71km。人为干扰对景观变化有极大影响,其中引种意大利杨及芦苇改变了地形和群落结构,挤占了自然演替条件下应有的草洲景观空间,使鱼类产卵、索饵的适宜生境减少;泥围作为有害渔法,与网围都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占据了草洲、洼地等鱼类产卵、索饵的适宜生境;引淤渠建设使大面积湖泊快速淤积成洲,将水生生态景观转变为大多数时间干露的以陆相生态景观为主的水陆相生态景观,鱼类生境被压缩,并对南洞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继续发挥促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湖流域土地总面积36 895 km2,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部分区域,其中,江苏占53%,浙江占33%,上海占14%。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按下垫面可以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4种类型。采用2005年土地详查数据与上次防洪规划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耕地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下垫面,占土地总面积的36.6%,建设用地占土地占面积的23%,与耕地的矛盾十分尖锐,水域面积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14.5%。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面积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地区在太湖流域江苏部分,两省一市建设用地均有30%左右的增长幅度,土地围垦得到有效控制,水域面积略有下降。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效益驱动与土地管制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占全流域面积的5.74%,比我国自然保护区 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低1.9个百分点。保护区数量在80年代增幅最大,面积在90年代增幅最大,这种不同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护区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建立较多的大保护区,保护较大的生态系统。本流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与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性和珍稀特种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生态系统类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长江一线以南,形成4个明显的集中分布地带。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在川西高原、川黔湘接壤带和鄱阳湖附近比较集中。川西南滇西北、川西高山峡谷区、川鄂湘黔接壤区、南岭山地北部等6个区域成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的关键区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注意资源植物的持续利用、防护林的质量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鄂西北地区的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结构,于2007~2012年先后对鄂西的八卦山自然保护区、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南河自然保护区、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及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鱼类79种,隶属4目15科51属。鲤形目鱼类为6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群,共56种,占总数的70.89%。6个自然保护区的鱼类食性和生态类群相似,鱼类食性均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草食性鱼类较少;定居性鱼类占主体,河湖洄游性和喜流水性鱼类较少。渔获物分析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D)最大,为2.60,八卦山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最小,为0.91。多样性分析表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_c值和β_R值均比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_c值和β_R值小;处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相似性系数(C_j)较高,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较低(C_j),这很好的诠释了处于同一水系的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环境上的连续性,而处于不同水系的自然保护区之间出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化隔离。目前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该地区鱼类最大的威胁因子,建议强化渔政管理,并建立鱼类人工繁育基地,以减缓水电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保护区是应对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措施,然而保护区内部及其周边社区则受到保护区管理工作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主要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与该保护区相邻的9个自然村内的172位当地农民。结果表明,54.8%的被调查者认为保护区对其家庭和生活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而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限制资源的利用、忽视其生存利益和野生动物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议保护区的社区管理工作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将旅游收益按照贡献量合理分配给当地社区,为当地社区开发新的替代性经济来源,加强对周边社区在管理政策、具体措施、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环保教育,建立社区共管制度,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发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旅游是保护区的重要发展方式。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3S技术和景观指数,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3 a来,保护区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疏林/灌丛、耕地为净减少,而林地、冰雪/裸岩、建设用地、水域为净增加;从转出的比例上看,建设用地最大(13207%) ,其次是耕地(100%)、草地(606%)、疏林/灌丛(535%)、林地(447%)、冰雪/裸岩(321%)、水域最小(207%);在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到1997年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到2007年则有所恢复。总的来讲,采伐活动与自然恢复之间的综合作用是九寨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旅游业发展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旅游发展促进了保护区整体植被的恢复,但也增加了景区内的建筑用地面积,改变了景区局部地区的植被格局。只有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对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才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是我国唯一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草原保护区,从草地资源利用、保护区管理和经济社会不同角度分析了保护区草原大面积退化的成因。以退化草原恢复为目标,对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进行了新的规划.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由原来的0.17%增加到新规划的6.85%。以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白音锡勒牧场为研究区.利用2004年8月TM数字化磁带数据,在估算出白音锡勒牧场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基础上,划分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个等级,针对不同退化等级草场制定出不同的牧草产量利用率。并计算出以退化草原恢复为目标的草原合理放牧强度、相应面积和载畜量,结果为研究区平均合理放牧强度为43只标准羊单位/km^2。白音锡勒牧场2003年平均放牧强度为86只标准羊单位/km^2。最后提出应改变锡林郭勒草原单一的畜牧业经济机构,“以工养草”;大力扶植牧民从事生态旅游和针对不同退化等级草原制定合理的载畜量等实现保护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岩溶山区是我国典型的人地关系脆弱区,其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岩溶总面积42. 62×104km~2,其中又以黔、滇、桂三省(区)最为集中,其裸露和覆盖的喀斯特面积达32. 06×104km~2(相当于全国国土面积的0. 3%),占三省(区)土地总面积的39. 71%(1)。但该区域贫困人口却占近全国贫困人口总量的1/2,而且主要分布在农村区域。因此,科学的揭示这一地区农户生计方式及其与土地环境退化的相互关系,对于探索并构筑人地关系和谐的农户生计方式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开展森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应用RS和GIS技术,并结合小班调查,对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景观生态敏感度和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中,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6%,主要包括荒山、废弃采石场和少量灌木林地,应尽快进行生态恢复。中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35%,主要为水域、农田、部分苗圃和建设用地,可重点开展森林植被恢复和景观建设。低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19%,主要是森林覆盖区域、部分苗圃和居民点,应重点加强保护。一级视觉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沿道路两侧坡度大于20°的近景带,应以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为主。二级视觉敏感区主要是坡度较小的近景带和山体的中、远景带区域,可视性强,应重点开展景观改造。三级视觉敏感区主要是中、远景带中的平坦地带,包括农田、苗圃、居民点等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在不影响整体风貌和视觉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四级视觉敏感区为不可见区域或低可见区域,坡度大,可及性差,不宜规划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展森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应用RS和GIS技术,并结合小班调查,对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景观生态敏感度和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中,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6%,主要包括荒山、废弃采石场和少量灌木林地,应尽快进行生态恢复。中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35%,主要为水域、农田、部分苗圃和建设用地,可重点开展森林植被恢复和景观建设。低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19%,主要是森林覆盖区域、部分苗圃和居民点,应重点加强保护。一级视觉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沿道路两侧坡度大于20°的近景带,应以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为主。二级视觉敏感区主要是坡度较小的近景带和山体的中、远景带区域,可视性强,应重点开展景观改造。三级视觉敏感区主要是中、远景带中的平坦地带,包括农田、苗圃、居民点等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在不影响整体风貌和视觉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四级视觉敏感区为不可见区域或低可见区域,坡度大,可及性差,不宜规划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4年6月和12月在怀洪新河太湖新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场调查数据,对保护区生境及渔业群落进行了研究。保护区主要水质指标达到Ⅲ类标准,TN为制约因素。保护区共分布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4种,其中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分别占41.67%、33.33%、16.67%和8.33%。现场调查共采集到鱼、虾类37种,包括鱼类33种、虾类4种,分别隶属于8目15科35属。群落结构以淡水定居性物种及杂食性物种占优,夏季优势种为日本沼虾、红鳍原鲌和刀鲚,冬季为鲫、鲢和鳙。夏季各种网具中采集的渔获物均重变幅为0.12~114.32 g,冬季为4.07~696.70 g。保护区成鱼(虾)资源密度为20.18万尾/km2和10 440.8 kg/km2,幼鱼资源密度为534.58万尾/km2和587.8 kg/km2。冬季资源密度显著低于夏季,数量及重量密度仅分别为夏季的6.94%和30.93%。基于渔获尾数的多样性特征值为:丰富度指数(R)3.812 0,信息指数(H’)1.496 0,优势度指数(D)0.409 9,均匀度指数(E)0.124 0。克氏原螯虾在保护区内广泛分布,对其危害性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约88.1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31.77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为17.85亿元;固碳制氧效益为3.41亿元;净化环境效益为7.56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为5.32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22.25亿元.本研究计量指标及计量方法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基层工作人员及类似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