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管理体制角度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执政能力体现为:立法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司法能力、监督能力。结合新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缺乏有效的问责制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执政能力弱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2.
依靠环境科技坚持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1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环境科技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是在全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目的是研究新时期环境科技发展思路,部署近期工作,推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全国环境科技、标准、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贯彻总局刚刚印发的有关科技工作的几个管理办法;表彰先进运营企业,颁发2004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王玉庆副局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依靠环境科技,坚持科学管理,推动环保事业深入发展”的讲话,重点就环境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环境科技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要求谈了几点意见,本刊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开始。党在领导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进行了权力制约、规范与监督,惩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及其损害百姓利益行为等执政纪律建设探索,并在确立执政的政治原则、严肃执政纪律及重视执政纪律建设实效等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形成了中央苏区党执政纪律建设特色。这一成功实践,为此后党在陕北及解放区的执政纪律建设提供了直接的实践经验,开拓性地实现了党从革命转向执政的新使命,奠定了它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及政权建设史上的重要地位。对新时代党的执政纪律建设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环境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执政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环境执政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要素和基本构架,确定了环境决策能力、环境行政执行能力、环境管理能力、环境应急能力以及环境技术能力的建设目标,并从环境执政的法律体系、执政体制、执政主体和扶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根据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极具预见性的向全党及时提出转移工作重心,并对党的执政地位、执政任务、执政目标、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构思和周密布置。  相似文献   

6.
执行力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目前是党领导一切。要认识到政党政府在宏观调控、微观参与、经济发展配套设施提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使政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微观参与行为在经济领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党执行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不断改善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我们必须把党的执行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  相似文献   

9.
田雄 《环境保护》2006,(6B):51-55
古交市的决策者们认为,作为地方的执政者,不仅要抓GDP,更要谋长远、谋根本、谋大局。作为古交市决策者之一的李文清市长,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向记者阐述了古交在经历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博弈之后,是如何谋长远、谋根本、谋大局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创新的自觉探索和对根本宗旨的坚守三个层面。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革命性,需要澄清三大相关认识误区,一是混淆"革命"与"革命性"两个概念,二是模糊"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层级差别,三是把"革命性"与"先进性"等同看待。革命性对当代中国共产党跳出执政历史周期律至关重要,加强党在长期执政历史方位上的革命性锻造,依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强化使命担当的一项紧迫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的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环保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以加强执政能力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热情服务、严格执法,大力开展行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环保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中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把坚决纠正企业违法排污,作为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重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必将推动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要想真正改善中国的环境条件,需要中国领导人和整个社会齐心合作,加强环境执政.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环境执政手段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家政府开始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策形成的初期阶段,而环境执政的主要特点是命令与控制的环境法规规范.这些法规一般技术性很强,关注特定污染物;虽然其过去在改善西方环境条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还是日益认识到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因此,现在已开始采纳新的环境执政模式,其特点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过程更透明,重点从处理已发生的污染问题,向源头控制和更具预防性质的计划方式转变,也越来越重视以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为目标的途径,而不再是简单减少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政府的成功取决于政府强化环境执政的种种步骤.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对新年总是有着特别的意念。相信约1000年前,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在写《元日》这首诗时,一定对新春充满着深深的期盼。通过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作者本人也抒发了其执政变法、除旧布新的信心,以及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之情绪。  相似文献   

15.
环境执政能力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当前中国环境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环境执法氛围不佳、环境执法成本倒挂和环境执法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指出必须尽早完善环保法律法规,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实施环境责任追究制,提高全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制定严厉的环境新政策,解决环境执法成本倒挂问题;加强环保机构基层队伍建设,增强地方环境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全面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号召。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推进政府“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之一,可持续政府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新取向,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并在政府采购领域真正落实政府执政的社会责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助推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环境执政能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界定环境执政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亚洲国家环境执政能力状况以解释这些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尝试分析亚洲国家环境管理从传统手段向市场手段转变的推动因素,最后提出了亚洲国家转向环境良治的扩大和加强区域、国家和地区机构网络,促进环境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权力的下放和向地方政府的转移,增加国家立法和其他政策制定机构中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成员的比例,运用战略环境评价和战略环境管理理念,关注中小型企业遵守环境法规等政策、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