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施工通常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对风险等级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对相关规范和现有文献的研究,并结合盾构下穿隧道施工的特点,构建了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盾构掘进参数、新建隧道条件、既有隧道条件、地质条件和施工管理条件5个一级指标,以及掘进速度、掘进推力、注浆压力等19个二级指标;其次,将综合安全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并明确了各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然后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各指标的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将各指标数据值代入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中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和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计算得到多指标测度评价向量,依照置信度准则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最后,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实际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工程中,对其进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风险等级一致,并通过与模糊层析分析法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首先,结合此类项目遗留工业垃圾冗杂、施工场地狭窄、部分构件拆换、大型机械使用受限的施工特点从4MTE角度构建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考虑指标赋权的主客观综合性与评价工作的未确知性后,建立了基于结构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结合未确知测度单因素指标测度函数的特点,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改进策略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为保证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程的有序推进,针对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特点,从风貌修复、结构可靠、技术可行、环境适应、文化传承和功能完善6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程脆弱性评定指标体系;考虑到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程本身的不确定性和评定过程中的未确知性,以及指标赋权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和改进熵权法,建立基于改进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程脆弱性评定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4个工程项目实例中,确定其脆弱性评定等级,评定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基于结构熵权-可信性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结构熵权与可信性测度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客观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性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隧道下穿桥梁的桥墩稳定性未确知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指导隧道安全施工,保证路桥的安全运营,对桥梁桥墩稳定性进行评价,运用未确知理论,建立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结合葵坝隧道下穿盐坝高速路桥的工程实际,选取影响桥墩稳定性的10个指标构造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每个桥墩的指标分级标准构建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确定每个对象的单指标测度矩阵;用熵权法计算各对象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了对象的多指标综合测度向量;并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得出12个桥墩的隶属等级和稳定性排序。结果表明:12个桥墩中,除有1个桥墩处于不稳定等级外,其余都处于稳定等级。  相似文献   

6.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地下空间火灾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寓霖  阳富强 《安全》2019,40(1):54-57,61
为了准确评价地下空间的安全性,降低地下空间火灾事故的风险,从地下空间主动防火能力、地下空间被动防火能力、安全疏散能力以及安全管理能力4个层次构建地下空间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了地下空间火灾风险的熵权可拓评价模型,并在某地下商城的火灾安全评价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地下商场空间的火灾安全评价等级为二级,与实际地下商场火灾安全状态相符。本文研究表明基于熵权的可拓理论可以适用于地下空间火灾的安全评价,有利于提升地下空间的火灾风险应对。  相似文献   

7.
导致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单靠传统数理方法难以解决,而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涉及人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此现状,以顾桥煤矿和陈家山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主客观相结合的影响因子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对提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相应对策有着具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俊杰 《安全》2021,42(4):52-59
为解决油气管道维抢修站队选址评价中主观决策问题,本文应用未确知测度与博弈论集对理论,建立油气管道维抢修站队选址评价模型.从站队选址的自然环境条件、工程作业条件、工程可实施性以及工程经济性4个层次确定12项评判指标,采用直线法构造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技术将G1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构造多指标未确知测度向量,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评价等级进行判定与排序.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国家管网公司所辖典型维抢修站队选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论证结果吻合.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站队选址评价与安全决策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我国省市的安全生产级别,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的等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5项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主观性对评价的影响,根据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和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判。结合2009年9省市对应指标统计数据,采用未确知理论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该理论为省、市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山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交通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针对山区道路的特点及安全隐患,以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辨识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建立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考虑到山区道路系统中的诸多不确定问题,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基于多因素耦合的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确定其脆弱性程度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为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冷却塔拆除爆破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实现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融合信息熵理论、层次分析法和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组合权重(CW)与多元联系数(MECN)的拆除爆破安全风险态势评价体系,从现场安全管理、拆除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施工过程管理和爆区作业环境4个方面,选取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拆除爆破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某电厂冷却塔拆除爆破工程为例,对建立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冷却塔拆除爆破过程中的静态风险态势和动态风险趋势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此类拆除爆破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有效弥补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地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梁的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对该类桥梁的施工提供有效借鉴,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该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相关规范,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1法和C-OWA算子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优化组合赋权,进一步利用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确定风险综合评价值,最后依据风险测度界定范围判断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最后,运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为该类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爆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预评价,从设计方案、施工过程、 爆区环境和安全管理4方面因素中选取设计内容的完整性、起爆参数的合理性、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等12个指标,构建了爆破工程安全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具有模糊性且难以确定的特点,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爆破施工安全预评价模型。以某烟囱拆除爆破为例,对该安全预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爆破工程安全预评价模型能够应用于爆破工程的安全预评价,评价结果能够为此类工程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过程中,系统安全特性和各预警因素所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将熵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和非对称贴近度的系统安全预警评估方法。在建立系统安全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基于模糊熵理论确定预警指标权重的可行性,给出系统预警指标赋权算法;其次,建立基于模糊非对称贴近度确定系统安全等级的过程,第三,给出系统安全预警评估的具体计算步骤;最后,以人为因素系统的安全预警评估为例进行方法的实例验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所确定的系统预警指标权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能有效解决系统安全预警评估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系统预警决策结果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基于熵理论对提高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包含人、物、环、管4个1级指标及19个2级指标的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评估体系,分析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理论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评价模型的问卷调查及分析,能够得出不同指标对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引入组合赋权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以WSR方法论为基础,选取“人、机、法、环、管”5方面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指标等级标准;采用博弈论思想对G1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进而确定综合权重;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量化后的级别综合特征值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甘肃省某装配式试点项目,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采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分析5个子系统内的指标敏感性,以便决策者识别出最敏感指标。结果表明:该实证项目安全等级为Ⅱ级,偏向Ⅲ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组合赋权-可变模糊集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分析、未确知测度方法基本一致,使评价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风险评价准确性以有效支撑管道完整性维护,保证油气管道在多管并行敷设下安全运行,提出1种基于博弈论-多维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从并行间距、土壤压实度、土壤导热系数、介质流速、管径、埋深、应急响应时间、上下游截断阀间距等方面建立并行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降低传统赋权方法的主观性,通过结合熵权法改进层次分析法(AHP),从而确定主客观权重,再经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综合计算指标权重;其次,运用多维云模型理论确定风险等级,通过修正各风险评分项的等级区间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出各级的综合确定度,并进行等级评判;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所评价管段的指标风险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风险可接受,管段的整体风险评价结果良好,有利于并行管道安全管理;实例证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地下大型商场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王志刚 《火灾科学》2001,10(1):57-62
地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决定了地下商场的防火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为此,开发了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FEgress,该模型可以计算在建筑物内不同位置处发生火灾时,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结束所需的时间,与火灾模拟软件相结合,可以评价火灾时期人员生命的安全性。本文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有关概念及计算原理,并简单介绍FEgress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评估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状态,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构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反馈结构,识别导致危险的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的致因因素;基于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BN)模型,推理计算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状态概率,并结合反向诊断推理分析影响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处于低风险状态;起重机械超负荷运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吊索吊具存在缺陷等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矿山充填系统管道输送安全等级,建立充填管道输送安全可拓学评价模型。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矿山实践数据,确定输送安全等级标准及评价指标量值。运用融合权重法求出评价指标的融合权重系数。运用可拓学理论,建立充填管道输送安全评价的融合赋权法-可拓学模型,并依据非对称贴近度原则评判安全等级。运用该方法对金川龙首矿充填管道进行输送安全评价,得到其综合关联度为(-0.147,-0.185,-0.245,-0.398),贴近度为(0.286,0.347,0.225,0.134),安全等级为Ⅱ级,管道输送安全性较差。建议矿山及时对管道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