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应急指挥决策方案的优选问题基础上,将可变模糊理论引入公共安全领域,提出应急指挥方案优选的可变模糊方法。该方法依据指标特征值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模型下的相对优属度向量,并以此进行决策。其特点是模型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结合应急救援实例探讨可变模糊优选方法在应急决策中的应用,并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可变模糊优选理论对于解决优选决策问题可行、有效,有助于指导应急决策实践。  相似文献   

2.
针对门座起重机回转机构故障发生的特点,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门座起重机回转机构状态综合评价模型。引入三角模糊数描述专家的判断信息,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采用基于可能度的重要度排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此判断各评价指标对整个机构的影响程度。邀请专家对列出的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性能予以评价,根据得到的指标评价矩阵和权重矩阵,求出整个回转机构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机构的工作状态和综合性能的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的准确性,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人-机-环-管理系统构建评价指标并确定评价策略,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确定综合评价值并通过实例分析矿井通风系统各观测点的可靠性,对其进行优劣排序并得出可靠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FAHP-MODM可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多风机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优化的模糊群体决策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为了实现矿井通风的系统安全,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的预测分析和安全评价。按目标分层,用分层模糊优选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分层时允许评价因素重叠,从而便于确定目标与评价因素的权重。对矿井通风系统建立了多个设计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群体决策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评判指标的权值,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胡家峪铜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能在安全管理体系的选择工作中做出最优决策,首次建立用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影响企业选择安全管理体系的暂时的、长期的、定量的、定性的等13个指标.简述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集,将待选体系方案的指标因素转换为隶属矩阵,引入二元对比定权法确定定性指标的相对隶属度,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使用MATLAB 7.1工具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各体系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将评判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阐述主要过程和分析结果,得出实例中待选体系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90.66%、53.42%和84.29%,从而确定最适合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突水风险评价是矿井水害预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对矿井的突水风险进行科学与合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了矿井突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比较矩阵的计算确定出突水风险各相关因素的影响权重,并进行权重总排序,找出矿井突水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该评价体系,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对多个定性与定量指标影响的评价进行综合权衡,比较准确有效地反映出矿井突水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州开阳磷矿东翼矿区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台网布置方案的优选问题,基于国 内外学者在台网优化布置时所选参数指标,对微震监测台网在建设、运行和维护阶段的 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多个台网布置方案的静态、动态和定量、非定量指标构建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给出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向量,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模糊综 合评判模型,对初选出的五个台网布置方案进行分析,求解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最 终确定并推荐方案二(综合优越度为0.796)为最优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准 确地确定适用于矿山需求的微震监测台网方案,对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 义。  相似文献   

8.
供配电系统作为化工园区的公用工程,其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引起园区众多企业故障,合理的配电系统评价是化工园区正常运转的保障。首先通过类比基于可拓学的简单关联度动态指标权重等理论,建立基于模糊隶属度的动态权重模型,一方面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权重只随指标得分浮动变化,另一方面实现"理论闭包",即权重求解方法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自身,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求算准则层各指标主观权重,并建模实现模糊隶属度动态权重与主观权重的糅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化工园区配电系统模糊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7.81分,评语为"良好",与经典AHP权重的模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素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管制员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构建管制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数据和隶属度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处理得到指标权重数据;按照评价模型的程序对权重数据和隶属度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管制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管制员综合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评价涉及到许多模糊的、不确定因素.从安全、技术、经济角度出发,选取15个技术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模式识别(FPR)理论相结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法构造最优相对隶属度矩阵以判断样本级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AHP-FPR评价模型.通过对平煤八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的评价实例证明,该模型实用性较强,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判定某高硫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性,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矿山中的黄铁矿含量、装药时间等8个影响炸药自爆的因素进行评价。根据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指标评价区间矩阵Iab、可变范围评价区间Icd和点值矩阵M,利用熵权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并根据指标特征值xij,Mih得到综合相对隶属度矩阵,结合判断准则得出该矿山炸药自爆危险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等级为Ⅱ级,自爆危险性一般,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可变模糊集理论在评价炸药自爆危险性时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非线性系统,具有多变、随机和模糊的特点。应用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很难全面地进行安全评价,为了更好地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进行较为客观的定量评价,需要将一种新的综合集成评价方法运用到评价中。通过深入研究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聚类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理论,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新型综合集成评价法。在此方法中,应用德尔斐法建立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间的权重,灰色聚类法则用来处理专家评分,对于结果的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将不同的理论用于不同的阶段,可以更加全面的考虑矿井通风系统的各种因素,使结果更加准确直观,符合实际。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可靠性,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危险品的多式联运系统风险进行评估,首先在"人、机、管、环"4M理论的基础上,将多式联运中"转运"这一特殊流程考虑进去,以"人、机、管、环、转运"这5个因素作为决策问题中的属性;其次,采用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为决策者的初始决策矩阵赋值,并利用均值-标准差的汉明距离来衡量两个犹豫直觉模糊语言数之间的距离;然后,以危险品多式联运系统中的风险为标准,采用基于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的TOPSIS方法进行不同方案的决策。最后,以磷酸在宜昌-衢州之间的运输为案例,对4种常用运输方案进行风险评估,以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先水路后铁路、先水路后公路、先公路后铁路、先铁路后公路4种方案中,从宜昌到衢州之间先公路后铁路的运输方式所得综合评价值最高,应选择方案3。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评价是现代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对煤矿安全进行有效的评价,综合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的人员因素、地质因素、技术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各项指标。应用广义线性理论和SAS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基于GLM模糊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项指标对应等级的煤矿安全影响权重〖AKω- ij,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同时通过优势比分析各指标的敏感性因子,得出防范指标危险性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该模型依据标准整理数据,操作性强,较准确地得出煤矿安全的状况,为煤矿的安全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充填系统可靠性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通过对影响东庞矿高浓度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主要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随机性、模糊性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充填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隶属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充填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判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此充填系统可靠性为“较稳定”等级.经充填工业性试验开采验证,系统可靠性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是合理有效、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6.
充填材料性能是充填开采控制地表沉陷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克服传统充填材料性能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人为误差较大的缺点,探索将传统正交试验与模糊决策相结合进行充填材料性能优化。基于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S1~S55组充填材料性能优选方案。在综合分析充填材料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充填材料性能优化指标体系,构建AHP-FUZZY模糊综合优选模型对方案进行比选,并分析了正交试验中各因素水平变化对最优方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膏体充填材料性能最优方案为“S4”即水泥含量15%,灰矸比1∶2,质量浓度75%,决策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且“灰矸比”对充填材料性能优化的敏感性程度最高,在实际膏体充填开采中要严格控制粉煤灰和煤矸石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