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基于熵权的城市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安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从复杂系统视角出发分析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将水资源系统视为一个由资源、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建立了以生命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管理安全为评价指标的城市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熵权法与主观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对天津市2002—2010年的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2—2004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处于不安全状态,2005—2007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8—2010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有所改善,评价期内水资源安全状况整体呈改善趋势。研究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安全状况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鉴于山东省淄博市的特殊情况,并根据淄博市的社会经济背景、水资源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建立了山东省淄博市水资源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4年山东淄博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淄博的水资源处于重度不安全状态,这极大地限制了该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影响水资源安全的因素为万元GDP用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化肥使用负荷、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水资源量、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科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综合权重; 采用率定方程确定各指标的安全度;应用指数合成法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大连市水资源总体上处于不安全状态且不安全状况主要发生在农村.为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协调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的用水问题.本文同时也就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集对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领域引入了集对分析方法,运用熵权并结合总联系度值确定水资源安全等级.构建了包括经济状况、水资源条件、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3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水资源安全标准的制定特点和原则,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水资源安全等级较低,80%的评价结果属于极不安全或不安全等级.区域差异性明显,市区安全等级最高,为基本安全等级;内黄县最低,除2008年为安全等级,其余年份均为不安全等级.水资源安全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全市水资源安全程度有所增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安全程度密切相关,提高区域水资源安全等级,必须从影响因素入手,全面改善用水的各个环节和因素.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方法和熵权理论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概述地下水资源评价就是指对地下水的质量、数量和分布情况做出准确分析和判断。为了大力保护当下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应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应用,可以应用多种水资源评价方式,如均衡法、相关分析法、动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系统的弹塑性及其安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人"对水资源安全系统的作用,明确提出"人"是水资源安全的主体。运用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与塑性内涵。在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范围,推导出水资源安全的平衡方程、相容方程和本构方程,并进而分析了水资源安全系统从安全状态到危险状态的转化过程,即系统表现出的弹性、弹塑性、塑性极限以及完全破坏状态模式,从数学和力学角度描述了水资源安全的机理。当"人"的扰动力大于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界限时,水资源安全系统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即出现威胁水资源安全的问题,若扰动力进一步增大,水资源安全系统就会出现严重破坏或崩溃。  相似文献   

7.
<正>一、安全设施评估针对轨道交通、公路桥梁、海底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设施评测及重大风险排查,包括:安全预评价、试运营前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现状评价、防灾系统测试、控制保护区安全评估、施工安全评估、结构安全评估、地铁与油气管线相互影响评估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准东煤电二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地质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取水来源主要包括矿井开采时的矿坑排水水源和"500"东延供水工程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调水水源;取用矿坑排水水源和调水水源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基本无影响;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极差(Ⅴ类),不宜饮用,且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安全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评价城市水环境安全状况,立足于兰州市水环境和水资源现状,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理论,筛选了5个评价子集共28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兰州市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指标的组合权重,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2010—2017年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7年兰州市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值均处在III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兰州市水环境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其中,2011年综合评价值最高,2017年最低,临界II级。依据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找出了影响兰州市水环境安全的7项控制指标,在不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为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航空安全意义重大,而交叉点安全间隔对航路运行意义非凡。为更好地保障航空器安全,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对繁忙航路上的交叉口提出建立航路实时保护区模型,并求得了交叉点与空速、航线夹角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模型基于速度的正态分布理论,在标准安全目标水平下反求对应的纵向保护区大小;同时根据相邻航空器的相对空速确定侧向保护区大小。并取两保护区中较大者为保护区警戒线。最后,基于该模型进行算例仿真,在保证航路安全的前提下求解实时航路保护区间隔。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在现行航路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现状调查以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可知当前家庭作坊式"企业"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控制住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火灾发生,对其进行适当的安全水平评价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家庭作坊式"企业"的安全问题,根据资料确定影响家庭作坊的安全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安全指标进行分层次处理并建立了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由各安全指标相对重要度的比较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再通过模糊评价将各指标权重与安全评价关联,并划分不同的安全等级,提出了安全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模糊中值法把安全评价结果数量化并得出所处的安全等级。本文还通过对某家庭作坊式"企业"的安全水平评价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R模型的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开展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及态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s-Response,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利用遥感数据和统计监测数据,运用GIS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5年,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状况在逐渐变好,但仍以临界安全状态为主,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压力指数以临界安全和较安全为主,研究期间呈部分降低、整体提高的趋势;状态指数呈上升的趋势,以较安全状态为主;而响应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区域都处于临界安全,仍需加大对生态环境政策的响应力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城市供水安全预警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评价城市供水安全预警的等级,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建立城市供水安全预警评价模型。模型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成属性集,预警等级划分标准构成评价等级集,再将二者转换为直觉模糊数,以此构成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并综合主、客观权重的优势得到组合权重,以此计算样本综合值,最后分析指标权重变化对于评价结果影响的灵敏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城市供水安全预警评价与可拓物元分析法的结果总体接近,2006—2009年供水安全预警等级处于重警或中警等级,2009年以后预警等级降低并基本稳定在无警这一等级。不同指标的敏感性分析有助于提高权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西全省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上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接近其开发容量,因此迫切需要实施全面节水战略,以保证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渭河流域陕西段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重要,而水资源的安全则是实现流域生态安全的基本途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以河川径流显著减少,河流水质急剧恶化及下游洪水频发,泥沙淤积为主要表现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废污水的无序排放以及潼关高程不断抬升,行洪能力降低等是诱发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以流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入手点,提出了解决渭河流域生态安全问题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珠三角地区水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所涉及的水资源系统、供水用水系统、水环境污染系统、社会和经济系统、各产业用水指标等多个领域中选取多个指标,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法对指标进行约简,得到较为精简的指标体系;利用Topsis评价法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八个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为区域水环境的管理和水污染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科学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鉴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基于变异系数的CRITIC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向量;利用"时间度"对时间维度进行赋权,得到时间权重向量;将指标权重向量和时间权重向量融入TOPSIS模型中。运用相关系数对初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30个省会城市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改进的TOPSIS模型,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城市环境质量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的评价结果排名,体现了各城市环境质量的发展水平和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界定与相对明确公认的概念。针对该问题,对国内外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概念的界定做了回顾与评述。讨论了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提出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水资源安全基础是健康的水循环,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与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基于以上认识,阐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强调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涉及自然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的诸多子系统,人类必须与水资源系统和谐共处,合理分享水资源,水循环系统才会健康运行。指出水资源安全的目标是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不因水资源的问题而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水平,预防和消除矿井水害,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中性值作为参照对象对矿井水害风险进行实时评判的方法。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建立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涌水量标准分数、突水预兆、采掘面位置、探水结果为准则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评价指标赋权。依据制定的水害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和监测监控数据并结合其权重得到水害评价总得分。通过总得分与中性参照分数比较得出预测结果:水害评价总得分大于中性参照分数,证明水害的威胁小,分数越高越安全;反之则水害的威胁较大,分数越低越危险,这时需要加强防治水的力度,令评价分数管控大于中性参照分数。这种方法依赖于井下监测监控数据进行量化评价,能实时、客观、全面且准确地反映煤矿水害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从安全问题、安全化入手,探讨水资源问题安全化,解释了安全、安全问题及安全化的内涵;指出水资源问题来源于人类活动与水资源之间不和谐的运动,及其运动的逐渐升级,将产生一些危害性较大的水资源问题,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资源问题严重化的终极形态,其安全化是水资源问题转变为水资源安全问题的过程。在水资源安全化过程中,水资源问题是起点,安全化是过程,水资源安全问题是结果和终点。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问题安全化的本质是水资源的稀缺性,安全的基础是健康的水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