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其生长土壤中的残留特性. 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小麦植株中的降解较快,施药21 d降解率均已超过99%,其中分蘖期比拔节期降解更快,施药14 d降解率已达99.56%,降解规律用指数方程拟合得不够好;毒死蜱在盐碱土中的降解比在通常的生长土壤中快得多,平均半衰期为11.04 d,其中在拔节期比在分蘖期土壤中降解快,降解规律符合指数方程. 毒死蜱在低浓度下降解的半衰期相对更长.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上游河网污染物降解系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污染物在河流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共同作用下浓度会发生衰减,衰减的速率可用表观降解系数表示,其中,仅有生物过程引起污染物浓度衰减的速率用生物降解系数表示.为了探究太湖流域上游河网污染物的降解规律,在20个采样点开展原位实验测算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表观降解系数和生物降解系数,并分析了生物降解系数占表观降解系数的比重.结果表明,太湖流域上游河网高锰酸盐指数、NH+4-N、TN和TP的表观降解系数分别为0.0216~0.1974、0.0152~0.3123、0.0080~0.7870和0.0274~0.5914 d~(-1);生物降解系数分别为0.0083~0.1264、0.0021~0.2138、0.0021~0.0905和0.0110~0.1528 d~(-1).高锰酸盐指数、NH+4-N、TN和TP生物降解系数与表观降解系数的比值分别为19.35%~91.30%、13.85%~99.12%、13.70%~97.78%和3.94%~98.39%.太湖流域上游河网不同河段的表观降解系数和生物降解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生物降解在TN和NH+4-N表观降解中发挥的作用较大,在高锰酸盐指数和TP表观降解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几种芳香化合物对苯并芘在泥浆反应器中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苯并芘在土壤中难于被生物降解,其降解方式通常以共代谢方式进行.本研究考查了几种多环芳烃及2种单环芳香化合物对苯并芘降解的影响.先把几种芳香化合物投入到供试无污染土壤中进行3d的预培养,然后向土壤中加入苯并芘并使土壤在三角瓶内形成泥浆系统,放在摇床上培养.42d的实验表明,用菲对土壤进行预处Ζ理消除了苯并芘的降解滞后期,并提高了苯并芘的降解率.蒽、芘未能改变苯并芘的降解模式,而苯并蒽则相对抑制了苯并芘的降解.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同样消除了苯并芘降解的滞后阶段,且促进了苯并芘的降解,但质量差别未对苯并芘的降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镀铜铁屑作为电极在不同控制条件下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探索研究最佳处理方案。未通电、恒电流、恒电压和脉冲电流四种模式的对比实验表明:脉冲模式下,单位降解COD的耗电量大大小于恒电流和恒电压模式;同时,COD去除率与时间t的线性相关性最好,有利于连续去除COD。因而,在实际操作工艺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脉冲电流模式下向降解液中添加氧化剂能取得更好的降解效果,反应1h时,COD去除率达到84%,色度去除率达91%,降解后废水COD为43mg/L,已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菌株HP3对溴胺酸的降解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HP3降解溴胺酸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值7.0,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基中不含NaCl有利于溴胺酸的降解.在此条件下,溴胺酸的降解遵从负指数模式.葡萄糖和硫酸铵的加入显著地提高菌体降解溴胺酸的速度.不同金属化合物对菌株HP3降解溴胺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HgCl2和AgNO3最显著.菌株HP3能降解化合物蒽醌、1,4,5,8-四羟基蒽醌和1-氨基蒽醌-2-磺酸钠,表明该菌株对底物的降解没有严格的专一性.溴胺酸经菌株HP3作用后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TOC分析表明,菌株HP3将溴胺酸的蒽醌环破坏后利用其中的一部分有机碳.液相色谱检测有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生成.溴胺酸降解终产物分子量为289和290.  相似文献   

6.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降解含硝基苯废水的特性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探讨不同氧化剂和催化剂浓度下Fenton试剂氧化降解硝基苯的作用规律,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不同氧化降解时间后硝基苯的相对残余浓度对反应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硝基苯的Fenton试剂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通过回归求出了各反应条件下的一级速率常数.实验中还发现以Fenton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铁离子的复合物代替Fe2+作为催化剂时Fenton反应不仅取得了较高的催化反应速率和降解效率,而且对硝基苯具有明显的专属性,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可由原来的17.48mg/(L·min)提高到71.22mg/(L@min),反应5min的硝基苯去除率由9.74%提高到91.79%.用人造沸石为载体吸附该物质制成的非均相催化剂同样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另外,在体系中引入紫外光可以促进废水中CODCr的进一步降解,提高有机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7.
杏仁露厂排放废水中氰化物挥发降解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大伟  刘慧君 《环境工程》1995,13(4):10-12,27
杏仁露厂所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其降解以挥发为主,并呈指数衰减。废水中氰化物静态挥发降解72h尚不能达标;而曝气挥发降解仅需24h即可达标。  相似文献   

8.
含水量对垃圾土中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量是影响垃圾土中有机物降解的因素之一,本文根据重庆市垃圾土的成分特点,自配生活垃圾试样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的含水量情况下,由于有机物的降解而引起的垃圾土的质量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质量变化在试验初期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质量变化逐渐减小,至试验后期,质量基本无变化。通过数据拟合可知,质量变化及有机物的降解率呈现指数型衰减规律,降解速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对有机质降解有促进作用,当含水量为50%时,有机物最易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受潮汐水动力作用控制的河口、港湾环境中难降解污染物质的迁移模式.将模式应用于模拟厦门港污染物质的迁移,计算厦门港海域的水体更新期,得到满意的结果.用具有代表性的氯度参数验证模式,表明理论计算值与现场调查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控制下的实验室内静态模拟,研究了稳定塘污泥降解过程中的pH值变化趋势?有机物浓度?淤积时间?温度对污泥降解速率的影响以及污泥降解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污泥降解过程的pH值先降低?后回升,继而趋于稳定;有机物浓度对污泥降解速率无影响,污泥降解速率与降解时间的关系为r∝t-α;温度对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符合Arhenius指数关系式;实验室内的污泥降解符合零级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模拟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泉芳  俞洁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799-1803
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伊红B模拟染料废水降解进行了研究.借助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其降解过程,用酸度计测定了降解液pH的变化,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降解过程中伊红B的形貌并初步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伊红B被降解为CO2、H2O和简单无机盐;在波长为513 nm时,降解110 min后,脱色率达到95%;反应后降解液pH降低,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羧酸类物质生成.通过吸光度值计算得到了动力学常数k=0.0206 min-1,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卡拉胶与明胶包埋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卡拉胶和明胶包埋固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建立以模式染料为标记的降解反应体系,以研究各种条件和因素对包埋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卡拉胶包埋体系中,胶的产品来源、胶的浓度、溶液中的离子、菌量和交联时间等,都会影响包埋颗粒的强度、传质性能、稳定性及降解效率。在明胶包埋体系中,开孔明胶包埋小块的制备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氮磷系阻燃剂作为一类新兴无卤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但其在环境中难降解,紫外活化过二硫酸钠(UV/PDS)高级氧化技术能有效降解结构复杂的有机污染物.为探究氮磷系阻燃剂在UV/PDS氧化体系的降解路径,本研究选取3种典型氮磷系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三聚氰胺(Melamine)及磷酸三苯酯(TPP)为降解目标物.首先利用Guassian模型结合Fukui指数推测了UV/PDS体系中HO?和SO4?-自由基与阻燃剂发生反应的位点及其相应的降解路径,通过分析DOPO及其降解产物的质谱数据验证了所推测降解路径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利用ECOSAR模型进行降解产物的毒性预测.结果表明,各氮磷系阻燃剂键能较低的位点与Fukui指数较高的位点相吻合,UV/PDS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主要通过攻击苯环上的碳氢键(键能较低的位点)来降解氮磷系阻燃剂,DOPO降解的质谱分析数据表明,依据低键能位点推测的降解产物与质谱鉴定结果相一致.同时利用ECOSAR模型评估发现,降解产物毒性普遍低于阻燃剂母体.因此,本研究采用模型预测阻燃剂降解路径与产物毒性的方法便捷有效,可为光催化降解复杂结构有机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多个完全混合式表曝池串联运行而形成的组合式曝气池在中南地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单池有机物降解模式着手,推导得到了组合式曝气池的有机物降解模式,以定量描述有机物在其中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超声场降解水溶液中叔丁醇的行为,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模式。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能够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叔丁醇的去除率随着超声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频率为20kHz、功率为1500W的超声场下,作用80min能够达到90%左右的去除率。反映体系的降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体系的pH值对叔丁醇的降解率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气体的种类对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按照由快到慢的顺序为ko2〉k未作处理〉kN2。在一定的初始浓度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好氧颗粒污泥能有效降解氯苯胺类化合物,然而,其同步高效降解的性能和基质间作用模式尚不清楚。文章考察好氧颗粒污泥体系降解和矿化氯苯胺类化合物的性能,并深入探讨同步降解过程中,各基质间的促进或抑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降解单一氯苯胺类化合物遵循合Luong动力学模型,邻氯苯胺(2-CA)、间氯苯胺(3-CA)、对氯苯胺(4-CA)最大降解浓度(Sm)分别为:678.1 mg/L,837.7 mg//L和819.8 mg/L;好氧颗粒污泥体系能够完全降解和矿化总浓度低于750 mg/L的氯苯胺混合物,各化合物间降解速率符合3-CA>4-CA>2-CA。当氯苯胺类化合物共存时,相互间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其中,2-CA对3-CA和4-CA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后两者混合的相互抑制作用;对于2-CA的生物降解,3-CA的抑制作用小于4-CA。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外源降解菌强化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一株外源降解菌进行固定化降解蒽的研究。结果表明其降解蒽的最适温度和pH值为30℃和7。经海藻酸钙固定化包埋后,其降解蒽的能力明显提高,在100mg/L的初始浓度下其降解率在12d达到86%。在固定化颗粒中加入少量硅藻土细粉可以提高菌株对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降解水溶液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超声波场降解水溶液中甲醛的行为,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表明,超声波降解甲醛能够达到较高的降解率,但反应速率较低。甲醛的降解率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而直线上升,在频率200kHz、功率200W的超声场作用4h后可达到90%左右。反应体系的最佳温度为30℃。在碱性区域甲醛的降解率出现大幅度的增加。溶液中溶解气体的种类对降解反应有一定的影响,降解速率顺序为O_3>空气>N_2。超声波降解甲醛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水中丁草胺的降解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作为试验菌种,对除草剂丁草胺(N-丁氧甲基氯-2′-氯-2′,6′-二乙基乙酰替苯胺)在水介质中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筛选了解淀粉芽孢杆菌降解丁草胺的最佳试验条件,研究了不同初始pH和添加外源腐殖酸对丁草胺微生物降解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丁草胺残留量和降解产物,用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测定了反应前后腐殖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丁草胺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丁草胺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其降解速率和降解效率也越高,碱性条件下丁草胺的降解率明显比酸性条件下高;腐殖酸的加入不仅能吸附丁草胺还能促进细菌对丁草胺的微生物降解,并能影响丁草胺的微生物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20.
梁斌  冯世敏  张永明 《环境工程》2021,39(11):83-88
2,4,6-trichlorophenol(TCP)是一种较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而TCP还原脱氯是其生物降解的关键,该过程通常在厌氧条件下进行。TCP对位的氯离子比邻位难脱除,所形成的中间产物4-氯酚(4-CP)在厌氧条件下很难得到进一步降解。然而,此时将反应体系切换成好氧条件时4-CP则可得到有效降解。基于好氧和厌氧交替可共存的特点,采用垂直折流板式生物反应器降解TCP。相比单纯厌氧降解,厌氧和好氧交替模式可明显加速TCP的生物降解。对于初始浓度为50 μmol/L的TCP,完全去除的时间可从34 h缩短至12 h。该运行模式可缓解中间产物对TCP降解的抑制,4-CP的代谢产物苯酚在好氧条件下可得到迅速降解,缓解了其抑制作用,加速TCP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