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使的心愿     
<正>假如我是小天使,我要挥动手中的天使棒,实现我的3个心愿。第一个:愿家乡的小河重新换上新装。从我懂事开始,外婆就给我讲家乡门前那条小河,每次我都认真地听她娓娓道来:"在你妈妈还小的时候,这还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小河,人们可以在河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条小河在我的梦里潺潺流动,带着我儿时的记忆,流过四十多个春夏秋冬,留下永远的乡愁。小河从故乡和什托洛盖南边流过,源头是远处高耸的雪山。和新疆大部分河流一样,河水是冰雪融化的,清澈、甘甜。小河呈弧形,自西向东缓缓流淌,流向戈壁滩的深处。故乡的民居散落在戈壁滩上,因为有了这条河,便多了一些灵气,那些“哗啦啦”的流水声,似乎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天籁之音,给寂寞的戈壁带来无限温馨……春天,冰雪融化,河水推动着冰  相似文献   

3.
家乡变丑了     
<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棵棵苍翠欲滴的百年老树,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鸟,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我的美丽家乡南辛庄。伴着日出,缕缕炊烟从烟囱中升起,人们开始做饭了。清晨的家乡雾蒙蒙的,一层白纱般的雾,笼罩了家乡,家乡像个睡美人。人们吃过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瞧,那边稻田里的伯伯正在插秧,这边叔叔正在给菜地浇水。哟,路那边猪圈里,两个奶奶正给猪仔喂食呢!正午,人们该吃饭了。拉上几张小桌,靠着小河坐好。先摆上一大碗黄澄澄、油亮亮的鸡汤,再  相似文献   

4.
留下太阳吧,给森林给森林,留森林吧, 给小河给小河;留下小河吧。给大海人大海……留下星星,留下晚霞,留下小鱼,留下绿草,留下小鸟,留下鲜花……”这是我们“环保公司”的成员们最喜欢的歌曲。每当我们聚在一起唱起它,心里总是感慨万千。我的环保公司成立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懂得了珍惜,也为周围的人们带来了幸福、快乐和美好!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家乡前面有一条小河,从前,那里还是清澈见底,有许多可爱的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的游,可是人们往里面扔果皮纸屑、废旧用品等垃圾,小河变得浑浊起来,许多鱼儿也死了。不过环境日的宣传,增强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开始清理这条小河,慢慢地小河又变得清澈了。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环境,还要学会低碳,节约的生活。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  相似文献   

6.
每年春季植树的时候,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家乡那条早已不复存在的黄土大道,浮现出道路两旁那一眼难望到尽头的参天白杨树,那是一道在我心中永远无法抹杀的亮丽风景。家乡那座村子叫张新庄,距离县城5 公里左右。在村子与县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乡村大道,是黄淮平原上的百姓俗称“官路”的那一种。尽管在当时当地, 它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十村八庄的乡亲上县城,总会像小溪一样从各处汇聚到这条路上,然后像一条河流一样向县城潺流去……但比之今天的公路,它显然是相当坎坷的。我对这条路的好感, 源于它左右各站着两行钻天的白杨树。  相似文献   

7.
4月21日,中国环保年度最高奖——“地球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发。在9名获奖者中间,一位来自河南的中年农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为保护家乡环境奔波十几年的“黄河卫士”宋克明。在颁奖辞中,有关宋克明的介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发起成立全国县级和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公益性环保组织;自费召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万人环保动员大会;在黄河滩区湿地建立3个鸟类保护站, 并筹建黄河民间环境监护站。这些干涩的文字很难让人对宋克明有一个准确的印象, 而真正了解宋克明的人一定知道,这个“黄河卫士”、“环保村主任”在美誉背后,每一步都走得是怎样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绿叶》2020,(7)
正李培禹兄的山水风光散文集《西河渡》即将付梓,嘱我写几句"评点"的话。我翻阅着培禹兄的这部文稿,不禁联想到他刚刚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的另一部散文集,那就是201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借此机缘,我把阅读两本书的感受,融在一起说吧,因为在这本《西河渡》之外,培禹兄的散文创作天地很广,题材远不止"游记"类,生态佳作频出,十分精彩。可以说,近几年他凭着一篇篇令同道称赞的作品,大跨步地进入了知名散文家的行列。我与培禹兄是年轻时代的挚友,也是20世纪80年代有着共同爱好的文学青年。我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就曾经交给他阅读,得到他的认可和鼓励。我们是挚友,也是校友,都在北京二中读过书,也有着共同的朋友圈。据我所知,在年轻时代他就尝试创作过多种多样文学体裁,而且都有很成功的佳作。他写过小说,写过抒情散文,写过杂文,也写过报告文学,但更钟情于诗歌。在《赵堂子胡同15号的思念》(见散文集《总有一条小  相似文献   

9.
今年国庆节长假,我回邳北老家帮助亲友农忙时有一见闻,令人深思,感慨万千。家乡有一条流淌了许多年的小河,几年前还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充满了美丽、富饶和生机。现在竟成了鱼虾绝迹、污浊不堪的臭水沟。比起闻一多先生在《死水》一诗中所写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问起原因,是紧挨河边的许多人家为图省事,每天都把炉渣、瓜果皮、塑料袋等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地倒入河中。久而久之,小河就被阻隔断流,成为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垃圾池。里面蚊虫滋生,臭气弥漫,真是惨不忍睹,令人掩鼻…  相似文献   

10.
凭一首《纤夫的爱》红遍大江南北的"胖哥哥"尹相杰最近有点儿忙,他不仅忙着拍戏、录节目,还在不停地创作歌曲。然而,就在这百忙之中,他仍欣然应允了本刊记者在晚上十点的电话采访。电话中听起来,他的确有点儿累,但是仍可以感觉出他对环保那颗关注的心,是那么急切,那么热烈。  相似文献   

11.
《绿色视野》2014,(9):18-20
安徽省宏宝莱机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良宏是舒城县知名的“电动车大王”。去年,他一次“豪赌式”的押宝,投资3800万进军低速新能源电动四轮车领域的动作引来业界关注。作为一名“探路者”,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摸爬滚打后,他发现这条路依旧布满荆棘,尤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滋味令他纠结。  相似文献   

12.
最美家乡水     
<正>"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外公哼唱着这样的曲调。上学了,我才知道这是一段歌颂家乡的苏州平弹。从小我就很喜欢住在外婆家,因为外婆家门口就有一条小河。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会和我忆当年:很早的时候,我的家乡就像许多古镇一样,有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5,(5)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这首诗正是胡柱志对当前环保工作的一个恰当比喻。胡柱志,西安碑林区环保局局长,一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三秦汉子,由于长期工作在西安碑林区,他对书法艺  相似文献   

14.
日本痛痛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富山县位于日本中部地区。在富饶的富山平原上,流淌着一条名叫“神通川”的河流,这条河贯穿富山平原,注入富山湾,不仅是居住在河流两岸的人世世代代的饮用水源,也灌溉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是日本主要粮食基地的命脉水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多年后这条命脉水源竟成了“夺命”水源。  相似文献   

15.
贺震 《环境教育》2009,(10):67-69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大地因河流而灵动,城市因河流而兴起、而发展。看吧,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非洲、大洋洲,世界上每一座城市的身旁都有一条河流静静在流淌着。河流是有生命的。每一条河流都是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与植物。如果说树林、草地是“绿地”,那么,河流的水岸就是“蓝地”。“蓝地”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互交织的水陆过渡地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最丰富、最活跃、  相似文献   

16.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溪水潺潺,小河淌水这是中小河流给人们的印象。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小河流的命运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17.
消失的小河     
村西有一条河。河水不大,四季常流;河水不深,河滩宽阔,卧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那些躺在河滩上的大石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摆放成一列整齐的“桥”。在陕西关中的一些地区,将这当“桥”的过路石称为“列石”。河东是村民居住的村庄,河西是村民们耕种的田地,小河就成为村民每天  相似文献   

18.
“环保娱”栏目欢迎广大教师以及热爱环保事业的读惠寄包括微型小说、散、诗歌、绘画、漫画、书法、摄影作品,环保歌曲等各种形式的环保类艺作品。  相似文献   

19.
正很久以前,我读过一篇《地球妈妈流泪了》的诗歌,不过,那时我还不理解里面的含义。如今,看到城市里烟囱里冒出的黑烟、马路上喧嚣的噪声、人们随地吐痰、牵着的宠物随地大小便……我对诗歌的含义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常常听妈妈讲她童年的快乐:村子后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孩子们在小河里嬉戏、捉鱼、挖河蚌。渴了便在河边的沙滩上挖一个浅坑,水从沙子间冒出来,用小手掬  相似文献   

20.
小可 《环境教育》2004,(4):58-59
当我们在体委训练队的宿舍楼下,看见一身便装的田亮,迎着我们,慢慢地走进春日暖暖的阳光里时,内心仿佛被什么击中了。 这果然是个不同寻凡的美少男,配得上如今一些比较流行的词,比如“酷”。但他的“酷”却又是明朗的、犹如阳光一般的“酷”,他那招牌般的微笑更是灿烂得令人心生愉悦。因此,有人曾经给田亮式的健康笑容起了个名,叫:“环保笑容”。事实上,田亮本人一直就很关心环保,并时常积极投身各种环保公益活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他的主要原因。 2002年3月份,田亮参加了由周涛主持的《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