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天津市农村生物质能源的推广利用.分析评价了农村生物质能源的资源现状.论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开发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结合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今后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与预期效益,并探讨了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对策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舒长根 《环境与开发》1995,10(2):43-45,36
赣州地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但因其些因素影响,有许多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荒坡资源没有得到了开发利用。该文就如何开发利用赣州地区荒坡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充分、合理和三峡工程的负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物坡地农业技术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耕地的法律保护姜爱林陈海秋(湖南省土地局,武汉430070)1耕地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和核心。人类通过劳动,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以适应人类自身的需要。但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资的使用,畜禽养殖业和乡镇企业的污染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带来的生态破坏。为此,应该从环保宣传入手,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倡导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资,实施规模化养殖,鼓励农村废物综合利用,实行资源无害化处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环境监管,注重发展生态农业,从而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6.
略论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爱林  包纪祥 《环境保护》1999,(4):34-35,39
一、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1.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相适应生态环境的恶化大多表现在由于土地资源的被破坏。由于人口压力,引起对土地需求的剧增,从而造成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了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打破了土地生态系统长期存在的良性循环的格局,这已是无容置疑的客观现实。中共中央1993年1号文件指出,要在三大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所谓三大前提,一是控制人口,二是合理利用资源,三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对古今中外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经验教训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奶牛基地发展与红黄壤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奶牛基地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元统计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奶牛基地发展的因素及区域发展对策作了定量分析,并预测奶牛基地发展趋势,提出奶牛生产不同区域的红黄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这为合理开发利用红黄壤资源种草养奶牛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奶牛基地发展与红黄壤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奶牛基地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元统计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奶牛基地发展的因素及区域发展对策作了定量分析,并预测奶牛基地发展趋势,提出奶牛生产不同区域的红黄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这为合理开发利用红黄壤资源种草养奶牛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之滨,是我国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它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地区性合作经济为依托,实行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农村经济体制。国内的一些学者把它称之为“苏南模式”。笔者通过对苏州郊县——吴县农村的调查研究后认为,由于各地环境资源的构成状况不同,开发利用的方式和程度不一,农村生态经济就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发展等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从多方面说明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浏阳农业结构类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建立了区域农业结构类型的划分方法,把区域农业结构划分为8种类型。运用这一划分方法,对浏阳市农业资源、经济与生态结构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浏阳属于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相对发达和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的农业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用定位分析方法分析了浏阳市区位、资源位、经济位和生态位特点,对15种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效益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农业发展现状,针对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品种资源改良与优良农业生物资源的引进、农产品加工及深加工技术、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开发利用技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发展等经济社会诸方面的重大意义,从多方面说明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明武 《环境保护》1993,(2):30-31,45
(二)地下水利用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之需,四川除修建了大量蓄、引、提工程设施广泛利用其地表水资源外,还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据统计,四川每年开发利用地下水,含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居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扩大,这就使得农村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本文对农村环境监测和设计中常遇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危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西部地区的紧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对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水危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西部农业用水危机的基本出路是开源、节流和加强管理,强调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西部农业用水问题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积极发展开发性农业,可以引导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和致富来源,有利于安排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发展商品经济。开发性农业是以资源、市场为导向,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基地化、系列化、商品化生产特点。目前尚未利用或利用不够充分的农业资源还较多,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力,充分开发利用后,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和规模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渐突出.这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态和农村经济,而且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和谐地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必须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本文以广西省为例,通过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对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是在煤形成过程中生成并赋于煤层中的一种高热值洁净天然气,作为中国21世纪内的战略性新能源,其开发利用的前景极为广阔。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开发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和养殖业带来的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导致了原本的"资源"变为了"污染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而且废弃农业物数量巨大但同时它也是可再生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废弃农业物合理利用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对废弃农作物实现生态稳定治理,对发展循环重复利用经济,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