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达江 《环境》2011,(7):32-35
2011年4月,有毒物质塑化剂的风波在台湾迅疾刮起,很快刮到世界十数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近期也已查出含有塑化剂的多种食品。这股风波来龙去脉如何?塑化剂的危害又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2.
对华南地区某典型城市工业区和居民区两种不同区域的大气PM2.5中7种塑化剂污染分布特征和暴露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两类区域大气PM2.5中主要以DnBP、DEHP为主,五日平均浓度分别为38.3~42.9 ng/m3、119~144 ng/m3,两类区域的PM2.5中7种塑化剂总体污染浓度水平相当,居民区总体污染情况略轻于工业区.7种塑化剂的成人室外PM2.5呼吸暴露水平范围为0.051 9 ~ 36.8 ng/(kg·d),其中工业区的DEHA暴露水平比居民区的高出一倍,其它的几种塑化剂在两类区域中的呼吸暴露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3.
正天然食品,目前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也没有专门的认证。天然、野生等食品商标,更多的只是商家玩的噱头。纯天然,无污染,零添加剂……如今在市面上,标有上述字样的食品饱受消费者青睐,其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公众的这一选择倾向,自然与国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其目  相似文献   

4.
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砷、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青岛团岛农贸市场的新鲜鱼、虾、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的砷、汞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用于海产品中砷、汞的快速测定。应用生物质量指数法,参照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环保科技》2014,(4):48-48
定义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材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有机(天然)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出来的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品用的一切食品。其主要特点是在其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要求原料产地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农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监总局近期批准了8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标准涉及煤矿和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行业。81项标准中,涉及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有《石膏矿地下开采安全技术规范》、《含硫化氢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和保藏中所用添加剂的种类也日益增多。色素和香精的应用使食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香味。防腐剂的应用使食品能较长时间地保存其鲜度。一些营养素,如维生素B_1、B_2以及赖氨酸等的添加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得到提高。其他一些添加剂,如增稠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疏松剂和抗结剂等,也都是食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此,食品添加剂无疑对食品的多样化、改进食品的色香味和提高食品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  相似文献   

9.
要闻     
中央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活动启动;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宁波召开;8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2009年元旦施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行业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阐述其有效的途径: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标准引进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课程建设;将行业标准引进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和管理;在校园内形成具有行业标准的企业文化氛围;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熟悉行业标准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食品废物的填埋、焚化等处置方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食品废物中蛋白质的提取和利用技术已成为解决当前食品废物的处置和未来蛋白质能源供应问题的关键。该文对近几年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技术及其新进展作了总结;同时归纳了近几年食品废物中的蛋白质利用情况,包括食品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生物活性肽、昆虫蛋白、氨基酸和蛋白饲料等方面;最后,对餐厨垃圾以及食品废物中蛋白质提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983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多个行业标准,目的在于弥补“三废”排放标准的不足、克服指标值一刀切,与生产特点脱节等问题。但是制定的工业行业排放标准,由于存在与排污收费标准不配套,与质量标准功能区不相对应,与综合排放标准实施界限不清,在行业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的特点不够突出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指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我国规定的转基因食品还包括添加剂。由于技术的原因,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发展远远领先于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两种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4.
<正>在"健康"的环境下才能够生产健康的食品。遗憾的是,农药、化肥、工业排放造成的污染使得我们的耕地变得不干净起来,从而影响了粮食、蔬菜、果树的生产。雪上加霜的是,有人仍然继续在动物饲养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污染物质。一些陌  相似文献   

15.
刘建超  胡雍容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1):5408-5417
为探究塑料中化学成分的浸出行为及其生态毒性,以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聚氯乙烯(PVC)和橡胶(CTR)为研究对象,筛选25种有机塑化剂和15种金属作为目标物质,分析其在PVC和CTR材料中的浸出潜能,利用大型溞的急性致死效应和慢性亚致死效应(心率、胸肢跳动和游泳活性)表征了PVC和CTR浸出液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VC和CTR浸出液中共检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双酚A(BPA)、双酚F(BPF)、Ca和Zn的浸出浓度较高。CTR中浸出的塑化剂和金属总浓度分别是PVC的8.8倍和1.2倍,且CTR中浸出的新型塑化剂BPF浓度达到3.51μg/g,显著高于BPA的浸出浓度。对比不同条件下浸出的物质量差异,发现光照能够加速PVC和CTR中DiBP、Zn和Ca等物质的释放,其赋存状态还受到细菌作用的干扰。CTR浸出液对大型溞的急性致死效应明显,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浸出原液的19.1%。慢性暴露条件下,PVC浸出液对大型溞心率、胸肢跳动和游泳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造成大型溞肢体肥大。PVC和CTR等塑料颗粒不断排放,并在环境中累积,其生物毒害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阻燃剂多溴联苯醚(PBDEs)和以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代表的传统型塑化剂(LPs)的逐步禁用或限用,有机磷系阻燃剂(PFRs)等新型阻燃剂及替代型塑化剂(APs)的生产和使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环境污染特征和人体暴露健康风险值得引起广泛关注.目前,灰尘已广泛用于室内环境中PBDEs、PFRs和LPs等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污染特征评估,而关于室内灰尘中APs的污染特征则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广州市42户普通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采集家庭室内灰尘并分析了PFRs、PBDEs、LPs和APs的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PFRs、PBDEs、LPs和APs在室内灰尘中均有广泛检出,其含量分别为593.28~11531.56、13.45~27029.13、40494.83~1154497.16和15365.19~1013352.51 ng·g-1.大多数家庭中,PFRs和部分APs在灰尘中的含量呈现高于PBDEs和LPs的特征,PFRs和APs等新型污染物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需引起高度关注.采用暴露模型评估人体经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对目标污染物的日均暴...  相似文献   

17.
新西兰卫生部已宣布,从2001年12月7日起,将对所有转基因食品,即该食品最终成品中引入了新的DNA或异源蛋白,实行强制标签制度。任何进口和国产的食品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都将要求贴上标签。新西兰食品主管部门在2000年12月上旬根据食品标准法典18款修正案(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法规)公布了以上决定。  相似文献   

18.
有机食品     
《环境》1996,(10)
在当代面临的生态平衡失调、资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食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日趋严重的挑战面前,有机食品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应运而生。所谓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包括谷物、蔬菜、水果、饮料、奶类、禽畜产品、水产品等。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食品。作为生产有机食品关键一环的有机农业,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09,(3):31-31
广州市番禺嘉兴食品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广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全资国有企业,以肉制品加工、冷冻仓储物流为主,月饼生产为辅,集生产、销售、加工、贸易和冷藏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20.
环境激素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环境激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了解安徽省一些行业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本文对安徽省2016年9月-12月开展了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三个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进行统计分析,与长江中下游其他省市生产使用调查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安徽、浙江和江西四省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在均涉及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其中农副食品制造业中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量占较小,除浙江省外,均不足1%;(2)食品制造业中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量占比较高,尤其是安徽省省高达26%;(3)医药制造业中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除安徽省外其他三省占比均超过50%,生产使用量占比也较高,四省均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