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多规融合”下的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2015,43(3)
“多规融合”是一种全新的规划理念,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是城市规划与空间管控的重要抓手,本文探讨了城市开发边界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多规融合”规划理念的新视角下,探讨基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多规融合”试点推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视角下多规合一的“合”与“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奇  刘蕾 《环境保护》2016,(9):36-39
基于多规合一中"合"与"分"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多规合一框架体系;指出生态规划在多规合一源头、过程与末端三个层面的地位,应首先基于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次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生态与其他规划在人口规模上限、产业及其布局与城市开发边界的融合,最后编制污染的治理规划。从管理角度,提出建立发展规划委员会、统一信息平台与技术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管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确生态管制在"多规合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管制的概念与特征,美国、英国等国际生态管制的经验做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管制在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提升生态管制规划地位、构建生态管制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管制空间识别与划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多规合一"空间衔接和边界划定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分析"多规合一"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的关系,基于山南地区错那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案例应用,通过从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水环境生态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可有效促进错那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在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推进土地生态环境整治、优化三类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多规合一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实现"五位一体"目标,生态环境规划必须先行,按照生态红线规划,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用生态红线控制无限扩张发展的欲望。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实施,要求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多规不合,如何破解?多规合一,路在何方?日前,记者采访获悉,广州已经完成"三规合一",增城正开展"多规合一",探索环保规划与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融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3)
生态管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确生态管制在“多规合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管制的概念与特征,美国、英国等国际生态管制的经验做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管制在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提升生态管制规划地位、构建生态管制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管制空间识别与划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多规合一”空间衔接和边界划定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四种规划的关系,提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宏观层面解决"多规"融合的有力措施,并就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定位及“多规合一”的落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缬滢 《环境保护》2016,(13):48-5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环规")参与"多规合一",对于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推进环规参与"多规合一",必须遵循"有为有位、有进有退、有前有后"重要原则。环规参与"多规合一",是一项以创新为本质的系统工程,涵盖很多其他方面,建议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科学地将环规嵌套入"多规合一"工作之中,着力开展环境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正确处理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伟  刘崇刚  王苏宁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913-2925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治、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安全管控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综合利用回归分析模型、InVEST模型和CA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在评价城市生态用地重要性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潜力基础上,开展不同目标年份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据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研究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受到多因子相互作用,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模拟能够兼顾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居民高品质生态环境诉求,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助于丰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规合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多规合一"的推进和生态环境要素的参与划分了不同阶段,提出近期注重空间整合基础上的目标衔接和环境准入,远期强调政策协调和生态环境全过程参与的总体思路。同时,以德清县为案例探讨了近期"多规合一"的实现路径,并对远期实现路径进行了构思,以期为我国"多规合一"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28个城市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地集中力量、积极探索,其中浙江省开化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浙江省嘉兴市三地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的自然条件。在我国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的大背景下,开化县、贺州市、嘉兴市实施"多规合一"的现实基础也日趋成熟,有序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大幕将逐渐拉开,这些市县的实践经验将为全国"多规合一"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切实担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责任,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维护长江生态安全。一是科学谋划,规划引领。中共四川省委作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不同部门编制的规划缺乏协调,已经不能适应国土空间管制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开发与保护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的重点是在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基础上探索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同时建立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简称"三线一单")作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认为"三线一单"近期应成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补充和延伸,中期应成为"多规合一"的重要平台,远期应成为国土开发与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1月3日发布.《建议》提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  相似文献   

15.
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和依据.传统的生态保护规划缺乏空间落地和空间引导约束,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城市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生态红线应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一系列不同管控层级的范围边界组成,实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互动衔接.以大连市为例,提出基于城市环境综合分区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及控制体系,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绿线、人居建设蓝线和产业准入黄线,实现生态红线划定的空间约束与资源环境引导,强化与现有规划成果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在省级及以上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青岛市为实践区域,与多类规划衔接,划定青岛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青岛市最终划定59处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合计1120.65 km2,占国土面积的9.9%.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符合确立"三生"空间和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青岛市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屏障,编制并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定标、护航。规划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目标、任务和路径,成为推进长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共享的具体行动指南。规划是落实"共抓大保护"理念,打造美丽中国的"绿腰带"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确保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做好规划实施,需要在细化多级管控目标、加快推进重大工程落地、促进形成多元共治体系、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加强督促问责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5,(1):16
空间资源具有唯一性,然而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之间存在冲突矛盾,使规划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因此,探索从"多规分立"走向"多规合一"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规划工作的新任务。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城市巨系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风险与未知扰动,要求安全防灾规划从目标对象、战略定位、技术手段与规划理念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通过韧性城市建设引领区域安全稳定发展。对韧性城市的概念起源、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结合我国“多规合一”后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对空间治理背景下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层级类型、流程形式与公共治理进行认识与思考;并从深化韧性城市的理论构建与机理研究、转变规划编制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流程、完善韧性实践中的规划传导和尺度治理、关注韧性建设中的基层治理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韧性规划的实践路径展望,力求有序推进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现代化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20.
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旅游规划的定位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江智  朱鹤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7):1541-1555
我国已经迈入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多规合一”的空间治理新时代,对各专项规划的管控约束性更严、技术性和衔接性要求更高。为此,本文重新审视了旅游规划的性质和地位,并基于产业专项性和空间融合性特征,将旅游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协调规划、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以旅游发展规划为示例,提出了六大转型:规划理念从无限思维向边界思维、融合理念和空间思维转变,编制思路从甲方意志向市场导向转变,规划内容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技术路线从概念逻辑向空间逻辑转变,规划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规划技术从缺乏技术到技术融合转变以期推动旅游规划衔接和融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引领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