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气污染物的非均相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十余年来非均相化学反应在大气化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和文章甚多,唯常散载于化学、气象学、地球化学、化学工程杂志中,使用的名词也各异,如非均相(Heterogeneous)、多相(Multiphase)等,它们基本上是指反应体系中存在着两相以上的物质状态。以研究化学反应来看,为了与均相反应区别,似乎以用“非均相”这个词为宜。为改善大气质量,需要深入研究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有必要对大气污染物的非均相化学反应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水中铝的形态及其形态研究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许多研究已表明,铝的水化学反应及其形态转化规律是十分复杂的,在酸化环境和水处理凝聚过程中,水中铝的形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酸化环境的研究中,铝的化学行为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铝的水化学反应及其形态转化规律,并讨论了水中铝的形态研究和形态分析技术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在已建立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交通规划模式,即供需平衡模式和环保模式,然后讨论了基于这两种模式的规划方案的具体生成方法,最后,给出了各种发展模式自动评价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对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专题研究,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种模式一般包括危险识别、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3个连续过程,并可分解为7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5.
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为我国建设“旅游强国”而需要加速高素质创新型高技能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尽管仍存在着观念陈旧、资金投入不足、研究力量薄弱、社会知名度不高等不利因素,但只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并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参5.  相似文献   

6.
沈济  Shen ji 《环境化学》2001,20(2):112-118
从遥远海洋到重污染地区,在很宽的大气条件下,用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光化学典型产物O3的形成机理及其化学耦合作用,指出了影响形成O3的重要反应,在一些条件下,O3浓度对一些重要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归一化灵敏度系数异号,由于碳、氮化合物的化学耦合作用的非性现象使O3生成增加。大气中一些重要的光化学产物如O3,HNO3,HCHO,H2O2等形成中,DMS的化学耦合是弱耦合。  相似文献   

7.
大气化学污染的植物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雪琴  卢桂宁  周康群  刘晖  党志 《生态环境》2007,16(5):1546-1550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植物除了可以监测大气的化学污染外,在近地表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植物净化大气化学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非破坏型的环境污染修复方式,植物净化污染大气的思想及其技术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简要介绍了大气化学污染植物净化的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净化大气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植物净化化学性大气污染的主要过程是持留和去除:持留过程涉及植物截获、吸附和滞留等,去除过程包括植物吸收、降解、转化、同化和超同化等。利用生物学、化学、农学、土壤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筛选高效的净化植物、研究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转化机理和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开发联合修复技术、培育转基因净化植物等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结合残留态农药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郜红建  蒋新 《生态环境》2004,13(3):399-402,413
土壤中农药结合残留态的形成,导致其活性暂时降低,但并未从土壤中消失,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又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质量。文章论述了土壤中结合残留态农药的定义、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老化和释放过程及机制。土壤中结合残留态农药主要通过吸附过程、化学反应及物理镶嵌等作用而形成,其形成过程受农药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土壤理化性质、环境条件和农艺措施的影响。老化是化合物和土壤组分紧密结合,减少被普通提取方法提取出来的数量,降低了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老化的物质在土壤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又重新释放到土壤溶液中或进行矿化,此过程可以通过物理一化学机制或生物化学作用而发生。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的结合残留态农药又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可能被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所吸收,并沿食物链富集和放大或进入水体污染水产品和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威胁人体健康。文章还分析了土壤结合残留态农药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此问题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无论遵循哪种发展模式,城市的增长都会给能源的使用和管理施加巨大的压力,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需要使这些模式具有效性,包括考虑它们已经产生的影响,有一点是可以说服人的,城市能源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能效率和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需要基于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商业原则。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已被批准立项,并将于1992—1995年内付诸实施。本项目研究内容涉及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降解的化学过程;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模型;生态毒理学效应;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和预测;以及生态调控对策等五个课题。它是一项涉及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预防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项目。此项目科学意义重大,不仅是因为它与我国国民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因为它的研究将促进我国有关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它将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效应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积累方法学经验,从而为我国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大气化学非均相反应摄取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军  朱彤  李雷  徐冰烨 《环境化学》2006,25(3):266-272
摄取系数是表征大气非均相反应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也是大气颗粒物表面摄取气体能力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综述了摄取系数的主要概念、主要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以NaCl与NO2非均相反应为例,讨论了用漫反射傅立叶转换红外原位反应器扩散实验方式测定反应摄取系数的方法和误差,分析了气体扩散深度与红外穿透厚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初始反应摄取系数.  相似文献   

12.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茜素红降解进行了研究,藉助紫外光谱分析了其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pH=7时,茜素红于60min便可以被完全降解,且其排放液接近无色,降解过程中溶液pH值降低,说明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羧酸类物质生成.两电极间的距离与催化剂对降解率有显著影响,COD先升高后降低,若在Fe^2 存在时,反应只需10min,且COD值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3.
谷怿宸  曹乐 《环境化学》2022,41(1):144-159
自1997年在死海地区的大气边界层中观测到午间臭氧浓度迅速下降的现象后,研究学者们即对该地区的臭氧耗损现象(ozone depletion events,简称ODEs)展开了研究.而在此之前,大气边界层内的ODEs现象普遍被认为只会发生在极地地区的特殊大气现象.本文综述了关于死海地区ODEs研究的发展历史,主要展示了促...  相似文献   

14.
微量加碱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改进及Al13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加碱速度对做量加碱法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并提高了AlCl3、和NaOH的允许浓度及产品的总铝浓度.同时对AlCl3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_Ala形态首先与OH^-反应生成Ale形态,然后Ale形态与Ala形态反应生成了Alb形态,即AlCl3形态.第二步反应较慢,为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且为吸热反应,AlCl3的生成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方法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润铭  何炜光 《环境化学》1994,13(2):163-169
本文以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为代表,采用PFAS混凝剂对其水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在处理过程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做助剂,脱色率最高可达99%以上。本文还研究pH值及盐效应对脱色率的影响。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发生化学作用,靠氢键及静电键结合,使原来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染料粒子转变为带负电荷的粒子,再与带正电荷的PFAS混凝剂的胶体作用产生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6.
沈济 《环境化学》2001,20(2):101-111
从遥远海洋到重污染地区在很宽的大气条件下,用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二甲硫(DMS)和SO2的氧化机理及其化学耦合作用,DMS最重要的氧化机理是OH自由基的摘氢反应,对SO2是SO2与OH自由基的反应。在DMS和SO2的氧化过程中,碳、氮、氧化合物的化学耦合作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重要的化学耦合反应是OH自由基的生成反应、消耗反应和NOx等的光化学引发反应等。  相似文献   

17.
铁聚合反应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青 《环境化学》1995,14(4):338-342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制备中亚铁的氧化反应速率,证明该速率对Fe^2+为零级,对NO2(g)为一级,因此提高气相中NO2的分压可大大缩短制备时间。  相似文献   

18.
磷钼杂多化合物脱除H2S回收硫磺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 《环境化学》2001,20(1):76-80
综合运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微分量热分析与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磷钼杂多酸钠盐与硫化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1)磷钼酸钠体系在脱硫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硫产物中基本不含Mo,V的物相;2)脱硫过程中,复配体系磷钼酸钠与偏钒酸钠独立作用,两者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3)磷钼酸钠吸收H2S过程的化学反应式为:H2S Na3PMo( Ⅵ)12O40→S↓+Na3H2PMo(Ⅵ)10Mo(Ⅴ)2O40。即在磷钼酸钠分子中有2个Mo(Ⅵ)被还原成Mo(Ⅴ),因此,相同摩尔浓度下,磷钼酸钠的饱和硫容量是螯合铁的两倍。  相似文献   

19.
A photochemical model of benzene degradation compares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in the Lab. 62 reactions were needed to fully describe benzene degradation. A feasibility study shows that the photolysis of benzene is a cost-effective process. Experimental data and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will increase when the combination of UV light and ozone is used. The degradation of benzene, a carcinogenic air pollutant, was studied in a gas-phase photochemical reactor with an amalgam lamp emitting ultraviolet light at 185 and 254 nm. Efficient benzene degradation (>70%) was possible for benzene mass flow rates of up to 1.5 mg·min−1. Adding ozone allowed benzene mass flow rates of up to 5 mg·min−1 to be treated with the same efficiency. In terms of energy consumption, ozone doubl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A comprehensive mechanistic simul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incorporating a chemical kinetics model (62 reactions involving 47 chemical species), a material balance model incorporating diffusion and flow, a flow velocity model, and a light field model. The model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actor, generally within 20%,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is sound, and can be used for feasibility studies. The prediction of the reactor efficiency in the presence of ozone was less successful, with systematically overestimated efficiency. Condensation of reaction products in the reactor is thought to be the main cause of model inaccuracy. Bo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model predictions show that there is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ozonation and ultraviolet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20.
多功能高铁絮凝剂电化学合成的机理和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曲久辉  雷鹏举 《环境化学》1997,16(6):528-534
本文研究了采用电解加复合稳定剂的方法制备FeO4^2-絮凝剂的电化学与溶液化学过程机制,分析了OH^-膜平衡过程对FeO4^2-形成的影响,探讨了FeO4^2-水溶液分解的诱发因素,初步确定了FeO4^2-电化学合成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电量参数,合理的电解液组成和高效的OH^-膜渗透是顺利进行稳定化FeO4^2-电解合成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