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2015,(6)
<正>5月5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天河区环境保护局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三方负责人在广州联合签订了《关于办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实施意见》。今后对于发生在天河区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省环保基金会可请求天河区检察院、天河区环保局共同支持起诉。在收到省环保基金会要求支持起诉的请求后,区检察院应会同区环保局共同商讨支持起诉方案。区检察院、区环保局应发挥自己在司法、执法中的工作优势,从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7月24日,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分局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建设的"守护绿色家园"检察公益诉讼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基地位于广东省天鹿湖森林公园内,首期已建成占地60亩,计划扩至200亩,基地内林木均为环境资源违法企业为履  相似文献   

3.
刘恩媛 《环境保护》2020,48(16):19-23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实践存在受案数量少、证据获取难度大、检察建议的严肃性不足等问题,原因在于检察机关身份定位模糊、起诉主体受限、检察系统考核过于严格。在反思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从将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检察院")定位为"公益诉讼公诉人"、放宽起诉主体的范围、加强检察院的取证能力建设、常规化"回头看"制度等方面重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透视环境基本法中的公益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政府环境执法能力的有限性,公民、检察院和环保民间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构成政府环境执法的支持力量和有益补充。为了全面应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  相似文献   

5.
<正>昆明环境保护审判庭成立迄今1年多来,因诉讼成本高等难题,环保公益诉讼受理数一直为零。面对"零公益诉讼"尴尬,笔者近日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与昆明市环保局等部门正联手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破解公益诉讼成本难题。借助民间环保组织公益诉讼的力量打击环境污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1)
近期,贵州省金沙县检察院以原告的身份把金沙县环保局告上法院,此案可以看作是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破冰"之举。本文以该诉讼涉及的各个主体为基础,对此案例所反映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今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使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今后保障环境公益方面发挥更为积极之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3)
<正>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环境公益维权法律服务中心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办公,接受全省各地有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投诉。环境公益维权法律服务中心设有专门的环境公益律师团队和环保专家库,同时设立环境公益维权专项基金,以支持环境公益调解、公益诉讼、法律援助等服务工作的开展,为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开化县检察院以原告的身份将衢州瑞力杰化工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这是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首次以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也是浙江省首例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本案中,确立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人"的原告地位丰富了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司法的诉讼实践,同时开启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新模式。履行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行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权利的重要前提,证明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实是检察机关行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权利的实质要件,环境生态污染损害赔偿的认定与赔偿金额的确定是检察机关行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权利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从诉讼主体权限、诉讼成本、赔偿金使用与监督以及扩展诉讼请求类型等方面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5月5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天河区环境保护局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联合签订《关于办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实施意见》。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指出,“此次环境公益诉讼三方合作协议的签署,开创了起诉人、检察机关和行政监管部门联动的全新环境公益诉讼模式。”这是广东乃至国内环境公益诉讼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5,(2):2+1
<正>关于开展环境公益维权法律服务工作的公告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环境公益维权法律服务中心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办公,接受全省各地有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投诉。环境公益维权法律服务中心设有专门的环境公益律师团队和环保专家库,同时设立环境公益维权专项基金,以支持环境公益调解、公益诉讼、法律援助等服务工作的开展,为公民维护自身和公共的环境权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事件     
《环境》2015,(11)
<正>环保学校成立环保志愿者支队10月21日,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举行环保志愿者支队成立仪式。广东环保志愿者总队钟秉照总队长为环保志愿者支队授旗,全体环保志愿者在支队长带领下郑重宣誓。据悉,该环保志愿者支队是省内首个中职学校环保志愿者支队。粤检察机关首当环保诉讼"支持起诉人"10月28日,一起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担任原告的公益诉讼案件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基于  相似文献   

12.
正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切实做好环保系统普法工作,不断增强法治宣传实效,本刊自本期开始,联合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广东省环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环境司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展示广东在环境公益诉讼、私益诉讼、人民调解等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以饕读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且在安全、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将其规定真正实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尚未作为一种诉讼类型,提起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范围仍未明确,缺乏环境公益诉讼具体规则,民间环保组织可能会无意愿或者无能力提起公益诉讼,司法体制改革滞后可能会使人民法院不能积极立案,而且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也缺乏必要的衔接。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应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类型,清晰界定并逐步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提升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能力,稳步推进环境审判体制改革,制定和健全环境公益诉讼规则,保障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的配套与衔接。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13日,全国首例由环保部门提起的环境公益民事侵权诉讼案--大龙潭水污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昆明市环保局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人(原告),状告昆明三农农牧有限公司和昆明羊甫联合畜牧有限公司.昆明市检察院作为支持公益诉讼人参与了诉讼.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由检察机关针对地方环保局提起的三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三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分别由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贵州省锦屏县检察院以及福建省清流县检察院提起,起诉对象是三检察院所在县环保局,被起诉的理由是三环保局不依法履行职责。去年从11月开始至12月中旬,我国66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正从提出建立到地方试点再到逐步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经历了从混同到分化的发展历程。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其中,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自2017年《行政诉讼法》正式赋予检察机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后,进入了全面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6,(2)
正因倾倒重金属废水污染河涌,广州市天河区焦云电镀厂被起诉——2016年1月18日,一起由社会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省环保基金会")作为原告,对焦云环境污染案提起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定被告赔偿41.6万元,并承担污染损害评估费用和全部诉讼费用。焦云环境污染案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该案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广东首宗由本地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也是最  相似文献   

18.
<正>十年前,引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被称为中国环境保护"最后的希望";而大约在两年前,从云南省多家法院挂牌成立环保法庭之时起,媒体和公众就对"走在全国前列"的云南环境公益诉讼寄予了巨大的期待。两年后的现实却是:无米下锅。云南省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正>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的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于2015年5月1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生效当天,南平生态破坏案的原告方,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得到南平中院的案件受理通知书,被誉为新《环境保护法》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时隔五个多月,该案进入公开开庭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环保局不宜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事件持续高发、环境污染纠纷不断凸显的情况下,以司法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环境公益诉讼正是实现司法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贵州、云南、江苏等省相继设立环保法庭,并对民事和行政原告主体资格进行了拓展,确认了包括环保部门、检察院和环保社团组织为民事和行政原告的环保诉讼主体地位。目前,检察机关做原告的现象很普遍,环保社团组织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对于环保部门的原告资格,很多人并不支持,那么,为什么他们认为环保部门不适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呢?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讲师王小钢给出了他的理由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