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该文分析了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 ,以及主要的污染危害 ;探讨了如何防治废电池污染的方法 ,提出了加强电池生产过程污染防治的控制 ,加强废电池管理法规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以及环境无害化管理体系 ,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 ,加强废电池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该文分析了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以及主要的污染危害;探讨了如何防治废电池污染的方法,提出了加强电池生产过程污染防治的控制,加强废电池管理法规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以及环境无害化管理体系,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废电池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校园一次性废电池回收关键环节的问卷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从分散的大量用户手中回收一次性废电池是目前一次性废电池回收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在校本科生为对象,研究了针对校园大学生用户回收一次性废电池环节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提出了"以旧换新"的回收方式,初步确定了该方式运行所需的几个关键参数:回收的"旧新电池回收比例"为5:1,回收地点在各宿舍管理员处,回收时间为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文章结果对于构建废电池回收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娟  张硕新  陈斌 《环境保护》2011,(14):46-47
河南新乡的个体户田桂荣从1999年开始发起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几百个废电池回收箱,几万份传单,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和支持,废电池回收量日渐增长.然而,麻烦也来了:"这么多废电池到底咋办?真是难死我了!谁能告诉我处理废电池的好办法?"她这样说. 其实受此网扰的绝不只是田桂荣,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一直是个难题.废电池有毒,不能乱扔,这大家都知道.于是很多学校、机关、商店都开展了废电池回收活动.但没过多久,各地的活动就陷入困境,因为收上来的废电池找不到出路,堆积如山,反成了负担……  相似文献   

5.
废电池的潜在环境污染已日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针对废电池中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途径及主要污染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加强废电池无害化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加强管理法规建设、完善废电池的自愿和强制回收体系、建立健全废电池环境无害化管理运行机制、开发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有关废电池环境政策法规有望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政府部门制定废电池环境管理法规政策,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心举办的“废电池环境管理研讨会”日前在清华大学召开。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加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刻不容缓,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废电池的回收、再生、处理和处置,使废电池做到资源化和无害化。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1998年电池的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40亿只,但锌锰电池、镍镉电池的回收基本上还是空白。另据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介绍,我国每年干电池生产所耗费的锌达13~14万t,占我国年锌产量的13%左右,而废电池再生利用每年能回收锌皮4万t。…  相似文献   

7.
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其回收再利用的空间也较大。目前我国在废电池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废电池回收利用机制,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废电池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召开了“废电池收集利用讨论会” ,就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废电池问题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与会代表就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和中介组织在这方面的政策和经验以及国内的现状做了论述 ,澄清了废电池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教授聂永丰应邀在会后撰写了本文  相似文献   

9.
林瑾 《福建环境》2003,20(3):52-54
分析了我国在废电池回收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实现废电池循环再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废电池中的铅、锌、镉、镍等重金属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进一步调查废电池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部门拿出一定的补助金的办法促进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世界电池产量的一半来自中国内地,中国的电池消费能力居世界首位,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和处置方式不当都会造成环境污染.中国的回收现状亟待改善,寻找安全科学的处理方法,使电池循环利用,有害物质无害化,并产生经济效益.调研了国内外废旧电池管理及处置现状,对处理废旧电池的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国内外废旧电池处理处置的法律法规现状,针对中国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对废旧电池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废旧干电池资源化技术评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详细地评述了近2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废旧干电池资源化技术的研究状况,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现废旧干电池工业化回用的可行性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晓聪  杜帅  谢明辉  邓陈宁  郭静  沈鹏  赵慈  陈忱 《环境科学》2024,45(6):3459-3467
公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未来面临大批动力电池报废情况,为量化评估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生的碳减排效益,从生命周期角度构建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利用碳足迹核算模型,通过优化电力结构和运输结构,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碳减排潜力作预测评估,此外,使用误差传播方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保证碳足迹结果的可靠有效.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使用湿法技术回收1 kg废旧三元锂电池的碳足迹为-2760.90 g(定向循环工艺)和-3752.78 g(循环再造工艺),碳足迹的不确定性分别为16 %(定向循环工艺)和15 %(循环再造工艺).从碳排放贡献率分析,再生产品阶段是废旧三元锂电池湿法回收利用减碳首要贡献来源,电池获取、拆解和末端处置阶段是增碳主要来源.相比于优化运输结构,通过优化电力结构,可有效实现更大的碳减排潜力,协同优化情景下,相比于优化前可实现14 %~19 %的碳减排,与原生产品相比定向循环工艺和循环再造工艺分别可实现9 %和11 %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废旧电池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目前国内废旧锂电池回收概况及区域废旧锂电池回收的实地调研情况,了解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现状及人们对废旧锂电池的认识,分析锂电池的再利用价值.同时,结合电池品种羔异的特性,设计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废弃锂池回收体系;通过分析锂电池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特性及电池材料组成成分,提出一些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增加使用周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及资源化价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各类废电池的资源化,安再生利用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普通干电池。电池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废电池类别主要为:(1)含汞电池,指氧化汞电池,部分汞含量较高的锌锰和碱锰干电池;(2)铅酸蓄电池;(3)含镉电池,主要是Ni-Cd电池。废电池中化学物质释放进入环境过程是在电池包壳破损后发生的,或者是电池包壳本身发生浸蚀作用。普通家用干电池中的污染物质大多呈固态,由电池内部迁移到环境中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文中还分析了废电池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采用各种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管理废电池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废铅蓄电池的环境健康风险和收集利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打击非法犯罪行为、完善法规制度、推进再生铅行业升级换代、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污染防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废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及其技术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废旧干电池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动力电池流向、回收管理体系和回收模式等管理现状,总结提出了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和产业联盟为回收主体的四种动力电池回收模式;考虑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收集成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税收成本、管理成本等8个构成要素,构建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模型;核算了四种回收模式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成本和利润情况.核算数据显示,回收1万t/a的废旧动力电池项目,在年总收益均为8500万元的条件下,四种回收模式的利润区间为-461~401万元.结果与趋势分析表明,我国可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回收主体的回收模式,便于迅速布局;市场成熟后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将进入市场,专业性和技术性将大幅提升;当市场更加成熟,以产业联盟为主体的回收模式将更具优势,回收成本降到最低.综上,建议从避免重复建设,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探索创新模式,构建绿色供应链以及完善回收法律体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行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废铅蓄电池铅回收技术与经验,提出了我国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过程中可能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