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防雷技术在湖南地震台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讨论雷电对地震台站产生的危害出发,为了确保台站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台站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防雷方案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使防雷技术在地震台站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讯控制软件"是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前兆中心的核心软件.在天津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建设与运行中,与"通讯控制软件"有关的重要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前兆中心无法收取台站仪器数据、<通讯控制软件>自动收数、DFG-B型智能测汞仪原始数据接收与转换等问题,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逐一加以解决.本文着重对这些技术问题加以总结提炼.  相似文献   

3.
测震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后台机网络维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地震台站的广泛使用,对台站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针对目前地震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前、后台机网络的连接、设置和常见的一些问题,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提出的一些方法和见解,仅供兄弟台站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张家界云朝山雷达站的雷电活动规律、雷害事故和原有防雷措施进行了认真探讨.结合雷电活动选择性原理深入分析该雷达站雷害事故,指出沿10kv线路来的雷电侵入波是造成雷害的主因.针对原防雷措施在对线路入侵波保护、配电变压器防雷、低压电源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接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阐述高海拔地区10kv线路的防雷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震台站的防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陕西水动态观测周至井和3原井在数字化改造后,至今没有遭受过一次雷击。本文介绍了这两个台在防范雷电危害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在安装仪器时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雷电的灾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地震台数字化仪器与信息系统防雷的重要性,总结了雷击对地震台仪器与信息系统危害的几种表现形式,分析了雷电入侵地震台内设备途径,阐述了防雷接地系统的构成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地震台仪器与信息系统防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系统的介绍马陵山地震台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提出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部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提供了台站数字化改造后观测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计算了飞机客舱后部形成4个110mm×130 mm大小的创口时雷电直击耦合入飞机客舱内的概率.依据卫星观测的全国1995-2005年平均总闪电密度分布数据,计算得出在我国雷电密度最大的湛江地区飞行时,雷电直击耦合到4个创口的概率仅为180万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铝穹顶储罐雷击问题,开展了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的铝合金板烧蚀损伤试验研究,分析了铝穹顶储罐损伤及油气燃爆风险。结果表明:当直流分量为164 C时,2 mm铝板发生穿孔,铝穹顶储罐存在雷击燃爆风险;当直流分量≤157 C时,未穿孔,背面温度最高为480℃,存在燃爆风险,铝穹顶储罐存在雷击燃爆风险;当直流分量196 C时,4 mm铝板发生穿孔;当直流分量为196 C时,6 mm铝板未发生穿孔,背面温升为125℃,小于205℃,铝穹顶储罐不存在雷击燃爆风险。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天然气产销厂采气站、净化站和输气站的计量系统遭受雷击破坏的情况,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天然气计量系统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整体设计、综合治理、系统实施原则和有效拦截、良好屏蔽、平衡连接、合理接地、堵截通道、全面防御的防雷技术方法。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的实施,计量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安全运行2年多未受影响,能够在雷雨天气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军用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军用装备上的日益普及,雷电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大大增加,仅依靠避雷针防雷己远远达不到电子、微电子、通信等设备的实际防雷需求。分析了雷电灾害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并针对目前军用电子设备的防雷现状提出了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际、国内有关防雷标准,介绍了石化系统电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系统.石化系统电子设备防雷是一系统工程,必须将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和系统地安装电涌保护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电涌保护器,不但要选择好适当的型号,还要注意其安装的位置和彼此配合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6—2015年贵州省ADTD闪电定位资料,应用Matlab软件中的曲线拟合工具箱对数据进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利用非参数正态分布检验中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简称K-S检验方法)分析各区间拟合效果,最终确定贵州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的"小幅值地闪"干扰区间为-10~2k A,该结论为贵州省闪电资料修正提供理论依据,在使用ADTD闪电定位资料时可先将此区间误差数据剔除。该研究为利用闪电定位资料确定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防雷标准体系的研究入手,梳理了国内武器装备防雷标准的技术来源,对比了不同体系标准在雷电关键参数、标准内容、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协调与选择应用的建议,可作为各类型装备开展雷电防护工作及后续标准规范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化企业综合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石化企业当前防雷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先进的防雷技术与产品,对防雷接地系统与接地、工程电子信号系统的防护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