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梅  邹兰  李晓倩  车飞  赵国华  李刚  张国宁 《环境科学》2015,36(9):3522-3532
挥发性有机物(VOCs)种类繁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大,是最为复杂的一类污染物.世界各国对其定义以及控制指标有所区别,我国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其也没有统一的定义,控制指标和对应的监测方法也各有不同.通过对国内外现行VOCs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深入分析,提出VOCs的定义应根据"空气质量管理"与"污染源排放管理"关注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生产源头、工艺过程、末端排放、总量控制等不同控制途径,建立的VOCs控制指标体系由10项指标构成;在制订行业VOCs排放标准时,应根据行业生产工艺特点、VOCs排放方式、可能采取的控制措施等,从中选择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和指标(或指标组合).  相似文献   

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铁路边界处铁路噪声的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对城市铁路边界噪声的评价。 2.引用标准 GB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GB3222“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3.名词术语 3.1 铁路噪声系指机车车辆运行中所产生的噪声。  相似文献   

3.
使用云南省2019—2020年上半年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站点数据,对CO和环境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了关联性分析,对CO在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方面的可应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O与环境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特征上相似度较高;在空气质量污染天气过程中,CO浓度区间与空气质量污染等级间的关联度在70%以上.对提升污染天...  相似文献   

4.
中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评价环境空气质量,但该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将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欧盟空气质量指南(第二版)》进行比较,从适用范围、功能区分类、项目指标以及标准限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中国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完善该标准.  相似文献   

5.
空气质量模式中湍流引起的垂直混合与湍流扩散系数K密切相关.为避免针对强稳定边界层计算中可能出现“无湍流大气”(即K=0)的异常结果,模式通过预设最小湍流扩散系数Kzmin,定义了K值的下限.检验表明天津空气质量模式整体模拟效果较好,但02:00—08:00存在系统性偏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天津大气稳定度特征分析和模式评估基础上,利用气象塔和系留获取真实湍流扩散系数,试验性修正重污染期间Kzmin取值,以期探索提升稳定层结条件下天津空气质量模式PM2.5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天津不同大气层结稳定度占比分别为4.91%(强不稳定)、9.33%(不稳定)、18.86%(弱不稳定)、50.29%(中性)、13.00%(较稳定)和3.61%(稳定).大气稳定条件下PM2.5浓度(62.6μg·m-3)相较不稳定和中性条件(38.8μg·m-3)升高61.3%,02:00—08:00稳定大气层结占比显著提升(28.2%),模式对该时段PM2.5浓度模拟存在系统性高估现象(9.3%)....  相似文献   

6.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作为一种成本低、机动性和灵活性高、使用场景丰富的测量工具,近年来在大气环境监测和污染溯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国内外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主要有数据质量评估及数据校准,本研究总结了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校准方法. 根据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搭载平台的移动路径可将其应用分为固定路线移动监测、随机路线移动监测以及可操控移动监测三大类,总结其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个人健康暴露研究、排放源清单动态识别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与固定式传感器相比,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除受环境影响较大外,还受搭载平台的运行速度及振荡幅度影响,且校准困难;②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不足限制了其监测能力,因此应用场景有一定局限性;③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能产生大量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且与其他数据的融合度较差. 因此,应通过硬件或算法升级,以提高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适应更复杂的走航环境,保证数据质量,并与多种数据进行融合,丰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7.
AQI vs API——新老空气质量标准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别用空气质量污染指数(API)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做评价,并进行比较。叙述了测点小时数据、测点日均数据和城市日均数据对应的空气质量及区别。环保部和云南省环保厅分别发布的昆明市空气质量差别是由于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出行和健康,创建便于查询的空气质量显示系统,可以使人们简单直观的了解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逐渐成了人们日常通信的重要工具.本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提出了空气质量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来建设空气质量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从各个区内监测点得到空气质量指数数据,进而将每日各个时段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动态图的方式直观清晰的展示给用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的精准预测,针对与城市空气质量预测相关的大数据种类多、规模大、维度高和生成速度快等特点,在研究城市不同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区域空气质量子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挖掘不同区域空气质量的特征。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群体划分,并利用互信息矩阵从城市功能、地形、气象条件等方面辨识与不同区域空气质量相关联的因素,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测模型。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城市不同区域空气质量的强关联因素,避免由于关联因素的差异性对空气质量预测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要求,为贯彻执行GB3869——83而制定.本标准在内容上与GB3869——83保持一致.通过制定本标准,使执行GB3869一83的现场操作具体化、科学化、规范化,并在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思路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污染控制的基本手段、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随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环境管理思想不同,其制订思路也因时而异,但"服务于环境管理需要"的宗旨始终不变。本研究通过回顾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思路的演变过程,结合排放标准原理与制订方法,探讨了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与空气质量达标计划、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衔接,希望能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排放标准制订理论和方法,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街道峡谷空气质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剑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2-13
介绍了街道峡谷的定义及特征,通过对其空气质量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影响街道峡谷空气质量的因素,选择采样点位及监测技术,探讨了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规律,提出今后街道峡谷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要求贯彻执行GB4200——84而制订.本标准在内容上与GB4200——84和GB934——89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从研究沧州市市区空气质量现状及1991—2000年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入手,对市区空气污染特征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据《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报告还指出,中国面临着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挑战,缺乏系统监测.(据《第一财经日报》1月15日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水平方面出发,介绍了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来源、危害、影响因素等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对车内流场及颗粒物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对于车内颗粒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车内颗粒物研究指明方向,对如何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我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主要会场有北京奥体中心、北京延庆县和张家口市崇礼县.为了模拟分析冬奥会空气质量情况,利用冬奥会同期(2006—2016年2月)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空气质量资料及韩国气象厅天气图资料(2013—2016年2月),分析该时段重污染发生的频次,统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出现概率及污染传输路径,并结合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PQMS),评估不同减排方案对ρ(PM2.5)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6—2016年冬奥会同期,北京奥体中心和延庆县发生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分别为17%和9%,污染发生的风险频率为北京奥体中心>延庆县>张家口市,并且北京奥体中心和延庆县在2月13—16日易出现持续的重污染天气过程;② 2013—2016年2月不利于污染扩散的天气形势出现概率较为频繁,尤其在850 hPa高度和地面,不利天气形势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5%和41%;地面偏南风易将在北京西南方滞留较长时间的污染气团沿太行山输送至北京;③ 冬奥会期间,若于2月2—12日及17—20日将京津冀及周边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在当前的基础上减排50%、2月13—16日减排75%,将可能不出现重污染日.严格控制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是保障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指标变换值表示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形式简单、普适通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适当设定空气指标的参照值和指标值的变换式,使不同指标的同级标准值经变换后的标准变换值差异不大,而标准变换值的对数值的差异更小,从而可以认为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与某个指标"等效"。因此,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的某种类型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数公式都可以用该"等效"指标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公式代替。在满足一定的优化目标准则条件下,采用猴王免疫进化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分别得到优化后对基于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7项空气指标皆适用的对数型幂函数、韦伯-费希纳定律、Γ型分布函数、污染危害S型函数、加权加和型幂函数及参数化组合算子等6个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对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实用性进行了效果检验,其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实际相符合。结果表明:空气质量评价的多种形式的普适指数公式皆具有形式简洁、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添 《环境保护》2006,(10):46-49
气象条件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水平两者的关系十分复杂.如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年周期,很难考察要素在年际尺度上的变化对空气质量水平的影响;此外不同季节空气质量水平及其主要影响气象要素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水平影响研究不确定性的客观因素.因此选择适当的气象要素作为判据是我们能否较好地定量或半定量地考察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长期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要求贯彻执行GB1233——90而制订.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GB1233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