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汇总基础数据和资料,对浙江省耐火材料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对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耐火材料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典型企业的检测数据显示,粉尘和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企业针对粉尘、噪声作业岗位已采取了职业病防护设施,但部分防护设施效果欠佳。采用先进工艺、进行工程设计和改造、配置合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可改善职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乙烯、乙二醇、苯酐、顺酐、过氧化苯甲酰、二甲基苯胺、石灰石粉尘、煤尘、气相二氧化硅和噪声等。检测发现生产车间噪声强度合格率仅为60.0%,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8人存在岗位相关性异常。该企业应根据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应着重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防护,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浓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光气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分析确定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主要存在其他粉尘、煤尘、矽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光气、氯气、氨、氢氧化钠、盐酸、噪声、工频电场、高温;检测结果显示:生产场所各工种接触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均符合标准要求,其他粉尘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仍需完善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4.
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氢、氨、氢氧化钠、氯化氢、氟化氢、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SOX、重金属(如铅、汞、镉等)、二噁英等有毒气体(或有毒粉尘)和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项目除输煤系统4#皮带头作业点煤尘浓度和5#皮带头、5#皮带卸煤口、碎煤机(三楼)检测点的噪声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改进完善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现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相似文献   

5.
为了识别、分析河南省某30万t氧化铝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该厂工作场所空气中氢氧化钠和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标准,个体粉尘接触浓度合格率57.5%,定点粉尘浓度合格率23.3%;噪声合格率40.7%;一氧化碳浓度合格率88.5%。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根据建议整改,加强粉尘和噪声的防护治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某造纸企业100万吨白版纸项目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毒物、噪声、高温。在试运行期间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显示,该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防护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7.
《安全》2016,(3)
为辨识、分析、评价某原油码头工程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对该码头建设项目在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粉尘、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高温、噪声和工频电场是该码头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但需要加强对原油泄漏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勇  殷开云  祝贝思  徐欣彤 《安全》2019,40(2):15-18
为了提高石化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地区石化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基础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石化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因素、粉尘、噪声等)设置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但部分设施设置欠合理,应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烟草企业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了解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控制效果,以求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笔者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辽宁省某新建的烟草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人员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市49家中小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49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工作场所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噪声强度不合格率分别为46.0%,51.6%,9.2%,21.6%,35.1%。针对目前武汉市中小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严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从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某石灰石采石场企业的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石灰石采石场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部分工作场所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超标。该石灰石采石场企业防护设施不足,对此,提出了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2.
对某市区重点行业15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对普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家企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现状情况良好,但噪声危害程度较大;在6个重点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最低,为84%,其次是纺织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为85%,其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工、木制家具、石材加工四个行业合格率均较高;市直以上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区属企业,300-2000人之间较大规模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300人以下的企业。同时,对企业提出了职业危害现状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某300万t/a洗选煤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为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提供必要的对策建议,2021年4-7月,笔者所在单位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噪声等。类比企业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煤尘(呼尘)和噪声的合格率分别为57.1%、25.0%。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卫生管理符合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基本符合要求,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不符合要求。因此,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若该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补充措施及建议能得到充分落实,则投产后,工作场所劳动者实际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浓(强)度应能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结合该碳酸钙粉体厂现状,运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以及职业病危害分级方法进行分析,粉尘、噪声是该碳酸钙粉体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该碳酸钙粉体厂职业病危害防控应从职业病危害工艺点着手,采取有效对策,特别应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福建省南平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市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有效地防治职业性毒害。 这项决定,除了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把职业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之外,还作出了两项实质性的具体规定。一是要求劳动、卫生等部门组织力量,对企业中存在的尘毒、噪声、高温、高频等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按厂立册,同时对“三资”企业建立工业卫生档案。据此,要编制危害源作业点的分布图,制定分期分批的治理规划,确定具体措施,保证市属以上企业的粉尘、毒物和物理危害因素的作业点合格率分别达到56%、75%和52%。二是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6.
分析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5家造船企业以及公开报道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等方法分析船舶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并探讨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船舶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CTWA超标率可达44.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65.0%,噪声超标率76.9%;案例分析表明,尘肺368例,电光性眼炎2000例、高温中暑200例、苯系物等中毒19例.船舶制造业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中暑、电光性眼炎、苯系物中毒等风险较高,船舶制造业应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矿石码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提出防护对策建议。方法对矿石码头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矿石码头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矿石码头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治重点为粉尘、噪声、毒物、高温等。  相似文献   

18.
任鸿  徐秋凉  李飞  王鹏 《安全》2019,40(8):38-42
为了提高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防护水平,提出科学性的整改措施,以8家浙江省某市家具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方法,调查了企业现场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分析了职业病危害化学因素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粉尘超标严重,高毒物质甲醛及有机毒物部分超标,部分防护设施防护效果不符合要求,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不高,需在通风除尘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个人防护水平,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对某井下煤矿进行职业病危害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煤矿企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和管理,采取加强通风、除尘、喷雾降尘和个体防护等综合措施,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煤矿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调查与分析煤矸石制砖企业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与控制现状,为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填表、现场监测与核查等方法,对13家煤矸石制砖企业的基本情况、危险和有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坍塌、机械伤害、挤压伤害、烧伤/灼烫、触电/电击、车辆伤害/撞击、中毒和窒息和砸伤、粉尘、噪声、高温和有害气体、不良工效学因素等危险、有害因素。防护罩、活动栏杆、地沟盖板、人行过梯、高压保护和隔离栏杆、通风除尘设施、喷淋设施、窑口引风机、烟尘脱硫除尘系统等为该类企业配置的主要防护设施;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和劳动护肤品为该类企业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所有企业均未为噪声接触人员提供护听器。煤矸石制砖企业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企业配有相应防护设施,但其效果欠佳,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