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砷化氢为无色带有大蒜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酸、碱、乙醇、甘油等,易着火燃烧形成三氧化二砷,易与高锰酸钾、溴和次氯酸钠等溶剂起反应,生成砷的化合物;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砷化氢,会引起中毒。对人体的损害急性砷化氢中毒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  相似文献   

2.
吴炳麒  刘天敏 《安全》1994,(3):27-28
1993年10月7日,应某医院邀请,对三名住院患者进行会诊,经全面详细讯问与检查后,确认是丙烯酰胺中毒。为此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劳动卫生学调查的同时,又对岗位工人进行职业性查体,找出中毒原因,对现有患病工人给予治疗,从中吸取了教训,有利于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是指在各种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过程中,由于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损害了心脏的泵功能、自律性或传导性所致的疾病.2009年3月16日,卫生部发布了GBZ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该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有机溶剂应用的日益广泛,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分析近年来的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探讨了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的特点,并对如何有效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如可以通过改革工艺,加强通风排毒等措施来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  相似文献   

5.
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为了及时掌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3月5日发出《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对1956年原发布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试行办法》作了修改,重新颁布了《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办 法》,于1982年6月1日起执行。 新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 报告办法》规定的报告范围是: (1)职业中毒(铅、苯、汞中毒等);(2)尘肺(矽肺、煤矽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等);(3)热射病和热痉挛;(4)日射病;(5)职业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等),(6)电光性眼炎;(7)职业性难听;(8)职业性白内障;(9)潜涵病;(10)…  相似文献   

6.
正自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职责调整以来,各地安监部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以安徽省为例,2015年其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数量相比2008年提高了6.57倍,达1万1 357家,报告职业病总数比2008年下降了26.5%,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了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2015年3月,该省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囚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尘肺病、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相似文献   

8.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3,(3):14-14
2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等8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GBZl8—2013《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代替GBZ18—2002);GBZ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68—2008);GBZ71—201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代替GBZ71—2002):GBZ79—2013《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代替GBZ79—2002):GBZ83—2013《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代替GBZ83—2002);GBZ245—2013《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GBZ246—2013《职业性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靖江市近10年来发生多起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现将1995-21305年发生的8起中毒事故进行回顾和分物中毒,1起为混合化学毒物中毒。详细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违章作业是焊接伤亡事故的主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接,是一种永久性的不能拆开的连接方法.焊工在焊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烫伤、中毒、触电和高处坠落等工伤事故,也可能身受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病和皮肤病等职业性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6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了《GBZ 289—2017职业性溴丙烷中毒的诊断解读》。GBZ 289—2017《职业性溴丙烷中毒的诊断》,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的解读主要内容如下:1-溴丙烷作为一种高效环保清洗剂,广泛用于各种油脂、助焊剂、  相似文献   

12.
郝凤桐 《劳动保护》2011,(12):84-85
国家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共规定有56种职业中毒属于法定的职业病范畴。要预防与治疗职业中毒,安监人员、安技人员首先要了解属于基本常识的职业性中毒诊断与治疗“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一,二氧化硫的中毒与预防二氧化硫(SO_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辛辣味的刺激性气体。比空气重,易溶于水(水溶液即亚硫酸,有腐蚀性),有毒,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毒理作用与中毒表现长期与含有二氧化硫的空气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如慢性结膜炎、鼻炎、咽喉炎及气管炎、肺气肿,有时有味觉、嗅觉减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通以及牙齿酸蚀症等。随着接触 SO_2浓度不同,则中毒程度亦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酰胺中毒 丙烯酰胺中毒 是一种不多见的化 学药物中毒症,发 生于长期接触丙烯 酰胺的工人中。作 为中等毒性化合 物,丙烯酞胺对人 的危害表现在神经 毒作用。它会通过 人的皮肤、呼吸道 进入人体。数月或 数年后,造成神经 系统症状。如头痛、 头晕、疲劳、嗜睡、 手指刺痛、麻木感, 还往往伴有两手掌 发红、脱屑,手掌 和足心多汗。进一步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步态蹒跚,易向前倾倒,特别是在闭目时,感觉不稳。如果早期察觉发病,予以有效的治疗,症状都可逐步消除。 我国已发现的丙烯酰胺中毒,多是因为有丙烯酰胺参加的生产的设备或管道…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6日16时30分左右。安徽省宿州市皖北药业有限公司实验车间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导致部分工人吸入后中毒。三光气泄漏引起的职业性中毒是国家法定的职业病之一。预防职业性三光气中毒。首先要了解其危害及临床表现与诊断,掌握急性中毒的治疗处理原则及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6.
汞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蒸气比重6.9。汞在常温下即能挥发,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吸附,常形成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汞源。 工业上除使用金属汞外,还有许多汞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汞化物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氯化汞溶于水,乙酰苯汞微溶于水,氯化甲基汞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17.
<正>这些行业企业易发职业中毒在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企业及电子、皮革、玩具、工艺品、家具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电子制造企业,对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当车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物质聚积时,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引发职业中毒。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  相似文献   

18.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4,(1):61-61
正132种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原则和职业病的遴选原则,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来的115种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其中新增18种,对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了整合。另外,调整后仍然将职业病分为10类,其中3类的分类名称做了调整。一是将原"尘肺"与"其他职业病"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是将原"职业中毒"修改为"职业性化学中毒";三是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修改为"职业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罗时 《劳动保护》2013,(2):92-93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2年5月7日,江苏省溧阳市志伟建材厂1名工人在检修炉窑时因煤气中毒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5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昌达天然气公司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线对接过程中,1名施工人员中毒窒息,另有2名施工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1人失踪、54人受伤,据卫生部委派参与事故救援的北京朝阳医院郝凤桐主任医师介绍,这起事故绝大多数伤亡人员存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罗时 《劳动保护》2012,(9):80-81
近年来,职业性急性氨中毒事故在我国屡屡发生,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