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及其毒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物是大气气溶胶中非常重要的化学组分,对我国空气污染及灰霾事件发生具有显著的贡献,是当前大气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有机气溶胶中包含大量有毒物质(如多环芳香烃、多氯联苯及有机胺类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气溶胶中有机组分的体内/体外生物毒性研究多集中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对于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和毒性效应的关注很少。本文以多环芳烃、有机胺及自然源萜烯类挥发性有机物为例,简要综述了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及其生物毒性效应,重点关注这些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对母体有机组分生物毒性的增强作用,以增进对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健康危害认识。  相似文献   

2.
城市大气环境是城市总体环境中最重要,也是人们最敏感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自然就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大气颗粒物质监测为国内外普遍采用。颗粒物质监测包括。大气颗粒物质含量(飘尘浓度、降尘量)、颗  相似文献   

3.
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为人们关注。而对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的分布研究尤为注目。可吸入颗粒物能部分沉积于呼吸系统,其中1微米左右沉积于肺胞达80%,对人类健康及生物体产生危害。故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对防治、控制大气污染,探索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等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碳黑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黑颗粒物来自高温燃烧过程,它对可见光辐射具有最大能力的吸收作用。新近研究结果证实,碳黑大气颗粒物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是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角色。这种作用可以通过碳黑颗粒物对地球辐射平衡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以实现。以往人们对碳黑颗粒物这种作用的估计偏低。人们在未来减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战略中,大气污染削减物质应将碳黑颗粒物包括在内。碳黑颗粒物还具有抑制对流层中臭氧形成、干扰局部地区水文循环和降低能见度的其他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5.
北京、东京、筑波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组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低流量采样器及双层采样滤膜 (石英及固相萃取用C1 8膜 )采集了北京、东京和筑波三城市冬季 (1999年 1月 )大气颗粒物和大气气相物质 ,3个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大气气相物质中含有很高浓度的苯环数 2~ 4的多环芳烃及碳数小于 2 0的正构烷烃 ,大气颗粒物中以 5~ 6个苯环多环芳烃为主。冬季正构烷烃没有明显的偶数碳数和奇数的区别。但是 ,北京大气气相物质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明显高于东京和筑波 ,而且各正构烷烃及多环芳烃的浓度分布也与东京和筑波的不同 ,表明冬季大气中有机污染物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有机废物的处理杨晓对于含有苯、氯仿等有毒物质的有机废物,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焚化法。这种方法显然简便易行,但存在着弊端:有机废物在处理中可能燃烧不充分,从而生成象呋喃之类的产物,排到大气后,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处理有机...  相似文献   

7.
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定性分析。单个颗粒物分析和多个颗粒物复合分析的结果,为污染源识别和相对重要性的估计提供了重要信息: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钙和其他硫酸盐类的二次颗粒物、有机物质颗粒物、天然海盐、工业钡盐与其他类型的工业排放。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其中大气污染主要指的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或有害物质,大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巨大危害。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影响,空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那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颗粒物,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针对该问题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本文就对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监测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气颗粒物与人群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对颗粒物与人群致病关系的调查和研究。阐明大气中颗粒物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和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与工业排放的大气飘尘中,各种各样的无机物、有机物、金属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介绍应用相关性分析大气飘尘中铜、铅浓度所做的初  相似文献   

11.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是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而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则一直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1]。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大气污染的一大重要因素。大气颗粒物对我们的危害极大,为此对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下用的比较广泛的几种源解析技术模型。  相似文献   

12.
青岛港大气环境中颗粒物 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颗粒物按其沉降速度和粒径的大小或分为两类: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地飘浮于大气中,通常称为飘尘;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在重力和降雨的作用下能很快地降落到地面,所以称为降尘。 青岛港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煤炭、矿粉、粮食等散粒物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燃料燃烧排放产生的煤尘,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微粒及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扬尘。 监测结果表明,青岛港区1989年悬浮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加剧 ,工矿企业废气、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日益增多 ,造成了大气质量的持续恶化。大气质量的恶化是由于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过大 ,超出了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由于人与大气息息相关 ,大气被污染了 ,人首先受到其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 ,也可通过接触使人体暴露部位受到损伤 ,再者是大气污染物附着于食物或溶解于水中而侵入人体。大气中污染物质繁多 ,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有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氟氯烃类化合物等。各种污染…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涵义及定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概念对防治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不同于颗粒物本底值。本底值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条件下颗粒物的浓度值,而背景值是个相对值,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有可能已经受到了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主要包括城市本地源排放和外来颗粒物,二是颗粒物扩散的天气和气象因素。将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背景值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城市本身的排放,城市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浓度水平。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人们对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采用监测一定高度处大气颗粒物,结合气象因素确定城市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燃煤电厂超细粉尘的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燃煤电厂超细颗粒物通常富集各种重金属元素,PAHs(多环芳烃类),PCDD/Fs(二恶英类)等有机污染物,这些多为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危害极大。吸附有重金属的PM2.5对NOX和SO2起催化作用,加剧了大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诱发臭氧层破坏的重要因素。国外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对燃煤电厂超细粉尘的危害及控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对地球和人们的污染特别大,尤其在大都市大气污染更是严重,很多城市都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白鼠笼子,成为大气污染的牺牲者。已经有专家指出城市不光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的场所,提供了生活饮食,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黑色的肺。导致肺部变黑的主要诱导者就是受到污染的城市空气,可见大气颗粒物为人们带来的污染和危害是多么大,现在亟需解决的就是对这种大气污染现象进行控制。本文分析了大气颗粒物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以及相关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对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状况,着重对PM25中有机碳的成分、理化性质、源解析及其危害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含碳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分别于2012年夏季及2013年冬季在南宁市选取六条主要交通干道采集了PM10、PM2.5样品,分析测定了其中的碳组分.结果表明,碳组分浓度季节变化明显.碳组分在细颗粒物中占有比重比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大.存在二次有机碳污染.对8种碳组分丰度分析说明南宁市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样品燃烧.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大气细粒子中类腐殖质(HULIS)表面活性的动态表征方法,并以华北平原乡村站点冬季大气PM2.5样品为例,对PM2.5中HULIS的表面活性进行表征.HULIS碳质组分(HULIS-C)浓度为2.0~4.6μg C/m3,占水溶性有机碳和总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31%~40%和20%~26%.浓度为88~200mg C/L的HULIS水溶液,其表面张力相对于纯水降低了18%~22%.HULIS-C浓度在低于70mg C/L时表面张力降低显著,在88~320mg C/L之间降低相对缓慢.动态表面张力随着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在液滴形成后200s以内表面张力下降迅速,之后趋于平缓,说明表面活性分子在液滴中扩散趋于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该特征时间可能影响表面活性物质在云凝结核活化时的作用.证实了在污染地区的大气PM2.5中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颗粒物活化为云滴、雾滴过程产生显著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存在可能在外界湿度变化过程中导致颗粒物发生液-液相分离现象,在颗粒物表面形成有机膜,影响活性分子摄取以及半挥发性物质的气-粒分配过程,从而影响大气非均相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认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质,如:风扬起的灰尘、燃烧和工业烟尘。二次颗粒物是通过某些大气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