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有关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跨行政区域的公共事务治理上有效的治理手段捉襟见肘,这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跨域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人手,在详细分析三种跨域治理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跨域治理理论的特征,总结出跨域治理理论对我国在此类问题上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楠  朱立琴 《四川环境》2021,(2):208-213
河流治理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问题,而且涉及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在面对严峻的河流问题,探寻其症结所在,探索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则显得尤为重要。河长制作为新时代治理河流的治河政策,对于缓解我国河流治理困境以及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转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河长制的实施背景,从维护河流生态价值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梳理河流治理体制现状,强调研究河流治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通过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论的研究,辨析河流治理的价值取向,并从意识层面出发、从保障与监督机制以及立法协调角度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得出其对维护河流生态功能、维持河流生态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河流管理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有关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跨行政区域的公共事务治理上有效的治理手段捉襟见肘,这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跨域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入手,在详细分析三种跨域治理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种跨域治理理论的特征,总结出跨域治理理论对我国在此类问题上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质量,据据国家和省有关环保法规的精神,对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统一颁发《四川省环境污染治理证书》(以下简称“治理证书”》。第二条凡专门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单位都必须申请领取“治理证书”,持证才能承担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任务。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程中由于有机污染物本身具有可燃性,对生产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因此对VOCs治理系统进行防爆设计是保证生产安全性的关键。本文对常见的VOCs治理工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常见的防爆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VOCs治理工艺防爆电气设计的重点,并结合工程案例,重点介绍了VOCs治理工程中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设计,同时也对于实际应用中防爆电气的采购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VOCs治理项目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VOCs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各油田逐步加大对VOCs的治理力度。长庆油田针对集输系统,VOCs产生源多,成分复杂,排放无规律,在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上的诸多问题,文章对第三输油处生产工艺进行了梳理,采用LDAR等技术对输油工艺开展系统核查,明确VOCs无组织主要产生部位;对治理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合长庆油田第三输油处集输过程的VOCs治理方案,并加以应用,同时对新建及原有工艺流程VOCs控制措施提出整改建议,为VOCs治理奠定技术基础,对长庆油田VOCs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蒋一帆 《四川环境》2022,(2):145-150
借助于区域协同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来克服传统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降低大气环境治理成本,提高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益.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现有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之后,发现京津冀大气治理中存在组织结构分散、地方政府间的各自为政和民众的无效参与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区块...  相似文献   

8.
绩效评价是地方政府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但仍很薄弱的环节。本研究基于综合水资源管理(IWRM)目标原则开发了污水治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并对浙江省污水治理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治理关键是改善自然水体功能。当前浙江省污水治理绩效总体良好,但存在污水处理投资项目运转效率差、农田污灌比重高、东部沿海市污水治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建议今后浙江省污水治理工作应在继续提高自然水体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效率,加强农田水污染防治,并强化对东部沿海市区污水治理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长期相对滞后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是造成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对我国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按照生态文明的规范内涵,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建设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在对已有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现行自然资源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设计资源治理的框架设计填补这些现实需要与主要问题。按照将自然资源系统嵌入动态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并纳入相互影响与关联的思路,本文从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互动、科学的评估体系与信息传递,多主体参与和多中心治理途径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设计了有机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框架的核心内容与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津市外来入侵生物黄顶菊的调查和治理,探讨了黄顶菊在调查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黄顶菊的治理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常抓不懈,并提出了一系列治理黄顶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类,对各类方法的治理原理、特点、效果及应用状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为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30/60目标”对政府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政府治理压力和治理能力的视角探寻其与碳减排的关系,为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中国 30个省(区、市) 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直接效应、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系统考察了政府外部治理压力和内部治理能力对碳减排的协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外部治理压力和内部治理能力均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且内外部治理双重维度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减排效应,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时,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内外部治理双重维度对碳减排的驱动作用因地区分布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是内外部治理双重维度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内外部治理双重维度对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金湖水泥厂对粉尘污染治理工作经验的介绍,提出了水泥厂粉尘治理的众多实用技术、措施,为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开辟了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效率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从地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视角入手,以全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3—2015年各省级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地区间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差异性较为显著。中部、西部空气污染治理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北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则上升比较平稳。②政策规划、碳源、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治理投入表现出双重门槛特征,其中碳源对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影响显著,而以碳为首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主要对中部和西部空气污染治理效率产生影响。落后地区政府应注重产业升级,财政上应对碳税等税目进行征收,产业上应鼓励企业创新,并对落后企业进行倒逼升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内垃圾焚烧飞灰的治理现状,对分子键合TM技术治理垃圾焚烧飞灰的原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对分子键合TM技术在垃圾焚烧飞灰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各市、地、州建委、环保局(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十五年来,我省各部门用于治理污染的资金已达十亿多元,完成了治理工程一万余项。但是,长期来由于对污染治理工程管理不善、部份工程治理技术不成熟和治理工程施工质量差等原因,造成治理效益不高,给环保工作带来了被动。我省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雾化技术对PM_(2.5)的治理机理及特点,分析了PM_(2.5)治理领域主要雾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雾化技术治理PM_(2.5)颗粒物的有效性及对城市PM_(2.5)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是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国内1992—2012年工业GDP、废水治理、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和噪声治理历史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国内工业GDP与工业企业环保责任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废水治理可影响工业GDP的增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废弃物治理过程中的资金、科技转化效率;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能有效带动工业GDP的上升,噪声治理对工业GDP的影响较小。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摘 要:采用生物技术治理某机械制造公司的喷漆车间废气,检测结果表明,生物技术对喷漆废气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甲苯、二甲苯的治理效果分别高达92%、95%,突显出生物治理技术在喷漆废气治理方面的巨大潜力。文章针对生物治理工艺提出了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干法腈纶丙烯腈废气的污染因子及治理难点,提出了吸收与吸附相结合的废气联合净化治理技术,并对影响丙烯腈 (AN) 废气吸收的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了总结,对提高废气治理技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运行表明:丙烯腈废气经治理后可以直接排放,去除率达99.9%,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