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理论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秀虎  王卓妮 《灾害学》2012,(4):117-121
根据灾害防御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了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对气象灾害防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重庆、山西、辽宁、安徽、江西、广东、内蒙、贵州等省市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践,借鉴国外灾害防御体制建设和机制设计的经验,探索性提出了组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6项基本内容,即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价、农村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发布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与应急响应、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体系以及气象灾害防御的法制化;构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理论模型;并在专业能力支撑、行政支持、组织保障、政策法规等方面,对未来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包云  高歌  李亚群  马祯  陈中雷 《灾害学》2022,(2):44-48+53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高铁气象灾害防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分析了影响高铁运行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高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探讨了高铁多灾种和单一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以大风灾害风险评估为例,建立了大风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研究了大风危险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大风风险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线路风监测数据,研究了相应线路大风风险,并进行了风险区划。与基于气象部门数据开展的铁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相比,基于铁路气象要素监测数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气象要素的时空特性反映更加细致,更能代表铁路沿线气象灾害特征,研究可为高铁气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辛吉武  许向春 《灾害学》2007,22(3):85-89
介绍了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种类、分布地区以及气象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情况及特点。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保障体系、确保资金投入、完善防御体系、加强科研开发和信息共享提高灾害预警水平、加强合作与交流开展主动防御、提高全社会防灾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要点,对灾害普查的工作方式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害区划、防御措施规划和防御方案及灾害调查评估等内容的编制重点,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我国地震工程学家刘恢先教授1987年11月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的第一部分.内容阐述了减轻灾害必须发动更多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投入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现摘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沿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风暴潮灾害的高发区。在分析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特点、广东省风暴潮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灾害成因的角度出发,将地球物理灾害分为:宇宙影响、大气物理、地形和自然火灾等灾害;将地球动力学灾害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对各类灾害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灾害防御战略。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程结构抗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生命线工程和城市综合减灾以及提高城市防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出若干意见,并对单灾种防御到多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08,23(2):F0002
1988年9月9日,报经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批准,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又称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陕西分会)成立。1993年5月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更名为陕西省减灾协会。  相似文献   

10.
灾害防御工程的费用和效益问题浅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现有的灾害防御工程费用效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灾害防御工程应遵循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原则,并对如何应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以影子价格来衡量灾害防御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真正影响作了初步的讨论。这对于正确评价和选择灾害防御工程方案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铁路汛期行车安全对策——雨量警戒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雨量警戒制度是铁路部门用于指导进行汛期警戒 ,确保线路汛期行车安全的一种安全保障制度 ,由警戒标准、防御标准和管理制度 3部分组成。它是一种分级、分段和各工种联控执行的警戒制度 ,其技术关键包括警戒标准和防御标准的制定。本文提出了雨量警戒制度警戒标准的指标体系 ,建立了警戒标准的制定方法与工作程式 ,并以成昆铁路雨量警戒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说明了其应用。所提方法对铁路部门制定汛期行车安全对策具有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水害环境致灾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0—1998年近20年间的共3182次水害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国铁路水害的自然环境致灾因子作了分类,验证了其与太阳黑子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降水致灾的发生频数与断道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地形、地质对铁路水害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铁路抗灾减灾的实际需要 ,阐述了铁路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 ,论证了铁路灾害线路通过能力损失是铁路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部分 ,并提出了铁路灾害线路通过能力损失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气化铁路运行影响固原电网电能质量的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装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装置(Static Var Generator,SVG)及高压滤波补偿装置(FixedCapacitor,FC)的方法,解决电气化铁路运行过程中产生负序电流、谐波、无功及负荷波动等问题。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加装SVG+FC装置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电气化铁路运行中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与全断面沥青混凝土封闭结构层之间抗滑移能力能否满足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通过现场试验以及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该界面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现场试验最大剪切荷载为35 kPa,仿真计算结果最大剪切荷载为37 kPa,两者数值基本相同,且现场试验与仿真模拟的剪应力-位移曲线整体趋势一致。得到了满足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结论,且为高速铁路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北省内高铁(城铁)沿线相关气象、社会经济、高铁(城铁)里程与运力、地形与水系等相关资料进行离差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雷电强度与频次、河网密度、海拔高度、高铁(城铁)里程与运力、人均GDP、雷电预警能力等因子构建了湖北省内高铁(城铁)线路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模型,并使用Arcgis10绘制了湖北省内高铁(城铁)线路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综合区划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高铁(城铁)线路雷电灾害风险总体呈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武冈城铁、武九铁路全线、京广高铁武汉站到乌龙泉东站为3个高危险区;武十城铁枣阳站至十堰北站、京广高铁乌龙泉东站以南湖北段全线、武咸城铁全线、沪汉蓉高铁汉口站以东湖北段全线为4个次高危险区。高危险区段与雷电多发区位置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对于湖北铁路运输管理部门科学防御雷电灾害和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荷载下路基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高速铁路、城际列车、地铁和轻轨等快速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既有铁路列车提速,列车高速运行引起的地基振动、永久变形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土动力学和岩土工程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动力响应的理论研究、现场测试、土的动力特性以及地基土的永久变形研究进行评述,分析和总结了目前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青海省地方铁路鱼卡至一里坪线路经过的雅丹地貌密集分布区现场调查和地质勘探,以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结果为基础,利用数值软件ABAQUS对区域内典型雅丹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选取典型形态的雅丹地貌进行天然状态下的静力分析,对该区内雅丹地貌的天然稳定性做出评价。进而根据列车通过场地振动测试结果,对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不同边坡角度雅丹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了计算,揭示了列车振动引起的雅丹失稳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不同施工边坡角度对雅丹地貌自身的稳定性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列车荷载振动作用下对雅丹地貌自身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增强,其总位移、Mises应力值和剪应力S12值均显著增大,且随着列车运行距离的增大,雅丹的峰值加速度急剧减小。随着边坡角度的增大,加速度的放大作用愈加明显,且坡脚到坡顶的PGA呈明显放大趋势。最后给出了该线路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对其周围雅丹地貌稳定性影响显著的距离和合理的路基边坡角度范围。  相似文献   

19.
对在沙漠地区应用化学固沙剂固沙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了化学固沙的原理和效果。提出了开展化学-生物一体化固沙新观点。认为LD系列化学固沙剂、超高强吸水保水剂等固沙植被用新材料及低成本制备技术,将在沙漠地区的公路、铁路建设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理论的铁路水害危险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铁路这一特殊承灾体成灾机理和致灾因子的基础上 ,应用灰色理论和数理统计 ,对铁路环境水害危险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和构建。分析中 ,以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 (以下简称为‘陆桥新疆段’) 39年 (195 9~ 1997年 )的水害资料为统计分析数据 ,以水害频次、水害密度和断道时间为铁路环境水害危险度计算和危险性评估指标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确定出危险性评估中水害密度、断道时间和水害频次的权重依次为 5 ,3,2。然后 ,基于水害密度、水害频次和断道时间 3个指标的内在联系 ,以及权重的大小 ,以沿线 3级车站之间的区段为对比分析单元 ,构建出铁路环境水害危险度计算模型为 :Pfd=dPfHec/ (dPf Hec)。最后 ,应用这一模型对陆桥新疆段水害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 ,发现所得结果与水害实际分布情况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