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前,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唱响大江南北,歌中唱到:“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到如今,有车族们怕要吟唱:“我想有个车位,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停车位……”城市住宅区的停车问题,屡屡愁煞了有车一族。  相似文献   

2.
安全综合征     
我是一名职业安全工作者,酷爱自己的工作。也许是工作时间太久,见到的事故太多的原因,“职业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甚至达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有人说我得了“安全综合征”,而且“病情”日趋严重。说得多了,连我自己也开始相信起来,私下自我“诊断”一下,大概有四种“症状”。不搭便车,不找私车不是自我吹嘘,莫说是找便车,即便是找朋友跑一趟“专车”,也不会费多大事。但参加工作至今,可以说从来没有找朋友帮忙出“专车”的经历,即使是搭便车,也不干。原因很简单:上车买票固然有点麻烦,但车票是强制保险的依据,万一…  相似文献   

3.
“真烦,作业这么多,还要写学校安全注意事项!”我嘀嘀咕咕的掏出作文纸,写什么呢?“安全,离我太远了。学校里能有什么安全问题?有什么可担心的?”正当我昏昏欲睡之时,忽然两个带着安全帽子的小人走到我跟前严肃的说:“我们叫小安,小全,天天在你的身边,现在,我们就带你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白天的校园吧。”  相似文献   

4.
事故(小小说)曾茂辉他找到领工员,很痛心地说:“那个事故是我出的。那天,我多睡了一会儿。我知道我已经接了班,不能再睡了,可是……”领工员说:“我知道。年轻人嘛,瞌睡是多些。这个事故你就不要再说了,好不好。”他听领工员这样说,就又找段长。,他觉得这件一...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在一次夜间执勤中,我们查纠了多起交通违法行为。填写完处罚单,我喊着其中一名违法行为人的名字,让他前来接受处理,可簇拥的人群里没有动静,倒是一声微弱的童声吸引了我——“他是我爸爸……”这时,我才发现一个扎着两条小辫儿、穿着花裙子、半丁点儿大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注视着我。小女孩不过两三岁,我对女孩说:“你爸爸呢,让他过来一下。”  相似文献   

6.
扁鹊三兄弟从医,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相似文献   

7.
郑敬东 《劳动保护》2008,(11):59-59
日前,有年轻工人对我说,某安全监督人员是“攻击型人才”,专门挑工人毛病,事情还没有看明白就唠唠叨叨,指责个没完没了,我们都生怕他站在旁边.有时候看见他来了,活儿不是很急,我们就干脆休息,等他走了再干。这话让我联想到了成功的教育专家有个“多‘翘拇指’,少‘伸食指”’的经验之谈,说的是对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要充分尊重其人格,充分赏识其能力和潜力,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几天前,一位化工企业机械加工车间的老班长对笔者说:“以前干活不知啥叫害怕,胆子大得明知是违章的事也敢干。随着干活时间的延长,看到一些职工由于违章操作发生的事故多了,我现在变得越干越害怕,越干越胆小。”笔者在想,要不是有很深的体会。他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相似文献   

9.
我常到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检查安全工作。当查到一些事故隐患时,有些单位爱说“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心里常想,“没问题”可能是大问题。有问题与没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在生产经营中,总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在抓安全工作时有盲目乐观情绪和侥幸心理,认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好,  相似文献   

10.
刚开始交谈时,29岁的楚鹏举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劲儿地问:“我该说哪些内容?“我说的对不对?”——“没事,您随便说!”记者的回答让他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下来。这时候是下午5点多,落日的余晖不经意间就照在了他的脸上——原本黝黑的面庞看上去黑红黑红的。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与漫画     
谁的车更快 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吹牛,说自己开车的速度有多快。甲说:“我开起车来,路旁的电线杆看起来就像花园中的栅栏一样。”乙说:“我的车太快了!与空气摩擦后车外壳都快熔化了。” 丙说:“我开车前伸出头去吻女朋友,车子一起动,我却吻到了10公里外的一位老太太!”  相似文献   

12.
我经常去北京公干,那儿我的哥儿们多,当然就要餐餐碰它几杯。在北京这个首善之区喝酒,啤酒只能供漱口之用,基本上都要以“牛二”之类的高度白酒来切磋。但是我发现北京的朋友们凡是准备晚上多喝酒的,大都不开车,情愿几十上百块钱来回打车。我开头还笑话他们“也忒胆小了点儿”,我说我在福州,天天晚上开着车连喝三场酒。这话当然有借酒吹牛的嫌疑,同时也暴露了我这个人具有潜在的违法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有则改之     
“一再强调” 汽车队接二连三发生交通事故。主管安全的厂长找到了汽车队长说:“把交通安全再强调一下。” 队长说:“对安全行车我一再强调了。” 厂长问:“你是怎么强调的?” 队长答:“按您的嘱咐,我一再强调必须在多拉快跑的基础上注意安全……” 厂长:?!“关于安全生产么!” 厂生产会议。会已经开了老半天,厂长在布置各车间的生产任务。产值、产量、指标。利润 最后,忽然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看手表说:“时间不多了,关于安全生产么!我就不多说了,总之… 车间生产会议。车间主任布置完生产任务。最后说;“时间不多了,关于安全生产我就少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从功能性的需求层次逐渐上升到了心理和精神方面。比如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这个品牌我喜欢”,又或者“这个品牌适合我吗”等等。不仅是消费者,很多4S店的销售在推销车型的时候,也会经常说“这车真适合你”,然而再往下说,却又根本说不出合适在哪。  相似文献   

15.
网谈     
《现代职业安全》2009,(9):14-14
项目经理开会强调:给安全员绝对的权利,不服从管理的就要罚,坚决的罚,我绝对支持。当真罚了,没想到领导却把部分罚款偷偷地退给了某些关系人,自己傻呵呵的得罪了一大片人,时刻有挨打的可能。还以为真的有多大权利呢,找领导想给安全管理突出的个人一点嘉奖,没想到领导说了:以后再说吧。终于明白原来得罪人的活就是给安全员的“权力”,收买人心的活靠边站,安全员真的应该配枪。——网友“安全人20”就安全人的权利问题发表以上言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从功能性的需求层次逐渐上升到了心理和精神方面。比如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这个品牌我喜欢”,又或者“这个品牌适合我吗”等等。不仅是消费者,很多4S店的销售在推销车型的时候,也会经常说“这车真适合你”,然而再往下说,却又根本说不出合适在哪。  相似文献   

17.
时下乘坐出租汽车美其名日:“打的”,而过去叫“包车”。说到这里我就想起自个在三明读书时“打的”和儿时与父亲包车的故事。 1977年,我在三明师范读书。一日周末,于三明郊区同学家晚宴之后,已是满天暮色,一街灯火,公共汽车也不知去哪儿了,无迹可寻;无可奈何,只好“打的”。相送的同学,面对街口一辆时髦的“桑塔那”大“的”,执意要为我打之,被我百般劝阻,婉言谢绝。  相似文献   

18.
自我从1973年进入闽运公司当一名驾驶员,如今已有34个年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从最初的美国“小道奇”到今天的“凯斯鲍尔”,我开过十几种车型,行驶了230多万公里,至今没有发生过任何责任事故。有人说我运气好,我说,运气对每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对一个机动车驾驶员来说,仅靠运气是绝对不行的。  相似文献   

19.
因为我年龄大、驾龄长,工作比较细心,车队在1998年时一致推选我当安全员。说实在,当时我不想“兼”这差事,因为安全员是个工人编制,现在干什么不都要讲个实在么?而且安全员又没有“权”,大家听不听你的还是个未知数,搞不好就把你当了“花瓶”摆设。而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很可能会被“诛连”。但鉴于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也不好推脱,心想,先干了再说吧!  相似文献   

20.
无名司机     
那年,我十五岁。离家的前夜,母亲对我说:“到了城里,一定要找到你父亲干活的工地,看看他能帮你找到啥事儿。”我说:“妈,这个暑假我会好好干活儿,挣些钱交学费的。”母亲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了看我,笑笑说:“我儿有志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