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生草稿     
有个叫伊凡的青年,读了契诃夫“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十分神会,打了份报告递给上帝,请求在他的身上搞个试点。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在契诃夫的名望和伊凡的执著上,决定让伊凡在寻找伴侣一事上试一试。到了可婚年龄,伊凡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伊凡感到理想,很快结成夫妻。不久,伊凡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说话就“豁边”,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他第一次把这段婚姻作为草稿抹了。第二次伊凡的婚姻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以外,又加了绝顶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也没多久,发现这个女人脾气很坏,个性极强。聪明成了她讽刺伊凡的本钱,能干成了她捉  相似文献   

2.
南河湾之诉     
有村南河湾,远近美名扬。村西出清泉,玉带绕村行。河岸杨柳绿,人杰物产丰。姑娘争嫁来,小伙精气神。突然有一天,“二懒”变能人。投机赚了钱,还想钱滚钱。村旁建焦厂,竖起高烟囱。黑烟空中飘,污水河中排。杨柳秃了枝,青蛙失了声。麻雀成乌鸦,小猪倒立鬃。清泉不再清,玉带变臭沟。浇地地板结,种菜菜烂根。气味呛眼鼻,烟尘积厚层。热天不敢开窗户,屋外不能晾衣巾。乡亲身体日渐弱,咳嗽气短疾病生。邻村姑娘不嫁来,本村姑娘嫁他乡。可怜祖留祥和地,如今变成破落村。  相似文献   

3.
七月流火,虽然这次开往北京的列车为旅容创造的条件较为舒适,但仍然热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坐在铺位上不时地喝水,不停地擦汗、摇扇……突然,一个身材苗条的姑娘穿着一件式样新颖的白色连衣裙,象一朵云从我身边飘过。“这几年服装确实有很大改进,特别是姑娘们的衣着更是百花齐放,令人称羡。”我正想着,她又走了回来,当我们双目对视的一瞬都呆住了。这么巧,竟然是儿时的伙伴。邂逅相逢,海阔天空,我们谈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吹牛吹破天     
一只屎壳郎、一根羊毛和一根草商议要去偷一头牛。见到牛后,羊毛得意洋洋地说:“我在上头骑牛。”草得意洋洋地说:“我在前头牵牛。”屎壳郎得意洋洋地说:“我在后头赶牛。”结果呢,牛张嘴把草吃了;打个喷嚏,把羊毛吹到了河里;拉了泡屎把屎壳郎压扁了。这故事让人想起两个成语:利令智昏与不自量力。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一个美国人碰到一个法国人,挺得意:“我们美国科技发达,发明了一种机器,只要把牛往里头一赶,一摇手柄,立  相似文献   

5.
在遥远的地方,在彩云之南,流传着一个“神灯”的故事。这故事既美好吉祥又生动神奇。被视为云南最高屋脊的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顶上,传说有一盏状似法器的神灯,光芒四射。不管你是否相信,其神奇而科幻,等待着人们去解开它的密码。就是这个故事,把我引向滇西北的雪域冰川。圣灯与处女峰据说,“圣灯”为工人日报记者何金武10年前所摄。当年镜头所向的是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对着这座人类至今未能登顶的处女峰,摄下了令世人震惊的镜头。何金武这样记述其难忘的经  相似文献   

6.
走近宝山村     
“我们宝山人致富靠的就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宝山村党委贾正方书记自豪地对记者说。 宝山村坐落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龙门山褶断带的彭州市,距成都72km。在这片方圆56km2的土地上,宝山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将一个过去是“山高路又险,村穷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长期吃照顾,面貌未改变”的穷山窝变成了如今“山青水又秀,村强民更富,村民住别墅,家家文明户”的富裕村。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党支部”、“全国绿化千佳村”、“四川省红旗村级组织”、“四川省奔小康示范先进村”、…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记事     
“匹萨”的故事那一年我16岁,刚刚从几千里地之外来到毛乌素沙漠的深处。满眼是平沙漫漫黄入天的瀚海苍凉,在队长的带领下,我安置好自己的行李之后,就走进了号称是“大队伙房”的那间破旧的草房子。  相似文献   

8.
17岁的向靖是个活泼开朗、聪颖率真、爱说爱动的阳光女孩,她是合肥市四十中高一学生,将来的理想是当公关经理人、记者或导游。这个在生活中大大咧咧的粗心姑娘,却对严谨缜密的科技创新有着浓厚兴趣,并“玩”出轰动性成果:2004年她花光300多元压岁钱买了200瓶饮料研写出的《中小  相似文献   

9.
阿盖 《环境教育》2004,(4):10-13
1.“空基克”号木筏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探险故事。 1947年4月28日,在秘鲁的克劳港口边,挤满了一群围观的人;他们正对着停靠在港口边的一艘木筏议论纷纷。 “要用这么小的木筏横越太平洋?这些人是不是不要命了?” “真可怜,这大概是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相似文献   

10.
阿里山、日月潭,一湾浅浅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一直是我的梦,我的期盼。作为摄影人的我拍摄了祖国很多秀丽的山川,但最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还是宝岛风光。日前,我有幸随美国泛美集团公司的团队来到了宝岛——台湾。从飞机一落地的那一刻起,我的耳畔便响起了一首“高山清,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相似文献   

11.
雷虎  阮传菊 《绿色视野》2014,(10):63-67
曾经是令宫女们争风吃醋的贡品,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美丽生活的装点。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南京绒花,但是如果你看过《红楼梦》,就会记得“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这一回中,李纨将“宫里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送给大观园中每一位姑娘的桥段。谁先挑选宫花,谁挑什么样的宫花,这引得林黛玉等大小姐争风吃醋。  相似文献   

12.
位于北京城南10公里处的北京麋鹿苑博物馆,不仅是发球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场所,还是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活动不可多得的户外大课堂。相信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都来这里参观过,亲眼目睹过“四不象”——麋鹿的风采,聆听过麋鹿一度在中国灭绝,又经中外保护人士努力,最终得以重返家园的传奇故事,本期“和你有约”向你讲述的关于麋鹿失而复归的故事,还是第一次听说吧?希望你读了这个不平凡的故事后,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3.
王诺  张建峰 《环境教育》2023,(Z1):30-31
<正>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正确导向、需求引领、注重集约、融合发展”的原则,聚焦重点业务工作,围绕什么是好故事?怎么讲好故事?做大文章、输出精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宣传形式和敏锐性不断丰富和提升,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在建设“双微”(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于2022年4月开通官方视频号,正式建立起“双微一屏”宣传阵地。通过组建视频制作团队,加大策划制作力量,青岛市逐步在专题发稿、视频制作以及融媒体策划方面打造出一系列创意形式新、  相似文献   

14.
“求求大家不要再去打搅藏羚羊了!”首届可可西里志愿者论坛上,山东女孩冯冉一语赢得了所有关注可可西里的志愿者们一致的掌声。可可西里已经成了“明星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美的风景、濒危的藏羚羊和动人的故事吸引了大批志愿者赶到那里,这些志愿者多数都是大学生,他们在那里巡山,救护藏羚羊、搞环境教育、清理垃  相似文献   

15.
知音     
现代汉语词典里,作注”知音”为了解自己特长的人,这注释里是不是少了一些什么?回溯”知音”的历史,不能不讲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故事。童年时母亲第一次给我讲他们的故事,竟令我怦然心动,还掉了几滴感伤的泪。其实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股“炒兰”热在四川、云南、江浙等地兴起,兰花价格不断攀升,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今年年初,三苗“盛世牡丹”以单株1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四天涨价110万元的奇迹……这些“一夜暴富”的故事让名品兰花拥有了“绿色股票”、“印钞机”等称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炒作兰花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兰花市场的“疯狂”。在今年春天举行的贵州兰博会上,一盆名为“天逸荷”的兰花叫出了1100万元的天价。与兰花市场无限繁荣相对应的,则是野生兰花物种的急剧萎缩。据了解,我国有近80%的兰花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是我国所有物种中受威胁率最…  相似文献   

17.
一位成都的出租汽车司机听说我们编辑部正在策划“四川旅游如何大跨越”的消息后,专程赶到办公室讲述他的一次遭遇,希望借这个故事,提高执法人员的觉悟,净化环境,共同为四川旅游的发展出一份力。 故事发生在两年前,这位出租车司机接待了一位从外地来蓉的游客,要求送他到  相似文献   

18.
“读了蒂皮的故事使我产生想接近大自然,接近动物们的想法,我很想和动物交朋友,也希望大家保护它们。” ——(北京)牛丝丽 “读了学生作文《哭泣的小鹿》我很感动,原本这只小鹿可以幸福地生活在妈妈身边,如今,人们无情地把小鹿拉到酒楼门口,吃小鹿的肉,照片上的小鹿好像真的在哭,我们一起来救救它吧。”  相似文献   

19.
黄秋耘上个月刚刚去世。人们不会忘记他所透支给大众的爱。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竟然读了雪波的这部长篇,而且写下“颇有意思”,“使我掉下泪来了”的评语。黄秋耘说过:“我自己是个‘罗兰党’。”他一生从不讳言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人到黄昏,更容易伤于哀乐吧。”我相信秋耘。《大漠狼孩》是一部写实的大寓言。写非人之人性或写善性之人性,新作不在少数。前苏联的长篇《白比姆黑耳朵》,动物片《狐狸的故事》等。王蒙的《杂色》,困乏的老马竟然开口说话:“让我跑一次吧!”宗璞的《核桃树下的悲剧》听到核桃村的哀鸣。张承志的黑骏马那眷眷之情总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什么”。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和《七岔犄角的公鹿》。狗通人性,公鹿像大丈夫一般爱子。前不久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篇美国人写的《狼故事》.写一个狼孩带着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00,(1)
伊朗新闻媒体报道了伊朗一只母鸡为了“爱情”学会打鸣的“动人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伊朗一户人家养着一只母鸡和一只公鸡,这两只鸡“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前不久,灾难降临到了它们头上,也许是因为生物钟运行失常,这只公鸡突然一改过去在早晨打鸣报晓的习惯,而是在夜间等一些不该打鸣的时候打鸣。这样一来,邻居们有意见了:因为这影响了他们休息。在邻居们无休止的埋怨下,主人为了搞好同邻居的关系,只好把这只公鸡杀掉。这位主人后来回忆说,当它杀那只公鸡的时候,那只母鸡就在旁边,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亲密爱人”被杀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