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废弃采石场严重影响城市周边的生态景观,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以文登某一采石场破损山体的绿化工程为例,运用团粒喷播生态修复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性治理,并探讨其生态恢复方法,以期为今后废弃矿山的残损山体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消纳和废弃采石场作为填埋处置场地的角度出发,对利用废弃采石场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场址条件进行探讨,通过广州市地区实例说明利用废弃采石场选址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址的可用性,这对未来废弃采石场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露天采石场的爆破作业情况,对其灾害事故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露天采石场爆破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对降低露天采石场爆破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洛阳市宜阳锦屏山采石场高陡岩质边坡为例,通过对锦屏山高陡岩质边坡岩壁裂隙发育情况、裂隙的温湿度和裂隙内土壤肥力等植物立地条件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岩壁发育的裂隙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根系发育空间,裂隙内留存的土壤肥力高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裂隙内的温湿度条件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若能对这些岩壁条件合理利用,并加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可实现高陡岩质边坡的快速覆绿,对废弃采石场陡壁小生境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采石场综合整治项目环境监理的工作实践,概述其环境影响,阐述了采石场综合整治项目环境监理的过程及成效,并总结环境监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与宣传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湿地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凭借其在净化水质、维护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美化城市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切入点。为进一步发挥湿地对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本文基于湿地生态单元理念,结合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原则,总结适用于当前局势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对策,过程中还利用了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期望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1):115-117
本文针对燕川采石场云母矿山的生态问题,采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修复研究,发现矿山周边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情况严重,且生物多样性减少。本文根据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确定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方式,采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手段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废弃采石场为例,在对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废弃地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并逐渐趋于动态平衡. 在近50 a的自然恢复过程中,在样方中共出现20科40属42种植物,其中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 在整个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D)、丰富度指数(Ma,Pa)和均匀度指数(Jp,Ea)随植被恢复表现出由低至高而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 均匀度指数(Jp,Ea)在15~<25 a达到峰值,而多样性指数(H′,D)和丰富度指数(Ma,Pa)的峰值则出现在25~<40 a. 根据不同恢复年限群落物种种类的演替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可大致将研究区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划分为初级演替期(<9 a)、初级交替期(9~<15 a)、高级交替期(15~<25 a)、高速恢复期(25~<40 a)以及恢复稳定期(40~50 a)5个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9.
黄丹彤 《环境》2002,(4):14-15
“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散布广州市郊的采石场曾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近几年,广州市的采石场复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为数不少的采石场尚未复绿,这与广州市刚获得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多少有点不相协调。20世纪遗留的伤痕,21世纪应该得到抚平,今年3月12日“植树节”当天,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等单位向广州全市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青少年积极参与采石场复绿和山林改造等城市绿化工作,为治理这“千疮百孔”出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优秀论文首名作者简介舒俭民男37岁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兼自然生态和生态恢复工程研究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12年来,师从曹洪法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A.D.Bradshaw教授等。一直从事污染生态和生态恢复等研究工...  相似文献   

11.
海南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看到海南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纷纷投资建设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并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发展。香港雅高乐有限公司自一九九二年以来投资六千多万  相似文献   

12.
湿地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改善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湿地生态环境现状,探索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建设的策略,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立规开采     
曾被新闻媒体多次披露的广东采石场污染问题可望得到解决。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于199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3月3日,省人大为此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要求新闻单位继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解决采石场污染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4.
开发研究了一种新型河道治理技术-移动式纯氧复氧技术(MobilOxygenReoxygenationTechnology).该工艺具有投资省、见效快、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灵活机动等优点,能有效恢复受污染河道及其它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矿山复垦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庆华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1):46-47,64
土地复垦可以恢复矿区土地使用功能,保护耕地,恢复生态环境,土地复垦工艺有覆土和无覆土两种,复垦技术则包含生物复垦和工程复垦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率不足10%,复垦技术以单一恢复植被为主。基本未考虑恢复自然生态,应从加强宣传,综合各相关学科加强研究。建立科学,有效,全面的复垦技术等7个方面入手。大力加强我国的矿山土地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16.
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新乡市北站区世利生态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迫在眉睫.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了景观恢复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该措施可满足废弃地在自然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6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广东意见中指出,粤北部分地区存在非法盗采稀土矿行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违规建设公路和采石场等项目。《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停止修建公路的行为,依法关闭采石场并拆除相关设施,并且分别在2019年4月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为综合治理滇池,恢复其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染源治理、面源污染源治理、内污染源治理和水资源调配及其它等5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对治理工程措施、所产生的效益及其原因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石企业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ICMM法是国际通用的评估化学因素、粉尘和物理因素等多种健康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采石场工人职业健康风险缺乏评估方法的现状,对武穴市5家采石场的粉尘和噪声进行采样分析,并基于ICMM法提出相对应采石场工人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爆破区和破碎区的重点操作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及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00%;可能导致的噪声聋和尘肺风险值均超过400,为不可容忍风险水平。因此,建议从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工程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ICMM评估结果与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ICMM法适用于我国采石业工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个旧市西边约10公里的牛屎坡矿区。昔日坑塘错落,泥石漫漫,满目荒野。而今,已有14000平方米的地面种上果树,蔬菜,一派生机。这是云南锡业公司新冠采选厂在采空区上回填造地,恢复自然生态,造福子孙后代取得的初步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