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是城市预防突发灾害的重要部分,建立适应园区特征的评估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及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综述了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研究进展,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化工园区为评估对象,建立了适应该园区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估模型。结合专家打分的方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及分级。评估结果表明: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评估等级为“一般”,当务之急是加强应急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对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园区在突发事件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灾后重建能力,对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应急管理阶段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灾害应对水平的重要手段。应急能力评估指标的构建不能偏颇,应该反映应急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应急管理阶段为基础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突发事件应对以及灾后重建3个一级指标系统和11个二级指标系统,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应急能力评价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轨道交通应急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灰色聚类分析对轨道交通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传统灰色聚类分析计算复杂、繁琐的缺点,在对二级指标的评价中对聚类指标规范化,采用区间化白化权函数进行简化处理,然后对得到的一级指标综合值再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在多层次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现有评价方法的精度,提高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构建基于改进赋权法-云模型的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针对地铁站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根据地铁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从应急管理4个环节出发,确定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熵权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云模型理论建立地铁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以西安地铁某站为例开展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显示:西安地铁某站的应急能力评价结果为“应急能力良好”,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这为西安地铁站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电网设施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下的灾害应对能力,结合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行业特点,从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构建了电网基础设施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3个层次,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及30个三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并以某变电站为例,利用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借鉴国外标准,将应急能力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差4个等级,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其应急能力等级属于"良好",基本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Delphi法和最小判别的应急能力逐级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应急能力评价模式中没有充分考虑最差的关键性指标,而该指标往往又决定着应急工作的成败这一问题,设计基于Delphi法和最小判别的应急能力逐级评价模式。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周期为基础,建立应急能力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首先通过Delphi法确定第三级指标的评判以及相应的权重;然后以第三级指标为基础计算第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最后,应急能力的最终评判和第一级指标的评判分别由下级指标通过最小判别法确定。实证表明,该模式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充分考虑了关键指标中的最差指标对应急能力的影响,既有利于应急部门充分重视应急管理的薄弱环节,又有利于逐级查找影响应急能力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从事前检测、事中处置、事后恢复3个维度,构建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运用粗糙集(RS)计算与约简评价指标权重,引入服务管理中重要性-表现性分析(IPA),将评价结果显性化、可视化,提升评价结果的可展示性、易理解性。研究表明:基于RS-IPA的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救援水平一致,通过预警能力、救援水平、善后恢复能力等关键因素监测,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从而有效提高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急能力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危险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能力进行安全评估,可以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事故应急能力的总体水平。作为综合性的安全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在安全研究的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通过介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能力及其评估要求,分析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的现状,提出了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论述了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集的建立方法和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模型构建方案,初步建立起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间数层次分析法的机场应急能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发现机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机场应急管理水平,对机场应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机场应急能力评价幂指数模型。通过研究机场应急管理过程,对应急管理全周期进行任务分解,并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建立机场应急能力递阶结构模型。针对专家群给出的判断矩阵元素实际落在一个区间里,使用一种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能力的权重进行计算。对南方某机场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对机场应急救援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同时还可以找出机场应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指标,从控制事故致因角度出发,得到6个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一级影响指标和32个二级影响指标。为了解决传统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随意性大、计算结果不可预测的问题,通过考虑专家自然属性权重和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所得影响指标的权重进行研究,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化学工业园区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的计算方法可快速计算各影响指标权重;一级影响因素中,人员组织建设和预案及制度建设最为重要,应急基础保障、应急技术支持和指挥协调建设其次,事后处置重要性最低;该化工园区的应急管理能力“较好”。研究成果可为管理者认识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水平,有序开展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P方法的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社区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特殊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开展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分析化工型社区事故危险性和应急特点,综合考虑社区事故应急能力的各类影响因素,构建化工型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网络分析法对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建立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并利用网络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将较好地考虑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反馈关系的特点,从而提高对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电网的各类突发事件,提高电网系统的应急能力,对电网系统的应急能力进行定量评估,提出完善的电网应急能力评估体系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电网企业A的应急能力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电网应急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评估结果建议电网企业A应急能力各环节的优化顺序为应急预防、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应急准备,且重点优化电网可靠性和调度及二次系统。运用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对电网系统的应急能力进行定量评估,为电网系统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氟化物泄漏事故特点,从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教育培训等6个方面,建立了氟化物泄漏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进行分析。基于各项指标权重结果,对影响氟化物泄漏事故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提高其应急能力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反映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过程,在分析城市要害设施系统构成与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基础上,提出从充分性、精确性、抵御性和及时性4个维度评价应急能力的思路,建立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结合集对分析(SPA)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VFRM)构建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的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实证分析某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发展现状。实证表明:该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呈现“波浪式升高”的动态发展趋势,灾害抵御能力是构成综合应急能力的主要方面;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排序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的评估结果稳健、可靠,能够有效反映城市要害系统综合应急能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力应急救援队伍能力传统评估方法未考虑指标数据类型多样化和权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基于二元联系数理论构建1种改进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研究队伍能力基本属性和动态变化情况,从人员配置、队伍管理、装备配置及实战情况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二元联系数理论统一指标数据类型,结合AN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某省3队为例进行TOPSIS综合评估,并与AHP-TOPSIS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队能力水平排序为B>C>A,且ANP-TOPSIS比AHP-TOPSIS更贴合实际,能真实反映队伍能力及薄弱项情况,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冯凌杰  陈晓勇  马栋梁 《安全》2019,40(6):19-23
为更好的预防与控制城中村火灾风险,本文将事故树、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FTA建立AHP模型,从防火能力、灭火能力、安全疏散能力、安全管理水平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分析评价城中村火灾风险安全等级,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有利于城中村火灾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提高城中村火灾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校和科研部门中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多、运行管理复杂,故对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和方法难以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解决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总结和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对多个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综合评价矩阵,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算子的模糊数学方法得到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的结果集。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评价,分析得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客观、系统地评估桥梁安全状况,提出三标度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的集成评估方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桥梁安全状况的评估指标,进而建立桥梁安全评估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并形成桥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其次,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桥梁安全评估体系进行分层次模糊综合评估。结合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和模糊综合评判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桥梁安全状况分值,参照评语集得出桥梁安全等级。最后,将该集成评估方法应用到江坡头大桥工程实例中,评估结果与现行规范一致,体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历史街区的防火韧性,推进韧性城市的建设,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搭建3级评估框架;结合指标选取原则,从外部环境刺激、内部潜在风险、组成成分价值、组成成分特征、消防救灾能力、适应恢复力6个要素对评估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由36个指标项组成的历史街区防火韧性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历史街区的防火韧性宜从系统面对火灾风险的压力、系统自身在受灾时的状态、灾后系统做出的应急响应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该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既可为定量评估历史街区的消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推进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降低在城市突发性燃气短缺应急能力评估过程中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模糊Petri网的城市突发性燃气短缺应急能力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城市突发性燃气短缺应急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准则构建出1个包括5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体系复杂且变迁的权重值缺乏客观性等问题,引入模糊推理算子与层次分析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估体系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评估方法相比,利用模糊Petri网对应急能力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