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 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是人与环境的自然协调,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基础。多年来,我国在中小学环境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前段时间,笔者有机会参加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培训,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国外环境教育的介绍,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总,供各地开展环境教育参考。有明确的环境教育目标 如英国教育部门在课程指导书中,对环境教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行为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觉醒和行动。而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本文对“环境意识”的概念、内涵以及如何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研究与环境教育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发展环境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并论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教育综合性、多样性、全民性、连续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指出环境教育应从知识、意识、道德、价值、实践几方面确定目标。并从加强环境伦理学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开展三维教育模式等几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师专非环境专业学生环保意识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师专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师专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学环境教育的开展程度和师资水平,从而影响到未来中学生及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本文通过对芜湖师专非环境专业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提出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海岛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连市长兴岛、大长山岛部分学生进行海岛生态安全环境意识问卷调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了解当前海岛生态环境现状及居民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和环境意愿,为海岛可持续发展与学校环境教育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希望这次问卷调查能为将来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影响、改善学生的环境行为,促进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的协调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探寻合理的环境教育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在分析比较当前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把搞好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环境意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标志着中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意识的内涵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述湘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1):11-12,24
介绍了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以及环境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环境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环境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国内外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必要性。以济南市为例,对高校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学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现状、师生对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总结出中国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高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足、环境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并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的经验,提出完善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境责任原则的变化反映环境意识的发展。环境责任原则是环境意识深化的外在表现,而环境意识的深化使环境责任原则的含义不断扩展与延伸。分析我国环境责任原则的发展历程,比较我国环境责任原则与国际通行环境责任原则的异同。阐述环境意识发展的一般历程。  相似文献   

12.
环境宣教对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建设环境文明发挥着先导、基础、保障和监督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十二五”开篇起步之际,做好环境宣教工作,进一步发挥环境宣教的功能与作用,是应对严峻环境形势和挑战、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海部分地区市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萍  汪菁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83-385
根据上海市曹杨街道垃圾分类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社区市民的环境与环境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从中发现67%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89%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市民通过不同的媒体获得环保信息来提高环境意识。分析表明市民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背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环境行为,但人们的环境意识对他们的环境行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应作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全民环境意识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全民环境意识调查”首次获得全国范围公民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态度、环境保护行为等方面的数据与信息,表明近年来环境意识虽有所增强,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了解上海市民环境误差的现状,把握市民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探讨今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对上海市中心11个区的市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抽样调查,建立了环境意识水平指数模型,从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知识3个方面对市民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了评介,并对影响环境意识水平的个人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上海市民环境意识处于中等水平,而市民的环境态度已进入较高水平;环境知识为中等水平,环境行为则免  相似文献   

16.
环境管理指标系统之建立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环境绩效评估发展的缘起及其发展趋势,叙述环境管理指标系统之间内涵与建立的步骤以及各类型环境绩效指标的种类及其稳定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规划过程中,设立科学且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至关重要。公众既是环境公共物品的享用者、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又是环保工作绩效的评价者。因而有必要了解公众对环境目标的感受和评价。文章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南京5地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公众对环保任务规划感知、环境治理成效和环境质量指标的感知。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我国环境保护任务目标存在较高期盼,环境治理成效与公众感知存在偏差,将公众直观感受纳入环境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值得关注等。进而文章就提升公众环境质量获得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简单介绍了大安全观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环境安全的由来、特点及内涵。最后提出了实现环境安全的具体措施,并对环境安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本文阐释了公众参与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向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效性的具体实施对策,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充分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河博物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研究基地,是珍藏辽河历史、展示辽河未来的重要载体。辽河博物馆环保内涵丰富,可以通过提升讲解水平、开展多种环保主题活动、加强学术研究等途径来增强自身特色,进一步提升环保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